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你的技术比IBM先进,你的价格比IBM便宜,但是我要IBM,因为IBM服务比你周到”。在世界各地,到处有这种来自消费者的声音。研究IBM的发展历程,人们不难发现,作为IT行业的常青树,IBM与时俱进的服务转型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研究》2008,(7):43-43
(2008年6月24日,中国北京、纽约ARMONK)今天,IBM(NYSE:IBM)在北京IBM中国创新中心隆重举行了以“携手云端·创新未来”为主题的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启动仪式。IBM宣布建立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该中心将帮助大中华地区的客户设计和部署自己的云计算设施和程序。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研究》2008,(12):82-82
[2008年11月19日,北京]今天,IBM(NYSE:IBM)在北京隆重举行了以“开启企业基础架构创新之旅,体验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为主题的IBM 2008企业基础架构创新峰会。围绕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IBM同与会的近百位国内企业CIO及重要合作伙伴探讨了IT基础架构发展的前景,分享了IBM自身在数据中心转型方面的丰富经验。会上,  相似文献   

4.
从老沃森把一家专门生产打孔机的公司改名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开始,追求卓越的精神引导着IBM在近百年的产业风云中,始终无法被别人取代。在2005年IBM论坛上,周伟焜与我们分享的经验,打动的绝不仅仅是IBM员工。  相似文献   

5.
李源 《中外管理》2011,(6):42-44
如果要在IBM里找一个领导力培养的鲜活案例,非现任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莫属。回顾IBM转型的历史和钱大群的个人职业生涯,几个重合时点出现在我们面前:1993年郭士纳入主IBM时,钱大群履新IBM台湾总经理;1996年伴随IBM推出第一个领导力框架,钱大群被评为年度最佳总经理;1997年他被选派为郭士纳的行政助理;2007~~经历了一系列重要岗位之后钱大群出任现职时,正值IBM第二次成功转型之际——他的经历,几乎为IBM领导力培养画出了一条经典线路图。  相似文献   

6.
王颖 《英才》2009,(1):101
从周伟焜手中接过权杖的两年来,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不仅有条不紊地推进着IBM中国在全球定位的提升,同时也增强着IBM在中国的影响力。没有了PC部门后的IBM,依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品牌,这是他引以为傲的地方。“钱大群面临的挑战比我当年要大得多。”执掌了IBM大中华区12年的周伟焜曾如此评价。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IBM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截止到1991年,IBM的市场份额从6年前的30%急剧降到19%,从1990年到1993年累计亏损168亿美元。郭士纳临危受命,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举措,使IBM仅用8个月实现扭亏为盈。这在IBM的过去是前所未有的,就在国际企业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奇迹。IBM为什么能在短短8个月实现扭亏为盈?其理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研究》2009,(5):83-83
2009年4月8日,IBM大中华区软件集团与IBM中国开发中心(CDL)共同宣布成立“IBM医疗行业解决方案实验室”,并公布了IBM智慧医疗系列解决方案,为“智慧医疗”在中国落地、惠及大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实践。IBM倡导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落实“新医改”政策,在医疗服务整个环节里实施协同和整合,从而建立高效透明、惠民可及的智慧医疗体系,解决医疗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春  姜莎 《中外物流》2006,(11):48-50
在IBM全球供应链运营副总裁Tim Carroll眼里,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差别。很多人都认为IBM是一直处于当今最杰出的全球化公司行列之中,但Carroll认为,IBM在前十年当中还一直行驶在“跨国经营”的道路上。IBM在全球范围拥有众多的业务和工厂,但无法做到对不同的地方进行一致和集中式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IBM“变形金刚”全球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源 《中外管理》2007,(9):41-46
IBM已经历了13年不停地转型,对于自己的“IT”身份,IBM的最新注解是:Innonation(创新)和Tromsformation(转型)。转型的常态化让IBM看起来宛如“变形金刚”中的巨人“擎天柱”。今天,IBM走到了它的“全球整合转型(GIE)”阶段,“擎天柱”为何在此时选择这个新形象?GIE将赋予IBM怎样的核心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东方企业家》2005,(1):140-140
把IBM当成美国象征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来,IBM一直以其科技前卫的形象,成为现代商业社会的领跑者,一直在引领着时代脚步。但是在这些前卫科技的背后,IBM却十分偏执地固守着它的价值观,恪守着自然之律,创建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6,(14):85-85
当年郭士纳接手混乱中的IBM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IBM不可救药了,媒体和内部人士都认为应该拆分IBM。他们认为信息产业更加细化的今天,没有人愿意和巨型公司打交道。但郭士纳面对残破的现状,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通过认真的分析后提出:IBM的核心竞争力正是他的系统和规模,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几乎令全世界业内人士都惊愕的决定:保持IBM的完成性。重塑公司,向客户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经过一系列的整顿,IBM这头大象走出了泥沼。郭士纳回头总结时说:IBM不能面对现实的心态是系统性的,  相似文献   

13.
去年12月,Geodis与IBM签署了长期服务合同。经过与IBM项目小组的共同努力,日前,Geodis已成功整合了这个物流管理平台。现在,Geodis是IBM唯一的物流商,管理IBM全球资产回收服务、配件物流,以及所有软硬件产品的流动管理。  相似文献   

14.
IBM变革管理案例:在过去一个世纪当中, IBM基业长青,因此被公认为是“反思和变革”实践最成功的企业。IBM在为客户提供什么产品、服务和整体战略方面经历了很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变革,其中最重要的变革就是 IBM 在1990年从一个以产品为导向的企业转型为一个以服务为导向的企业,使得这头“大象”能够继续跳舞并在舞台上取得辉煌成绩。  相似文献   

15.
IBM公司在相当长时期占据着计算机行业的领先地位,其战绩辉煌,曾被人们称之为“蓝色巨人”。然而,正当人们手捧B·Rodgers的《IBM道路),对IBM的管理经验赞叹不已的时候,1992年,IBM却亏损47.6亿美元,并进行大幅裁员。IBM缘何亏损,并非计算机行业出现了危机,而是其自身因素所致。1.规模过大,导致管理混乱。1963~1966年,IKvi的销售钱上升了97%,而它的雇员数量却上升了130%(由8对万人增长到19.8万人)。在以后的20年中,雇员人被直线上升,1986年总数达拥.7万人。人员过快增长不仅加重了IBM的经济负担,而且也给其…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研究》2010,(4):61-61
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二个十年帷幕将启之际,IBM公司在陕西省设立IBM大中华区软件集团华西区,并在西安建立IBM中国开发中心(中国西部)、IBM全球分析软件实验室和IBM区域软件成长中心。此举以配合中国政府“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的发展,同时辐射和支持中国和全球企业对于商业智能与业务分析能力迅速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吕剑威 《公司》2004,(5):24-24
有媒体认为,IBM可能会涉足中国房地产业。4月2日,IBM工商企业部北中国区总经理戴建平在IBM与中国电子大厦的战略合作发布会上说:“我们一直是一个以IT和服务为主要业务的高科技企业,不会随便进行转型。”  相似文献   

18.
江涛 《新前程》2006,(3):28-29
在加班费上的斤斤计较,只是IBM这种大公司傲慢心态的折射而已。收买廉价的劳动力,不能取代收买人心对于IBM转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说“联想”收购IBM,是“与虎谋皮”,是因为收购案多发生在强势企业与弱势企业或颓势企业之间,可IBM绝非病猫,而是虎视耽耽的恶虎。说IBM是恶虎,可“联想”也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联想”是饿虎,是下山虎。那么,究竟“谁谋谁的皮”?。  相似文献   

20.
不提“蓝色”很多年了。在过去的两三年里,经历着全球整合的IBM,更愿意将对“人”的要求描述为:多元的、差异的、个性的。而在更远的以往,有着蓝色LOGO的IBM曾经将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形容为对蓝色的无限接近。2009年3月末,当记者看到IBM最新的“员工士气”计划时,不禁疑惑:在2008年取得骄人业绩的IBM,也要在2009年的HR管理上,回到文化认同的基本层面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