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地方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地方债发行的法理基础、制度约束以及地方债属性而言,地方债趋同于公司债而非国债。我国在地方债发行的法理基础和相关配套约束制度缺位的前提下,2009年发行的地方债实质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有银行等多方博弈的短期制度均衡,其发行制度和市场表现必然趋同于国债。完善我国地方债发行制度的现实路径应分两步走,即先完善地方债发行配套制度支持,后确立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财权。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说,地方债是分税制财政体制下政府公债体系和地方财政收入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国债制度已基本完善,地方债制度仍属空白。地方债能否推出?如果推出需要把握哪些问题?怎样保证积极稳妥地运行?这些问题的解决亟需地方债制度的规范有序建立。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我国地方债发行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了我国地方债的风险控制与监管现状,并从地方债券的发行与偿还、地方债券的收益、风险与评级体系、地方债券的监管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地方债发行制度,指出我国的地方债发行需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法律制度,明晰政府责任,多管齐下加强监管,加快建立一个优质、完善的地方债体系。  相似文献   

4.
理论动态     
我国实施地方债的制度条件尚不成熟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在提供地方性公共品上具有信息对称的优势。地方政府发债的制度保障是独立的财政权、分税制和对地方政府的相关约束机制。目前,我国实施地方债的制度条件尚不成熟。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划分模糊,公共品的供应边  相似文献   

5.
刘斌 《财会学习》2020,(2):218-218,220
尽管新《预算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地方政府赋予了一定的举债权,可是一些现行的制度难以满足地方债治理的实际需要,不利于对地方债进行有效的治理。因此,本文从我国地方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体系出发,对我国现阶段在地方债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合自己的思考从地方债监管角度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地方债治理的相关措施,希望以此帮助提升我国在地方债治理方面效率、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6.
地方债是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20世纪50年代,我国中央政府在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时候,有些省份曾经发行过少量的地方债.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债和地方债都取消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重新发行国债,但地方债一直没有恢复.据粗略统计,中国全部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0000亿元以上,并且绝大多数都属于隐性债务.从分布上看,东部地区的负债率相对较低,中西部负债率相对较高.地方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过大危害严重,本文尝试从地方政府是否可以发行公债的角度,来探讨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提出建立发行、流通的制度安排,希望引起各方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推出了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计划,地方债开始在我国发行,地方债资金主要用途是被政府用于公益性项目,对社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随着我国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地方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解决。然而,地方债资金使用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地方债的总体发展规模较大,资金使用程度较低,偿债压力过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本文针对于地方债的形成原因,了解地方债的发展趋势,根据地方债政府性债务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以便于找出地方债的风险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8.
程志龙 《时代金融》2013,(17):80-81
长久以来,不同学者对地方债的看法就存在着争议。一些学者的认为,只要有国际经验可以作为参考,那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就是可行的。但另外一些学者就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这种推断并没有科学地和认真地推敲地方债发行可能带来的一些不良后果。其实,当前许多学者反对地方债的发行并不是针对地方债本身,而是认为,在一些必要的制度不完备的前提下,地方债的发行有可能会弊大于利,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一些学者就认为,我国地方债总体规模较大,部分地方政府偿债有很大的偿债压力,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我国目前的地方债存在风险隐患,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地方债的发行情况,通过目前地方债发行现在找出地方债发行中的管理问题和制度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作者几点建议,以期望能够进一步的完善我们地方债管理方面的制度,从而提高地方债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2015年,我国全面推行地方债自发自还,随着发债规模快速扩大,地方国库库存波动更加剧烈,进而加大了货币政策操作难度.本文梳理了地方债发行改革历程,总结了地方债自主发行的新情况,通过解析地方债发行对国库库存的影响方式及程度,提出熨平国库库存波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性债务(以下简称“地方债”)是地方政府根据信用原则,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筹集资金而形成的负债,它不仅可以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吃紧问题,也能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但根据边际成本理论,同一债务人的借贷额越高,借贷成本越高,极端情况下,过度的地方债也能够引发金融危机。我国地方债起步相对较晚,  相似文献   

12.
陈颖 《金融与经济》2021,(10):91-96
地方债在稳投资、降成本、补短板、应对冲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受宏观经济稳增长、预算支出扩张、风险错配影响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加重;受隐性担保、行政干预影响导致地方债市场化程度仍不足;受地方政府融资"冲动"、管理机制不完善影响导致专项债存在显性债务隐形化风险;受债务扩张"抑制性"、配套条件要求较高等影响导致地方债杠杆作用未充分发挥.未来地方债发展应在适度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量、加快地方债券市场建设、完善专项债管理机制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债务,即地方债,是指地方政府作为举债人或担保人,承担偿还责任、担保责任及其他或有责任的债务.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表现形式为以地方融资平台为借债主体、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资金来源、地方政府负有主要偿还或担保责任的债务. 追因地方债的形成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由来已久.1979年就产生了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当年全国共有8个县区举债.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开始通过国债转贷、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以及通过发行地方城投债等解决地方财力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外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管与风险控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的同时,却缺少必要的监管措施与风险控制机制,潜在的风险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分析我国地方政府举债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国外地方债监管和风险控制的经验,并据此提出对我国地方债监管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珺 《金融纵横》2013,(2):64-68
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我国地方债发行的状况和特点,指出当前地方债发行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投资主体不成熟三方面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借鉴国际市场地方债管理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立足于地方债发行管理相关部门角度,建议可通过健全地方债管理体制、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三方面工作,进一步完善地方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由于存在统计口径复杂、债务分散、数据敏感、隐性债务等问题,使得数据往往难以获取。本文在系统梳理地方债估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地方债估计方法,根据我们的估算结果,发现以下特征:一是官方公布的数据和传统方法偏向于低估地方债,并且官方公布的数据较为笼统、难以细化。二是已有的地方债估计较为注重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忽视了经常性债务的估算。三是已有研究偏向于估算全国层面的地方债务加总数据,缺乏对各省历年数据的估算。本文基于以上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我国打开债务发行的大门后,地方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地方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资金的使用过程出现了很大的隐患,总体规模较大,资金使用程度较低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针对地方债的形成原因,由实际出发,对规范地方债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我国首次发行地方债,在财政体制及财政制度改革都不到位的情况下,如何以发展的眼光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地方债管理制度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对日本地方债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的分析,对完善我国地方债管理制度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2015年及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置换情况着手,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置换中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了预算管理,减轻了地方政府还本付息压力;另一方面,也存在地方债还本付息预算不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或转型步伐缓慢,债务置换缺乏公开透明的操作,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方债是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20世纪50年代,我国中央政府在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时候,有些省份曾经发行过少量的地方债。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债和地方债都取消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重新发行国债,但地方债一直没有恢复。据粗略统计,中国全部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0000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