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白庄汉画像石墓位于临沂市南6公里的吴白庄村北,1972年发掘,是一座砖石混合墓。整座墓葬坐北朝南,东西宽15米,南北长9米,总面积135平方米,出土画像石材49块,画面65幅。这座画像石墓最大的特色是在墓室之中刻画了大量升仙或长生不老的图像。  相似文献   

2.
汉画像石是汉代在墓室、祠堂、墓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是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石刻艺术。由于汉代齐鲁地区经济文化发达和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山东成为汉画像石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汉画体石题材内容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3.
即墨故城     
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文化遗存特别多,无论是齐国故城、鲁国故城、东平陵故城、即墨故城,还是城子崖遗址、齐长城遗址、洛庄汉墓、沂南画像石墓,都默默无言地昭示着曾经灿烂、辉煌的齐鲁文化,让今人得以一窥古代齐鲁人民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杨琼 《魅力中国》2009,(1):45-46
汉画像石中所描绘的饮食场景表现的非常真实而堂皇,在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地,发掘清理出大量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以及墓室壁画均有庖厨宴饮图,它给我们留存了许许多多汉代饮食的生动场景,是汉代饮食文化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5.
正198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都兰周围的古墓葬群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在都兰县热水乡吐蕃古墓的发掘中,发掘出的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和350多件珍贵的丝绸物品证明了这个地区曾经的繁荣。国家文物局曾经把"青海都兰吐蕃墓葬的发掘"列为"中国1996年度十大考古发现",都兰吐蕃墓葬群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血渭一号大墓的发掘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最惊人的发现,它是所有古墓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墓葬,这座墓葬坐北向南,高33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从正面看像一个"金"字,因此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相似文献   

6.
阿穆尔河中游的大规模考古调查是在1959年进行的。这一年考察了犹太自治省和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的一些早期铁器时代遗存。首先,对乃费尔德镇附近的靺鞨墓地进行了全面的发掘。一共发掘了40座古墓,全部是土矿墓。墓穴呈长方形,深度111——130公分。墓中发现了人的骨骸和一部分器物。这说明,被发掘的所有墓葬都属  相似文献   

7.
2002年8月初,青海考古研究所接到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报告,称在德令哈郭里木乡的古墓遭到不法之徒的盗掘,我们立即派人赴柴达木,与海西州民族博物馆人员一道,对两座古墓进行了清理和发掘。被盗墓葬位于东距德令哈市30公里处的巴音河南岸,属郭里木乡。其中一座为木椁墓,另一座系竖穴土坑墓,但用柏木封顶。两座墓葬的  相似文献   

8.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墓流行,且墓葬内装饰艺术有着比较高的水平。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图像内容涉及九尾狐形象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山东省。画像石(砖)上构筑的图像内容一般有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仙传说等题材。而神仙传说中西王母图像系统占重要地位,此图像系统下尤以九尾狐作为比较重要的单体图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代表了政治上的一统天下的观念,表达了世人渴求长生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最近发掘出一座建筑形制恢宏的汉代画像石墓。此墓最初被发掘是在1954年。由于当时不具备保护条件,文物工作者将全部画像制成一套拓片后,又用厚土将石墓掩埋。自此以后的几十年间,国内外众多考古学者来沂南寻访汉墓,却无缘识得画像真面目。1994年夏,沂南县政府报经国家文物管理局批准,对该墓再次进行挖掘清理,使这埋藏于地下的艺术瑰宝,再现于世人面前。北寨汉墓全部用石材建成,墓室东西宽7.55米,南北长8.7米,占地面积88.2平方米,分前、中、后三主室及东西侧室,共计8室,室与室之间都有门直通,布局平衡均在一条中轴线上,墓室结构由地面、台下、支柱、墙壁、横额、中柱、斗拱、过梁、横枋、抹角石、叠涩石构筑而成,整个建筑显得简朴而又宏伟。该墓共用石料280块,其中有画像的42块,共有画像73幅,画像总面积为  相似文献   

10.
1970年代,随着战国早期诸侯国曾国的一位名叫乙的君主墓被发掘,精美古乐器编钟和出土地随州被世人所知。曾侯乙的墓葬也被称为曾侯地宫,是目前我国出土的战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