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结识《中国老区建设》已经十五年了。深感她是一份反映老区人民心声、交流老区建设经验、促进老区发展的好刊物。十五年来的相伴、同行,使我受益良多。我与《中国老区建设》确实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爱《中国老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10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老区建设》这本杂志时,就被其竭诚服务老区的特色,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内容,敢讲实话的风格深深吸引。我把《中国老区建设》当成工具书,工作中遇到难题翻开刊物找答案。我把《中国老区建设》当做宝贝珍藏,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订阅《中国老区建设》,篇篇细读,爱不释手,每年装订成册,认真保管。以下几句顺口溜是我对《中国老区建设》的感受:《中国老区建设》好,内容丰富品位高。个个栏目都喜欢,篇篇精读慰辛劳。新闻辑览老区事,峥嵘岁月记得牢。研读细品精神爽,国策指导如妙药。感受《中国老区建设》!河南省固始县@张书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区建设》已经走过了十五个春秋。我们看到,这十五年是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积极探索的十五年。十五年来,《中国老区建设》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一步步走向成熟,已经成为特点鲜明,格调高雅,内容丰富,融可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一体,深受老区干部群众欢迎的全国性刊物,被老区人民誉为“老区喉舌”、“老区知音”、“精神食粮”、“良师益友”、“必读刊物”,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誉,非常来之不易。《中国老区建设》的成绩,非常值得庆贺。  相似文献   

5.
李栋善 《中国老区建设》2006,(10):I0003-I0003
我们当阳市老促会办公室从1997年开始收藏《中国老区建设》,9年来已经收藏100多本。收藏是为了应用,每当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查阅一下《中国老区建设》总会有所帮助。市老促会会长徐时成说:《中国老区建设》刊发的各类章对我们的工作用处很大,刊物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笔每每写一些“豆腐块”、“火柴盒”被《中国老区建设》刊用,心情格外高兴。每次收到《中国老区建设》都认真阅读,有时杂志晚到几天.心里就像缺了什么似的。《中国老区建设》成了我们的“家刊”。  相似文献   

6.
<正>读了第2期《栉风沐雨三十载砥砺前行恰风华》,惊喜发现《中国老区建设》已经创刊30年了。三十年如一日,《中国老区建设》秉承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老区服务,为老区宣传不遗余力,为老区建设奔走呼号,早已成为促进老区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是老促会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7.
读者心语     
我对《中国老区建设》无限钟情。多年来,每期刊物到手,都如饥似渴地阅读,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对自己喜欢的文章和不喜欢的文章,逐一评点,认真写出评刊意见,并标出自己认为使用不妥的字、词、句。如期寄给《中国老区建设》编辑部。我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老区建设》优秀评刊员,有几年还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工作和生活中,我已经离不开《中国老区建设》了。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中国老区建设: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10多年来,我从《中国老区建设》中学到不少知识。开始我在乡镇工作,后来调到县委、市委工作。我个人能力不断提高,与阅读《中国老区建设》有直接关系。是贵刊调动了我思考的兴趣,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手里有一本《中国老区建设》,如同身边有一位良师益友,这是我的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区建设》是老区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为中国老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舆论工具。在中国老促会、报社编委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老促会的热情支持下,《中国老区建设》的质量逐步提高,发行量逐步上升。去年《中国老区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刊物的典型报道仍然不多,对老区人民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分析不深,刊物依然不够生动活泼。总之,刊物距离一本精品一流杂志还有相当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读者评刊     
<正>革命老区离不开《中国老区建设》第10期《进一步重视老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中国老区建设作用》所谈客观,实事求是,确实是工作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和经验积累。多年来《中国老区建设》发挥了老区人民学习园地、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依据要地、宣传老区精神的阵地。实践证明宣传老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确实需要发挥《中国老区建设》的作用。所以说老区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中国老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宗耀林 《中国老区建设》2005,(12):I0007-I0007
9月下旬,江苏省射阳县老促会召开学用《中国老区建设》心得交流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中国老区建设》是我们老促会自己的刊物,她贴近老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敢讲真话,是我们老区工作的必读刊物。  相似文献   

12.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唯一的全国性老区杂志、老区人民的喉舌、老区干部群众的精神食粮——《中国老区建设》,创刊十五周年了。十五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十五个春秋,十五个寒暑,十五年的目目夜夜,《中国老区建设》的同仁们付出不知多少辛勤汗水,坚毅执着。我从心底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老区人民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广元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庆超,十七年来,情系老区,服务老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宣传广元老区,反映老区民生民意,促进老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先后撰写重要调研报告60余篇,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调研报告均被市委、市政府和《中国老区建设》、《四川老区》刊物采纳,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区建设》2008,(10):16-16
1993年,一个面向全国革命老区的中央级刊物——《中国老区建设》,在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关怀下诞生了。十五年来,这个全心全意为老区人民服务的刊物已深深植根于老区这片红色沃土,以其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容,给老区建设者们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工作指导。我们作为这个刊物的忠实读者,通过订刊、学刊、用刊,同《中国老区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深厚情谊,相依相伴走过了十五年不寻常的历程。值此《中国老区建设》创刊十五年之际,我们对刊物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触良深。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兴化市李中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老区宣传工作,书记镇长带头订阅《中国老区建设》,镇老促会会长沈加银深入各村宣传发动。截至今年8月底,全镇已经落实2013年度《中国老区建设》81份,比2012年订阅数量增长20%。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区建设》2009,(6):13-14
5月10日,《中国老区建设》杂志与北京乌有之乡书店联合举办了一场以“渐行渐远的革命老区”为主题的讲座。重点讨论了“革命老区是怎样淡出我们的时代的?”、“我们该怎么办?”等问题。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宣教部部长徐强国、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社长兼《中国老区建设》杂志总编辑漆志恒、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徐亮、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老区建设》的30年,是沐浴在党和国家高看厚爱温暖阳光下的30年。《中国老区建设》的30年,是与老区人民休戚与共、心心相印的30年。《中国老区建设》的30年,是伴随老区从脱贫攻坚到振兴发展的30年。《中国老区建设》的30年,是中国老促会与全国各地老促会共有共办的30年。《中国老区建设》的30年,是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全体员工接续奋斗的30年。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区建设》是全国老区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唯一一份全国性面向老区的新闻媒体。我们身为这份刊物的工作人员,深知肩负重任,使命神圣。但是,我们面临着内外因素的制约:外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杂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中国老区建设》在众多新闻媒体中处于弱势地位,实际竞争力薄弱;内部,虽然《中国老区建设》是国家登记注册的新闻媒体,但从一开始就没有编制,没有国拨资金,没有办公场所,  相似文献   

19.
正要了解中国,必先了解老区要了解老区,必阅《中国老区建设》《中国老区建设》由伍修权、陆定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1993年亲手创办,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国老区建设》以"让世界了解老区,让老区走向世界"为使命,在老区宣传工作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我2005年退休。一天,我在县老促会看到一本《中国老区建设》,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觉得刊物内容丰富,贴近老区实际,很有可读性。从此,我与《中国老区建设》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