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资源富集区的资源开发战略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富集区的开发在新时期面临从原始性、盲目性、持续性开发走向集约技术性开发与可持续开发。充分开放东部,积极稳定中部、大规模开发西部。即以发展为主题,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实施,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生态观,对打通资源富集地区生态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之间相互制约的瓶颈,促进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资源利用的效率、质量和速度三个维度分析了天津市2000年至2010年的资源效应。三个维度指标分别用资源生产率、资源边际产出和资源消费弹性系数表示。结果显示天津市资源生产率大致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其增长率小于GDP的增长率;资源边际产出在每吨500元上下波动;资源消费弹性系数除2002年和2009年外均大于1。说明天津市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的投入,资源使用效率还在恶化,经济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3.
周蕾 《发展研究》1994,(10):40-42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推动下,图书馆立足为教学、科研攻关、革新服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应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图书馆工作在观念上和工作上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为此,本文拟根据当前图书馆为用户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新形势下,图书馆用户及信息作  相似文献   

4.
人文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需要一系列条件。从外在条件来看,主要包括社会意识条件、生产力条件、资本条件、劳动力条件;从内在条件来看,主要有自身质量条件和开发收益成本比较。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资源约束与转型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最终必须实现从粗放和外延式增长方式向集约和内涵式增长方式的转变,以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式的接续产业中断局面。文章根据资源理论分析认为,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市场资源、区位资源等,资源支持城市,城市支撑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改善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降低自然资源及简单加工产值占GDP的比重。生命周期分析表明,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阶段性,只有提前做好转型规划,避免滞后的、强制的城市转型,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的平稳有序。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     
《经济师》2001,(6)
构成吸引和满足旅游者参观游览要求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对旅游业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 ,包括已经开发和尚待开发的自然和历史景观 ,既可以包括有形物质的内容 ,也可以包括无形精神的内容。就其客体属性来说 ,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前者主要指山水名胜、自然风光 ,如风景区、珍贵动植物的生息地、特殊的地质构造等。后者主要指历史古迹、文物遗址 ,以及文化艺术、民族习俗、城乡建设等。在发展旅游经济中 ,旅游资源占有重要地位 ,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自然风景和文物古迹一般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1 )具有…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文献回顾对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总结了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尽管近些年资源基础理论逐渐步入成熟阶段,学术界仍然存在对该理论的诸多批评,如研究对象的片面性、对“资源-竞争优势”的作用过程分析不深入、忽视资源所有者的作用等。对此,文章通过对企业资源的获取与利用过程的分析,提出基于资源的组合特征、考虑资源的产权属性且将资源观与公司治理相结合等研究思路,可以作为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股东资源”的概念。基于“股东资源”的研究关注企业资源的来源,不仅将“企业资源”的概念向更深层推进,深入分析资源背后的人(即股东)的特征对资源作用的影响,也更好地解释了不同类型的股东在公司治理角色、权力配置与参与积极性等方面的差异性。“股东资源”概念的引入,不论是对资源基础理论还是公司治理理论来说,都意味着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源稀缺性与资源产业的发展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我国资源稀缺的主要类型与成因资源稀缺是由资源本身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同时,资源稀缺程度还受一国或地区的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开放程度(或国际贸易)、历史发展结果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资源稀缺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主要类型: 1.禀赋要素的自然稀缺资源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先导是提供物质基础条件的源泉,它主要受一国或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环境所决定,自然资源的丰度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9.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29):F0004-F0004
西藏是一个巨大的植物王国,有高等植物5000多种。藏西吉隆、亚东、陈塘等地,藏东南墨脱、察隅和珞瑜等地,构成中国少有的天然植物博物馆。自然条件比较特殊的藏北地区,也有100多种植物。西藏又是中国最大的林区之一,保持着原始森林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都是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高校图书馆而言,既要加强馆藏实体资源的建设,夯实内部的信息资源,又要加强馆藏虚拟资源的引进,拓展馆藏资源的边界。当下高校馆藏实体及虚拟资源的建设,主要存在馆藏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整合路向粗疏,形式单一、馆藏资源信息加工技术更新滞后等问题。在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的整合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统一规划,促进数据库开发的标准化;加强新技术的研发与普及;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挖掘整合点,细化落实。  相似文献   

11.
资源经济学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资源经济学源流、资源经济学的奠基和进展等方面回顾资源经济学发展的简要历史进程和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对其当前的研究焦点进行扼要的点评。  相似文献   

12.
张韶天 《商周刊》2012,(13):44-46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堪称奇迹。但是回眸历史,造纸、钢铁、电力、煤炭、化工……以资源加工型和高耗能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吞噬资源、能源的速度,更加令人瞠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消耗能源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而当年,中国本土生产的一次性能源总量只为29.9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13.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思考资源安全问题,以国内区域发展为资源承载依托,梳理资源安全的内涵、资源安全状态的要素、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等。基于资源系统观的视角,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协调性、层次性、统一性、通用性的原则,构建矿产资源安全、经济资源安全、社会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资源安全、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区域资源安全指标体系。将协调发展度的测定引入资源安全评价中,丰富资源安全评价体系,促进资源安全系统和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野生动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宝贵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时至今日,经济力量已经经历了几个时代的更迭。近代经济社会由工业经济社会发展为信息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主导的核心资源也由单纯的货币资本转向智力资本。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追逐,使得信息经济的核心资源对工业文明的关键资源的分配格局起到了支配作用。伴随着经济力量的更迭,工业时代的骄子或成为昨日黄花,或销声匿迹。历史的车轮继续无情地碾过,无论是经济巨头,还是初创业者,都不得不思考:未来将是什么经济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如何在未来的经济社会中取得竞争优势?一、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关键资源随着网络的应用和…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勤 《经济论坛》2006,(15):62-63,71
一、我国劳动力资源现状及特点 1.资源丰富。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2000年底全国总共有将近13亿人口,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3.91%。改革开放后政府开始逐步放弃那些低效率的国有企业,造成了大量下岗工人。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造就了大批富余劳动力。2000年,中国的农业劳动力高达3亿3千多万人,占中国劳动力总数的47.45%(资料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01》)。  相似文献   

17.
<正> 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已构成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大批森林、草原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碱化,草原退化,沙丘移动,生态环境系统失去平衡。具体表现为: ——目前我国3万余种植物中的四、五千种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有的已濒临灭绝。——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多年来采伐量大于  相似文献   

18.
一、得天独厚的太湖自然山水风光烟波浩渺的太湖,以其灵山秀气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1982年,太湖风景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每年有近千万的中外游客慕太湖之名来无锡文化旅游观光,既带来了经济效益,又扩大了对外开放的知名度.现在,如何保护、利用和开发太湖风景资源是摆在沿湖各级政府和规划、建设、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二、新景点开发所带来的思考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为了进一步利用美好的太湖风景资源,充分发挥由环境效益带来的经济效益,一些部门和单位在梅梁湖、蠡湖周围建造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人造景点和渡假休闲  相似文献   

19.
美国商务部于1991年11月第一次发布了有关美国海洋生物资源状况的报告,指出美国在渔业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海洋生物资源管理的战略措施和目标。本文以此报告为基线,结合其它文献,将美国海洋生物资源状况、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管理体系、主要管理措施和目标综述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制约的问题,传统的资源消耗方式难以支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经典经济学流派的资源观点和主流经济学理论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然资源的作用,本文提出以资源节约为目标导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制约矛盾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