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扎桑 《魅力中国》2011,(8):265-265
民族服饰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完整而清晰的发展轨迹。邦典服饰是藏族服饰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服饰文化,其形成与转换与藏族地区的自然、文化以及历史密切相关,从而成为藏民族民俗文化功能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在分析清楚邦典服饰的民俗文化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邦典服饰与民俗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使得文章具有较大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青海藏族     
<正>藏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的民族。自称"博"、"博巴"或"康巴"、"嘉戎哇"。青海藏族自称"安多哇"。古代汉文史籍称为"吐蕃"。全国解放后统一称为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藏族语言届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3个方言,青海藏族大多系安多方言。通用的藏文,是历史悠久的拼音文字,据藏族史书记载,是七世纪时图弥三菩扎多参照梵文字体创制的。  相似文献   

3.
王盈  班晓青  常雪梅 《魅力中国》2014,(13):120-120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艾,是一种社会成员普遍心理情感和民族精神实质的文化形态。藏族服饰文化,是盛开在雪城高原的一朵奇葩。一方面体现了藏族人民历经数千年在青藏高原上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的物质文化.另一方面也灌注了藏族宗教的深刻精髓以及藏族人民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本文根据藏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基本特征.从服饰色彩、服饰的图案纹样、服饰的佩饰以及服饰中数字的广泛运用几个方面.来探讨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基本特征及其所体现出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雄、昂格、尕藏吉他们是生活在甘肃省安多藏区甘南藏族自治潮广袤草原上的三个普通藏族人。他们或者经营商贸带动一方致富,或者以开发特色文化为己任.或者成长为少数民族优秀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5.
杨雄、昂格、尕藏吉他们是生活在甘肃省安多藏区甘南藏族自治潮广袤草原上的三个普通藏族人。他们或者经营商贸带动一方致富,或者以开发特色文化为己任.或者成长为少数民族优秀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藏族与蒙古族分别居住在相距甚远的西藏和蒙古草原的两个地方。其间,山隔水阻,交通不便,很难想象在当时这两个民族的文化联系是那样的密切。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明白他们都是以狩猎和畜牧业为主的民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基本相同,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又有许多相近似的东西,诸如,都以牛羊的皮毛、肉、奶及其制品为其主要的生活资料来源,都要面对几乎一样的自然灾害的袭击等。“存在决定意识”,在几乎同样的“存在”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相同的或者相近似的观念形态,具体表现在信仰方面的一致性。加之,随着社会的变迁,战争的频繁发生等原因,不论是藏族人口,还是蒙古族人口都出现过迁徙变化的事实,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乃至云贵高原出现了藏、蒙等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这就为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这种密切的交往中,文化上的互相学习和吸收就成为必然的事情。尤其是蒙古族皈依藏传佛教以后,在其文化中也渗入了藏传佛教的内容和思想,即使是蒙古族原创的文化成果,在流传的历史过程中,后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佛教的某些观念和内容引入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例如,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的蒙古族《格斯尔传》,有的学者认为是藏族《格萨尔王传》的模仿,正好说明了藏族与蒙古族在文化方面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7.
藏族是一个跨界名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居住地域十分广泛,包括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占中国全境总面具的四分一。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境外的人口大概有十万人。藏族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古老而丰富的文化背景。其中羌姆流行于藏传佛教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舞蹈之一。“羌姆”本以为“跳舞”,以民间舞蹈“桌”相对应,随着历史的发展,藏传佛教逐渐在多个民族中流传开来,羌姆也于文化和地域不同而产生了很多称谓,如满族称为“跳布杂”,蒙族称为“查玛”、“布杂”,甘青等地称作“欠”,卫藏地区称为“羌姆”,康巴地区称为“巴羌”、内地称之为“打鬼”,而寺院的僧侣则多以“多吉嘎尔羌姆”称之。羌姆是一种藏传佛教的大型法事活动,包含了丰富的宗教奥义和复杂多变的动态形象。  相似文献   

8.
藏民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重视道德传统的民族,历史上轻政治、 重宗教;轻法制、 重德治是藏民族社会的一大特征.伦理道德在藏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规范行为、 洁化风尚、 维系社会秩序和促进人际和谐的重要作用.《萨迦格言》 作为藏族文化历史上一部重要伦理著作,对藏族伦理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大地推动了伦理思想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玉树文化的融合性特质 玉树在行政区划上位于四川、青海、西藏三省(区)的交汇处,在藏族文化区分上处于康巴、安多、卫藏三种文化的中心,地理区位上处于世界第三极的雪域高原,并处于唐蕃古道西段的中部,自古就是贸易互通的重镇.独特的地缘条件,使这里得到了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的滋养,成为一片交融沉淀的沃土.  相似文献   

10.
酥油文化是在雪域高原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生根,在藏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是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累,是浓郁民族风情的展演,也是藏民族所处客观世界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成果,是支撑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因此酥油文化是藏族重要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该民族边界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尹成成 《魅力中国》2014,(15):61-62
情动于心,手舞足蹈。舞蹈文化是艺术之母,是最直接、最强烈地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艺术。藏民族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伟大民族,他们在近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结合自身的生产劳动、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创造了别具一格、独具风采的民族舞蹈文化。究其发展的文化背蒂,多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古老的祭祀、喜庆娱乐等息息相关,而藏族的舞蹈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本文拟从其舞蹈的起源、功能、审美情感三个方面,探讨文化人类学视城下的藏民族舞蹈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藏族民事习惯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栽体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代社会法治的主要渊源之一。构建由价值、技术和功能组成的甄别网格,对藏族民事习惯进行删选,建立"善良民事习惯"体系,是藏族民事习惯法治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推动民族公平正义的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民族地方立法中民事习惯的认同和适用,提高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能力和方法,实现藏族民事习惯的法治化和藏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繁荣。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族称及语言文字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之一。藏族自称“博”或“博巴”,即为“吐蕃”的“蕃”音的汉字异写。在这个统一的族称之下,藏族又根据不同居住地区及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大体上唐宋间称为“吐蕃”;元代先称“吐蕃”,后称“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即指今西藏地区)、“朵甘”(朵即多,指今青海、甘南藏区;甘或叫甘思,指今四川甘孜和西藏昌都地区),明代称“乌斯金”、“西番”  相似文献   

14.
西藏的路     
《西部论丛》2004,(7):14-17
青藏高原。是我国和亚洲最高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在这个人们称作“世界屋脊”的地带。居住着勤劳勇敢的藏族等兄弟民族。多少年来。他们繁衍生息在祖国这块辽阔的高原上。  相似文献   

15.
《发展》2017,(12):61-62
1 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镇位于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是历史上安多藏区宗教、政治、文化、商贸活动中心之一.平均海拔3500米,境内多高山草原,全年平均气温为-0.4℃~0.3℃,是典型的高原性气候,冷季长、暖季短.辖区内坐落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又有信奉莲花生大师的红教寺(宁玛派),还有尼姑寺院、清真寺、关帝庙等不同信仰的宗教场所.镇域范围内居住有藏、回、保安、东乡、撒拉、蒙古、满、土、壮、维吾尔等15个少数民族,藏、蒙古、土、满等民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撒拉、东乡、保安、维吾尔等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汉族分别信仰藏传佛教、道教和基督教.  相似文献   

16.
《青海经济研究》2005,(2):F003-F003
西宁格桑太阳能有限公司,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少数民族生产经营太阳能光伏户用电源的专业厂家。公司于1993年12月由参毛、才仁永藏、卓玛三位藏族妇女创办成立。现有员工22人(不包括销售人员),其中80%为藏族;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人:大多会使用藏汉两种语言文字。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公司现已具备生产2万台太阳能光伏户用电源设备的生产能力。生产的“鸥赛”(藏语意为光芒、光辉)牌太阳能光伏家用电源产品已通过省级、国家级认证鉴定为合格产品,其鸥赛牌商标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  相似文献   

17.
藏族     
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如今,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都分布有藏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  相似文献   

18.
"嘉绒"系藏语音译,是"嘉莫察瓦绒"的简称,意为东方河谷地带。以马尔康为中心的嘉绒藏族,长期生活在大渡河上游两岸,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这里有雄伟的藏寨、神奇的石碉、粗犷的锅庄、嘹亮的民歌、华贵的服饰、独具的民俗风情、绚丽的自然风光,这些元素构成了嘉绒藏族独特的浪漫情韵。无论节庆还是日常生活,人们总会在这些民俗传承中寻找那份儿属于自己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居住在青海藏族地区的农民和牧民祖祖辈辈沿袭着许多优良的尊老敬老习惯,老年人在家庭、在村寨、在社会上到处都受到尊敬,青壮年人都自觉形成了一种尊老敬老的好习俗。 尊称:藏族群众见了老年人不能直接呼叫名字,认为直接呼叫名字是最不礼貌的言行。在与老人见面说话时,对男性老人都先称声“阿布”、“阿米”(爷爷)、“阿加”(哥哥);对女性老人都先称声“阿奶”(婆婆)、“阿姨”、“阿什”(嫂子)等,如阿布扎喜、阿奶卓玛。  相似文献   

20.
藏族服饰形成和发展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青藏高原气温低、温差大的独特地理的环境下,藏族人民的服饰主要以保暖、简单、易穿脱为目的进行设计,另外今天的藏族服饰还受藏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的影响。总之,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因素是影响藏族服饰形成和演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