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化转型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组织方式,内部审计也需要随之转型升级。为应对新形势,破解传统工程审计管理难题,本文探索“三全”驱动下的建设项目智能审计新模式。通过实施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管控、全员赋能转型,打造智能预审、智能选点、智能复核、智能评估四大智能审计能力,实现审计质量、时效双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主要研究在国家审计提出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的探索.从明晰审计全覆盖的内容和概念出发,整合审计资源,克服存在的困难,推进实现内部审计覆盖的路径,达到以财政资金的流向为主线,对此进行管理、分配、使用的各个审计对象、审计内容的全覆盖审计.  相似文献   

3.
钟秋新 《会计师》2021,(15):62-63
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也必须实现全覆盖.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内涵,梳理了实现全覆盖需要关注的问题,从实现内部审计机构规范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审计思维、加强审计结果运用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谭婧钰 《会计师》2021,(12):83-84
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为高校内部审计实现全覆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向.文章立足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工作要求,从高校内部审计实现全覆盖的基本内涵入题,通过对广东11所高校审计部门的调研,梳理了高校以"两统筹"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两统筹"思维下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思想认识,健全规章制度、顺畅协调机制、提升队伍素质、创新审计手段,把握关键环节、细化内容实施"构建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黄琳 《财会学习》2023,(15):131-133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要对大数据技术进行灵活应用,促进内部审计实现数字化转型,据此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内部审计,确保内部审计预期目标的良好实现。本文简述了大数据视域下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浅析了大数据视域下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问题,探究了大数据视域下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措施,以期为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韩蕾 《新会计》2022,(9):40-42
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对于确保高校的稳定与发展,有效防范规避风险,促进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内部审计全覆盖的理论依据及政策背景入手,着重论述高校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并从加强制度建设、扩大审计范围、创新审计技术、促进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实现路径,以期为促进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实现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对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职尽责和担当作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在国有企业,推动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特别是特大型国有企业,具有点多面广、层次多、专业行业复杂、风险隐患多的特点,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面临很大的挑战。能否发挥好内部审计全覆盖的监督作用,关系到国有企业能否落实好、实现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和迭代的新时代,作为企业治理的关键工具,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组织对内部审计的战略需求,也是内部审计践行第三道防线职责、实现价值增值的内在驱动。本文通过规范分析和演绎推导,对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架构和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索,并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例构建了一个转型架构,在理论和实务上对各组织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业务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内部审计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大数据技术发展背景,探索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为大数据技术环境下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审计转型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审计及智能化内控的关键突破口,先进的数字化审计已成为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与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以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企业Z公司旗下金融服务公司的发展历程为例,揭示其多样化的业态形式及其在业务流、信息流、价值流上的数据融合,剖析其数字化审计转型的路径特征,总结经验,为行业数字化审计提供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启发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1.
省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为有效应对日益提高的高标准审计管理、高要求审计质量的挑战,需积极推动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梳理了省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与主要工作内容,并以A集团构建内部审计综合管理应用平台的实践为例,从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化、审计作业过程信息化、数字化审计新模式构建出发,提出包含前台作业层、数据支持层、后台支撑层、审计驾驶舱和系统管理层的五层模型,内置审计作业、风险监测、审计档案等17个子系统,积极探索省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为该省国有企业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样本。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数字技术掀起了各行业数字化革新浪潮。内部审计数字化在内部审计发展中不可或缺。本文以DJ汽车集团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为案例,对其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效果,从审计绩效4E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根据权数计算出综合转型的分值,通过对比转型前后的指标分值,得出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效果的综合评价,以期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鹏虎 《银行家》2021,(3):118-120
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手段,审计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政策执行和企业合规稳健经营具有显著的支持保障作用.审计工作中需要大量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数据,是高度依赖数据的经济管理活动.在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审计也同样需要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审计转型,提升审计价值.本文基于商业银行内部...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项制度安排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商业银行内审全覆盖,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具体行动,是加强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客观需要,是内审工作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论文从如何全面理解商业银行内审全覆盖的内涵及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商业银行内审全覆盖面临的困境、难题和推进商业银行内审全覆盖实现的路径及措施等三个方面,对逐步实现商业银行内审全覆盖问题进行了充分调研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蔡冰坛 《会计师》2021,(7):69-70
随着金融行业数据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思维推动商业银行开启了新一轮技术升级与战略转型.充分利用商业银行海量数据,在审计全流程中结合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审计管理和审计方法创新,能有效提升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提升审计效能.同时,商业银行开设的分支机构作为独立的经营实体,对其开展有效审计,对促进其稳健发展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重点探讨数据驱动型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以期能为同业人员相关研究、实践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新技术环境为内部审计的数字化转型和价值提升提供了基础条件,也使得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隐蔽多变.本文总结了S集团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通过分解内部审计价值链、变革内部审计流程,提出了新技术环境下企业敏捷式审计框架及其配套的内审组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刘海荣 《财会学习》2022,(33):125-127
数字化转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为了推动我国国有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研究了基于数字化理念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面临审计体系不完善,审计技术发展不协调以及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等情况,分析数字化转型的内部审计工作对国有企业、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意义,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优化提出了建议:完善内部审计体系结构,确保审计工作科学合理地推进;建立数字化审计平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加大培养审计专业人才力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推动我国国有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对审计监督提出了全覆盖的要求,拓展了审计监督的范围和内容,赋予审计监督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使命.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部门履职尽责、政策落实,弥补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空白区",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从内部审计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机遇,以及如何拓展和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家审计制度从1983年恢复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审计全覆盖不仅在实现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并且审计监督也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发展,审计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实现审计全覆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的情况提出实现审计全覆盖的路径与机制.  相似文献   

20.
《会计师》2018,(5)
本文通过对住房公积金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审计全覆盖政策的解读,提高对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顺应新形势下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转变,探讨推动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