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江苏省昆山、句容、东台三地在不断探索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教育培训模式的过程中,逐步打造出了“一三五”培训模式,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农民。一、“一体化”培育,壮大队伍“一体化”培育重点在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向两头延伸,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前端有政策引导,后续有制度保障,探索形成一体化、全网格培育路径,不断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主要以昆山市高素质农民培养为例。  相似文献   

2.
<正>人才振兴,教育先行。江苏农民培训学院以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立足点,聚焦主职主业,拓宽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坚持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在梯度设计上,探索构建农民培训+中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三位一体”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以梯度设计推动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融合贯通,增强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致力于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年均开展教育培训5000人,被评为“江苏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相似文献   

3.
要通过精准匹配培训项目、聚合多元培训资源、运用创新教学手段、发挥共享联动作用,构建起以“培训项目体系”为主体、以“培训内容体系”和“培训支撑体系”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丰县农广校以提高农民持证比重和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和江苏省农民培训工程为抓手,大范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农民、创业农民、农业信息技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五类农民培训和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及农业专业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至今,共开展学历教育和培训农民50.7万人,架起了全县农民向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转移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5.
《农民科技培训》2023,(3):11-14
<正>近年来,江苏省农广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把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强农兴农的根本,认真组织开展“半农半读”农民中职教育工作,2022年全省17所市、县级农广分校开展中职办学工作,共计招生2329人,毕业2783余人。2009年以来,江苏省先后培养涉农中职学员62970余人,为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有学历、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农民,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江苏省农广校东台市分校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为己任,以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服务本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为导向,努力当好农民培育"领舞者",有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2017年以来,每年组织实施农业职业技能培训达1.2万人,截至目前,认定高素质农民1296人,农民培育数据库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高素质农民认定、农民中高职教育、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衔接开展等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7.
日前,农业部正式发布《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末农民教育培训将覆盖全国所有乡村,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亿人次,使每个受训农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结合区域优势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培训100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5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25万人,培养具有中高等学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100万人。  相似文献   

8.
<正>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紧扣乡村人才振兴和农民职业化两个目标,坚持农民教育培训接地气,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产业振兴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县域产业基础,将培训内容与地域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实现农民培训就地就近培训,强化现场实训、操作、实习体验,注重技能提升转化,逐步形成了以“农民田间学校为阵地,立足产业需求,突出乡土特色,发挥农民优势,运用信息载体,学历教育提升,培育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成长在生产一线”为特点的“农民田间学校+”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农村人才匮乏,亟需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通过分析江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践,提出了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选择注意事项,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效。  相似文献   

10.
《农民科技培训》2023,(6):12-13
<正>近年来,江苏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持农业农村和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关于农广校发展提出的“三个转变”和“三个定位”要求,大力实施省委省政府高素质农民培育民生实事工程,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5万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基础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山东省成武县农广校立足本县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不断探索总结培育经验,通过分析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形成适合本地农村发展的“三精准+三优化+三发挥”高素质农民培育新模式,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农民学员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正>西湖区是龙井茶的故乡,茶产业一直以来是西湖区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近年来,西湖区重视农业人才教育培养,积极创新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新模式,积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以农民培训为抓手,培养造就乡村人才队伍;激励和引导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西湖区致力完善高素质农民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培训体系,打造树立“三师一员”(制茶师、茶艺师、电子商务师、村社农技员)培训品牌,贯穿茶产业全产业链,一步一个脚印把西湖龙井茶做好做强。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工作思路,以“五个强化”为抓手,形成“在教育培训中提高,在搭台服务中成熟,在政策扶持中壮大”的培育路径,实现“培训一批学员、带动一方农民、助推一项产业”培育效果。2020年至今,累计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610个,培训35091人次,组织大专学历教育农民生源799人,有文化、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洪泽县以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农民培训模式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民培训工作。2006—2010年,全县共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539场次;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一个单位缺少文化,就会缺少正能量。农广校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就是因为始终致力于打造充满正能量的学校文化。主要有:以农民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以农民培训和高等学历教育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发展战略;"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社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方向"的办学理念;项目推动、校校联合、校企合作、校政联合的四种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民科技培训》2023,(1):45-46
<正>一、工作背景近年来,云冈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把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稳粮保供的牵引性工程来抓,坚持培训持证一体,产业就业融合,增效增收同步;坚持培训、服务、创业全过程融合,以金农合作社、杨家窑培训创业基地为重点,打造了一批全面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民培训的培训基地和田间学校,探索出一条“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特色农民技能培训之路,为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大活力。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扬州市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以服务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效果为主线,加快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工作成效培养了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扬州每年培训农民近2万人,2018年培育程度达到50%左右,高出省平均水平5%。涌现出一批有一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宿迁市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围绕全市农业六大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农业产业体系、农村电商、支书领头调结构、农村实用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系列培训项目,培训规模和效益逐渐显现。但在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供需不匹配、培育质量不高、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当前宿迁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状,应从资源整合、内容创新、精准服务、绩效评估等多个维度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效。宿迁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效培育体系构建上,形成以职能部门为主导、多主体参与的培育格局。市农业农村局为主管部门,依托相关涉农院校、农技推广部门等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9.
开展农民培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2006年以来,江苏省丹阳市全面实施了“江苏省农民培训工程”项目,探索了农民培训模式.建立了农民培训运行长效机制;运用农民培训模式开展了大规模农民培训,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提高全市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南陵县是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2013年,南陵县农广校承担了县里200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任务。办学三十年来,南陵县农广校已发展成集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函授学历教育、新型农民培训于一体的办学机构,具有鲜明的自身办学特色,已为南陵县培养了二千多名本科、大专、中专实用人才。目前,在校注册中专以上学员达900余名,在安徽省新型农民民生工程培训项目中成效显著,先后被评为全省“阳光工程培训先进办学机构”、“农民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为扎实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南陵县农广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创新开展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