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美国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因此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借机抬头,加强了对中国的贸易保护.美国2009年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来,在制造业产值、 制成品出口、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大国,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国,在美国进行制造业回归之时,也在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中美产品有了更多的竞争,随之而来的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本文介绍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分析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变化情况,总结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提出了中国应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措施,即推动中美在高新技术制造领域的投资合作、 努力拓展中美贸易自由化的新渠道、 鼓励和引导科技创新,力促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从国家层面对制造业产业集聚布局进行科学引导,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2.
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重新提高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开始推行再工业化政策。美国为什么推行再工业化政策?该文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和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情况,研究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降低的主要原因。这些都启示中国应该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止产业空心化和盲目的服务业化。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美国及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引发了对美国现有增长模式的反思。在此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强力推出了"再工业化"战略,以期重振制造业,使美国回归实体经济。本文对美国再工业化的实施背景和动因进行了剖析,认为这不仅是一种短期的应急举措,更是长期的发展战略,并从制造业产值、就业、出口等层面分析了再工业化的积极成效,最后得出结论:美国再工业化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美国针对虚拟经济极端膨胀与实体经济弱化提出的“再工业化”为背景,以形象反映产业价值链特征的“微笑曲线”为基础,主要从制造业技术密集度分布格局、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融合度的角度,依据中国“九五”时期、“十五”时期、“十一五”时期重点年份的中美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美制造业发展程度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路径。研究表明,从制造业技术密集度分布格局来看,中国趋于低端,美国制造业趋于高端且结构平衡稳定,但中国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两国差距正逐年缩小;从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融合度来看,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在上下游与服务业的融合都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尤其体现在科技研发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制造业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布局的大背景下,中国进行了制造业发展战略调整。2019年,与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工业竞争力绩效指标处于第一方阵,中国制造业人均指标较低,中国制造业世界份额指标和中国制造业占全国总量份额指标居首位,中国制造业中高科技活动份额指标有待提高,中国制造业出口指标具有一定优势。2010—2020年,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一直低于制造强国,但增长率最高,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制造强国。“十四五”时期,中国应继续推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增强工业化强度;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工业竞争力绩效;推行优质制造和智能制造,稳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进行反思,应当正视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再工业化发展,呈现出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工业发展、美国和欧盟力求工业领导地位等特点。全球再工业化浪潮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带来启示,正确看待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加快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完善创新性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7.
振兴福建制造业:背景、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当前全球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福建省周边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迅猛发展。这对福建制造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明确福建制造业的战略定位,通过体制和科技创新,壮大福建制造业。以期在全国占有应有的位置,这是事关福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本栏目为此特编发一组论述福建制造业发展的文章,希望引起各有关方面更加关注福建制造业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背景下探讨中国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维度结构,基于产业位势理论构建涵盖7大产业位势因子的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探索影响中国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竞争力提升可行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创新能力位势、管理水平位势对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影响最为显著,而市场规模位势、知识素质位势与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创新驱动为研究基点,探索了创新驱动与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强调无论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重振还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转型,创新驱动对于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路径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互促的过程,导致中美制造业竞争日益加剧,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两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战略发展目标重叠与国际资源的争夺上。当前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贡献度偏低,创新驱动转型是必由之路,但美国“再工业化”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制造了种种障碍,亟待突破。为此,中国也应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中寻求启示,以明确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的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纷纷实施,韩国制造业竞争优势面临新的挑战。为进一步提升制造强国地位,继续保持本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韩国于2014年和2015年先后出台了"制造业革新3.0"战略及其实施方案,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模式。在我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之际,研究韩国"制造业革新3.0"战略及其特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家“再工业化”浪潮:解读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纷纷采取“再工业化”战略重塑本国竞争优势.文章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概念内涵、发生背景以及各国的实现路径、战略举措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数字制造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并不是传统工业的简单复苏和回归,实质是一场产业革命。再工业化战略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在影响中国正常贸易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中美技术差距,倒逼中国经济转型。为此,中国需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科技人才培养,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欧美的"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催生深刻变革。"中国制造"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制造业格局的重构中,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德国"工业4.0"战略给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本文对中国和德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有一定程度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以及缺乏高端适用人才等问题,并提出中国应当利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机遇,加强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合作,尤其是与重要贸易伙伴国德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技术、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是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德、法、意等欧洲主要国家在其去工业化过程中,转移低端制造业而保持高端制造业,但不乏“空心化”等负面影响。为应对石油危机、提升国际竞争力,欧美发达国家在“去工业化”的同时,在个别产业领域断断续续推进了“再工业化”。1991~2013年欧洲主要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去工业化通过产业结构服务化,推动经济增长的逻辑是荒谬的,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远远大于其对再工业化的间接支持。而对去工业化作用的困惑,主要是因为一些学者从就业结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的研究范式缺乏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发达国家重新思考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美国出台“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本应撬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金融体系内部却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面临的金融困境的基础上,总结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和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平稳迈向中高端水平,应对“再工业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国际挑战。  相似文献   

17.
吴佳 《商周刊》2011,(23):51-51
真有意思,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全世界讨论的主流话题,不同的是,美国现在提出再工业化,欲求实现制造业的重振复兴;而在中国,处处都体现着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渴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采用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对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制造2025的异同性进行了研究。金融危机后,美国和中国先后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以应对国内外挑战。研究表明:根据这两大战略的内容和逻辑,它们之间具有显著的异同性,在共性方面,都遵循大国逻辑,具有相同的动力模式,都强调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推进,均体现了绿色工业化理念;在差异性方面,在战略思维、战略基础、战略创新、战略任务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经济全球化下,这种异同性对中美之间的竞合关系具有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为竞争强化效应、合作拓展效应。为此,我国需要采取有效策略来应对这二大效应。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导刊》2014,(1):48-49
正发达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5年之后逐步走出衰退泥潭,不断加快复苏步伐,"再工业化"战略功不可没。对此,市场关注焦点往往集中于"制造业回归",事实上这并非"再工业化"战略的核心部分。"再工业化"也不是传统制造业的简单回流,而是发达经济体深刻反思过度去工业化的"陷阱"后,推出的应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脱节的纠正机制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探索。通过与"第三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福建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市场扩容、贸易环境改善、产品价值链优化等发展契机.如何利用这些契机,推动福建自贸试验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福建自贸试验区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2007年至2015年的统计数据,福建的国际竞争力现状以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是推动福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是福建与“一带一路”国家产能合作的切入点.福建虽然贸易规模有所扩大、企业数量增加、合作领域拓宽,但仍存在区内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内地产业基础薄弱、对外贸易方式有待转变、区域管理机制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福建自贸试验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加强对产业经济、交通物流、人员往来、区域管理、政策便利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