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农村工作通讯》2009,(19):10-1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植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先后登上了3000亿斤、4000亿斤、5000亿斤、6000亿斤、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8个台阶。2004—2008年粮食连续5年增产。2008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4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比1949年增加195公斤,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植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先后登上了3000亿斤、4000亿斤、5000  相似文献   

3.
《农村工作通讯》2011,(2):13-13
1.我国粮食生产创造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七连增"奇迹。 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0928亿斤,增产312亿斤,比上年增产2.9%,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七连增”。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1424亿斤,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首次连续5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首次迈上1.1万亿斤的新台阶,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首次超过了1万亿斤,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0斤的新水平。8年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8年单产提高  相似文献   

5.
数说     
粮食生产"九连增"累计增产3177亿斤1月25日,在中国粮食"九连增"等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介绍,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战胜多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实现"九连增",9年累计增产3177亿斤。这9年,是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6.
数据     
我国粮食产量站上11000亿斤新台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表示,如果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夏粮将继续增产,并且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增产""超越"已成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关键词。十年间,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首次站上了11000亿斤的新台阶。从2004年粮食恢复增产,到2007年提前达到"十一五"制定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的目标;从粮食产  相似文献   

7.
粮食发展与购销体制改革浅议张根生一、对我国粮食发展估计和发展战略从我国情况来看,应该对粮食生产保持积极发展和有充分信心的态度。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6095亿斤增加到1995年9331亿斤,上了三个台阶。12亿人民的吃饭问...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安全展望游宏炳一、基本形势“民以食为天”,粮食的生产和供应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先后登上7000亿斤和8000亿斤两个台阶,1990年以来每年都稳定在8700亿斤以上,基本可以满...  相似文献   

9.
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两地区,是我国农业高产地区,在目前国民经济调整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引起干部群众思想混乱,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不利,值得引起注意。近3年农村形势很好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1979年,苏州地区粮食总产82亿斤,3年平均增长3.7%,亩产达到1,450斤;嘉兴地区总产70亿斤,3年平均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而且更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粮食产量连续上了几个台阶,到199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02万亿斤.比七十年代初翻了一翻,城乡粮食消费需求也增加到9400亿斤,然而却首次出现了粮食供大于求的可喜变化,使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粮食问题,开始了新的转机.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烟台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地区之一。全区共有耕地1,252万亩,总人口8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7万人。过去,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在多数年份是稳步发展的;1976~1980年期间,每年净调出粮食7~10亿斤,成为山东省最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总的来说,三中全会以来烟台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还是比较快的。1981年同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5.6%,年平均增长7.9%;但是,粮食总产量和征购数量却是连年下降的。1979年,粮食总产量为84.5亿斤,1981年下降到64.6亿斤,比1980年的81.2亿斤减少了16.6亿斤;1982年初步预计只有48亿斤,又比1981年减少16.6亿斤。粮食总产量的下降,带来了粮食征购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生产可能出现新的增长高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能否实现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目标 到本世纪末增产1000亿斤粮食,按常规推算是难以达到的。近五年来,我国粮食总产几乎没有增长,一直在9000亿斤上下徘徊。今后五年一下子要增产1000亿斤,似乎不太现实。如考虑到五年之间还有歉年与平年,增产将更显艰巨。但如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不一样了。事物发展总是波浪式的,粮食生产也不例外,在发展过程中既有低速徘徊,又有高速增长,呈现周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过三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改革开放初,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我国农业生产问题、潜力与对策》一文将我国1949年至1993年粮食生产划为四个发展阶段:1949年至1958年为第一台阶,粮食总产由2264亿斤增加到4000亿斤,年均增长193亿斤,单产由137.26斤增至218.96斤,增长59.5%;1958年至1978年为第二个台阶,总产由4000亿斤增加到6095亿斤,年均增长105亿斤,单产由218.96斤增至336.96斤,增长54.1%;1978年至1984年为第三个台阶,总产由6095亿斤增至8146亿斤,年均增长342亿斤,单产由336.96斤增加至481.08斤,增长42.8%;1984年至1993年,总产由8164亿斤增至9129亿斤,年均增长10…  相似文献   

14.
资讯     
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确保10500亿斤以上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种植业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是确保总产10500亿斤以上,力争稳定在11000亿斤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农业形势与战略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形势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业连续六年的高速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1985年以来,在农村经济继续增长的同时,种植业、尤其是粮棉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明显下降,继而畜牧业的发展速度也开始减缓,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停滞、徘徊,形势严峻。 首先是粮食生产,1985年减产564亿斤,1986年回升了248亿斤,1987年可再回升200亿斤左右,但是连续三年没有完成国家计划,粮食总产和人均占有水平均未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数据     
<正>我国夏粮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增产94.9亿斤创新高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731.9亿斤,比2013年增产94.9亿斤,增长3.6%;其中谷物总产量2516.2亿斤,比2013年增产87.8亿斤,增长3.6%;谷物中的冬小麦产量2397.9亿斤,比2013年增产80.8亿斤,增长3.5%。全国夏粮生产连续11年实现丰收,再创新高!☆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全球第二财政部近日发布数据,2013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26.88亿元,带动全国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17.
《农民科技培训》2011,(2):22-22
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0928亿斤,比上年增加312亿斤,增长2.9%,再创历史新高。由此,我国粮食总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七连增",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专著指出,我国土地最高承载量是15~16亿人,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临界状态。 2000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2.6亿人,需要的粮食约为10,000亿斤。而根据单产的现状及其历史增长趋势外推,我国粮食生产水平按常规的增长速度可能在9,200亿斤上下,将可能出现800亿斤的供需缺口,即粮食约缺8~9%。到2025年时,我国的人口将接近15亿人,按人均800斤计算(只能高于800斤——编者),需要的粮食约为12,000亿斤,而那时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将达到11,850亿斤,供需可能达到基本平衡,但可能缺口100~200亿斤。关键在于控制人口的增长。根据现状,近期、中期人口与当地资源和粮食生产能力,将全国划分为3类地区: 1.富余地区:资源承载力高于人口需求,包括鄂、湘、鲁、赣、皖、浙、苏、黑、  相似文献   

19.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业生产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农村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持续增产,速度加快。全省粮食总产量,1979年首次突破500亿斤,1983年突破600亿斤,提前两年实现了“六五”计划规定的指标。回顾粮食生产发展的历史,过300亿斤花了  相似文献   

20.
从1977年以来,四川省农业生产连续8年增产增收,广大农村生机勃勃,欣欣向荣。198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15亿多斤,人均超过800斤,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农业总产值281亿元,比1983年增长11.1%。在发展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