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邓老太何许人也?一位无意中牵连出王宝森、陈希同的退休老太太是也。从1991年8月到1993年8月,这位名叫邓斌的老太太以60%的年息吸纳了高达3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形成了一股以无锡市为中心的集资狂潮。在那两年时间里,邓老太成了无锡市的财神,百万富翁、千万富婆象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邓老太周围,他们或是靠介绍集资款所得的中介费、或是靠邓老太返还的高额利息而暴富。钱来得太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存贷款利率管制的利弊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但目前对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仍实施严格的管制。本文对目前存贷款利率管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存贷款利率管制创造的“租金机会”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有利于金融稳定,但也存在严重的效率损失。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存贷款利率管制也会逐步取消。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取得的成效,探析了金融抑制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并对农村小额信贷问题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取得的成效,探析了金融抑制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并对农村小额信贷问题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简评“香港告别利率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何杰 《亚太经济》1988,(6):41-45
一、利率自由化的国际背景和内部压力 利率是资金融通的价格,利率高低与升降直接影响资金的供给和需求。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大多实行管制利率制度。到了60年代末期,西方各国由于内在经济矛盾和外来的强烈压力,开始感到人为的利率管制难以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于是逐渐解除利率管制,让利率由市场力量决定,而改用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最重要的指示器。进入70代后。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计划金融与市场金融并存,由于地区间原有基础的不同和经济制度转轨步伐快慢各异,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二元金融结构:东部地区的市场金融较多,计划金融成分微弱,而西部地区则相反。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区域金融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经济,如果奉行"一个国家、一种金融政策",则这种相同的金融政策投入势必会引起不同地区间的不同产出,出现"苦乐不均"的现象,并可能扭曲地区间的经济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我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全国范围内均齐划一的宏观金融政策,表面上看来是平  相似文献   

9.
农村非正规金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内生于农村地区,提供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也为农户生产与生活的继续提供了资金保障,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对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具有违约风险小、方便借款农户等特点。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提高正规金融资金配置的效率以及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金融创新是为了突破利率管制和分业管制。影响金融创新进一步深化的因素是:监管政策不协调、落后于创新实践、市场不成熟、金融机构基础性条件薄弱。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好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关系,监管部门要提高对创新与违规的识别能力,尽快建立猫鼠对话机制,完善金融创新的审查制度,以渐变性创新方式逐步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市场微观主体在创新中应充分重视效益与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率市场化改革呼唤利率风险防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伊始,中央银行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可上浮100%。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后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纵深发展,利率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利率风险变得日益突出,并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2.
杨傲然 《特区经济》2014,(10):112-113
东道国的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因素之一,本文针对金融因素对FDI流入的影响机制做出特定的分析,发现两者的关系并非是单调的,当金融发展水平很低且东道国存在金融扭曲时,金融体系的缺陷会导致东道国对FDI的需求,使FDI成为国内低效率金融体系的代替。当金融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金融发展水平与FDI呈正相关的关系,即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越会吸引FDI流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遵循渐进、有序的方式进行的,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正在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妙语高论     
《宁波经济》2014,(8):I0008-I0009
“该管的货币没有管,不该管的金融管死了” 前不久,在广州举办的2014“新经济新金融”高峰论坛上,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提出了对中国金融圈两个最基本的判断:该管的货币没有管,不该管的金融管死了。他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当今的金融已经不可持续,如果没有利率管制,实际利率上升1%,居民财富每年可以增加4000亿元。  相似文献   

15.
说到利率改革,首先要回答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为什么要搞利率市场化呢?利率管制有什么不好?  相似文献   

16.
2000年9月21日外币利率的正式放开,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随着外资银行的陆续进入,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已是迫在眉睫。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国有银行应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合理确定利率水平,积极防范利率风险,同时,大力发展非资本业务,实行多元化经营。自从1994年国家确定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方向以后,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经营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基本形成了竞争观念、风险观念和效益观念,初步建立起一整套与市场经营相对应的严格的内控机制和贷款风险防范机制,但利率改革的进程还十分缓慢,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当其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经济体系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部门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展开,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迫切性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96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行利率体系有了一定的市场化成分.文章在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说,一国利率市场化的决策服从利润最大化原则。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收益体现为社会总福利,净收益为利率市场化造成社会福利的变动值。如果利率市场化后的社会总福利大于利率市场化前的总福利,则净收益为正,利率市场化是有利可图的;反之,净收益为负,就不应该放开利率管制。  相似文献   

20.
20年来,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程。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到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分设;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到证券市场的运营;从拆借市场的兴起,到期货市场的发育;从贷款规模的取消,到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等,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利率市场化和民间金融的发展,也许是最重要、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随供求变动,并通过后者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不仅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一种最一般、最基础、最有效的安排。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也不能例外。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产品价格基本上市场化了,要素价格有的也已放开,如劳动工资也主要由供求双方议定,但是,作为资金价格的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