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股权激励制度可以有效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但现实中激励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国内外文献的综述,研究了股权激励的效果,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优化及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出台以来,截至2009年5月22日,我国共有136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由于我国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板推出股权激励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对经理层实行股权激励的类型、动因、模式及其在我国的特点,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管理层购买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股权激励是对管理层激励的一种方式,在公司激励机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主要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为切入点,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瑞 《财会学习》2016,(22):219-220
近年来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迅速推广,但安然事件等一系列公司丑闻逐渐暴露出该制度的弊端.股权激励在当代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施过程中也涌现出来大量的问题,部分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已被公司管理层看作是牟取利益的工具.本文从股权激励模式及相关理论出发,进一步论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以及围绕股权激励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作为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种,股权激励通过授予经营者一定数量的股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公司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本文以此为背景,阐述股权激励的理论内涵并探讨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来,已有近三百家A股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是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加强治理的一大举措。但是,A股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实施中仍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郝项超  梁琪 《金融研究》2022,501(3):171-188
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允许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对部分非高管员工进行股权激励,但设定激励对象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关注。本文从公平理论视角分析我国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并依据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与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有效性假说与不公平假说。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非激励员工因薪酬不公平而产生的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具体而言,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及激励与非激励员工收入差距小的上市公司中,非高管股权激励弱化企业创新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公司;而在非高管员工覆盖比例较高的公司中,非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弱化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存在。因此适当提高员工股权激励覆盖的范围可以减少激励员工与非激励员工之间因激励错配导致的薪酬不公平问题,有助于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创新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投资决策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投资决策之间交互作用及内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实行股票增值权公司的投资量较其他激励模式公司的投资量更大;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对投资有显著的正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对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有显著的正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投资满足内生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6,(11)
合理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能对约束经理层的自利和短视行为起到积极作用,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资本成本、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实施高管股权激励后,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并未显著降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层权力,增加了代理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抑制股权激励带来的负面效应,通过股权激励机制从激励和监督两方面完整实现委托代理机制带来的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的原因。本文发现,中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案有其特有的制度背景和公司动机。这些动机之间彼此具有相互作用,且公司治理的影响更为重要。与国外相类似,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是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不完善的治理结构、严重的代理问题也会使公司有动机选择股权激励,但是,部分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是出于福利的目的,股权激励没有作为代理成本的替代却成为代理成本的结果。同时,处于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公司越有动机选择股权激励。本文的贡献在于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对公司为什么选择股权激励进行研究,并发现了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是近几年资本市场投资人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呈负相关关系,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股权激励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环境条件,分析了股权激励对管理层、股东影响的内在机制,分析了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的影响。对股权激励类上市公司上涨因素的定量化分析显示,其上涨与公司现有的各项财务指标没有必然联系,而与公司的市场地位、行业发展趋势和关联交易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已基本具备实施股权激励的环境条件,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解决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一致性问题,通过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持续、有效地促进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的提高,从而有效推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升,给投资者以强有力的信心和巨大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5.
股票期权是一种国际规范化的股权激励模式,在改善公司治理、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我国推行股权激励制度时面临的一些“瓶颈”式问题,最后借鉴美国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的企业运用激励机制解决了委托代理问题的成功经验使得中国政府及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公司激励机制的建设。迄今为止,股权激励机制已在我国实行达8年之久,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使用股权激励作为提升公司业绩的手段。本文通过分析股权激励在我国实行的背景、原因及效果进行分析,为我国长期股权激励的实施和改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股票期权计划是国际上经典的、使用最为广泛的股权激励模式,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正在运用这一模式激励公司的管理者。但是,股票期权要求公司的业绩与公司股票价格正相关,而我国股票市场是新兴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并非高度相关。这导致了上市公司不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出现了市场价格低于行权价格而不能行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较为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适合新兴证券市场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这对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入股权激励制度,自2005年股改实施以来,我国股权激励制度逐步完善,许多上市公司纷纷采用股权激励制度对本公司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激励。随着股权激励制度的广泛运用,对股权激励对象的个人所得税征收问题也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与国外相关政策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我国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现行政策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宫天秀 《河北金融》2011,(9):5-7,29
委托-代理一直是公司治理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股权激励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2005年中国股权费制改革全面推行后,越来越多的公司提交了股权激励方案.到底股权激励能在多大程度上给上市公司的股票带来收益,由此而产生的利好消息会产生多大的市场反应,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曦腾 《上海会计》2011,(10):16-19
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股权激励建设的进程,选取2006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证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有正面作用,但并不明显;股权激励的效果存在行业差距;我国上市公司多数采用股票期权股权激励模式,但就效果来说,虚拟股票和复合模式的股权激励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