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段嘉玉 《中国市场》2007,(16):38-39
记者: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被首次完整提出。我们知道,孔子有“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理想。作为孔子故乡曲阜市的市长,您对于这两个时代的两个概念,做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2.
"道"在孔子学说里是一个重要概念。他讲过"道不远人""吾道不孤",讲过"吾道一以贯之",还讲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可见他把道看得如何重要。本期刊登钟国兴教授相关书法作品,以及他所撰写的对联"仁爱千秋大道,诗书万古明灯"。"道"在孔子学说里是一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业务中,人们很容易把"物流管理"和"物料管理"两个极相似的概念混淆,本文就从两者的概念层面出发,进行辩证分析,通过对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剖析,阐述两个概念的具体区别,以便更好的引导现实业务,加深对两者概念的理解,促使其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4.
于亚东 《商场现代化》2012,(23):159-160
进化主义能够解释人的利己行为,而人的道德表现还有或者说主要体现在利他的行为,道德直觉进化主义是这样的一种特殊的道德理论。而且道德进化直觉主义里的一个概念"基础态度",和孔子的"仁"的概念有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义利观"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智慧,不能简单地把孔子的"义利观"归结为"重义轻利,义利对立"。本文从七个方面分析了孔子"义利观"中所蕴含的智慧,包括"认可私利是人之所欲"、"义以为上"、"重视民利"、"见利思义"、"义以生利"等等,这些智慧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孔子"文质彬彬"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古今中外研究文学现象所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引用孔子"文质彬彬"观点,旨在剖析孔子对此问题的看法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孔子曾经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句话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  相似文献   

8.
方英  王锦慧 《北方经贸》2009,(8):177-178
在经济学课程的相关教学中,"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这两个概念经常出现。如何区分和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专业学习至关重要。"经济泡沫"是形成"泡沫经济"的必要条件,资本市场中的非理性预期,是"泡沫经济"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自由化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采用"利率市场化"的提法有利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是较之于"利率自由化"更适合我国现实国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建筑的形与式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又是统一的思维整体.形式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形式是功能的载体,建筑的功能要通过建筑的"形式"去实现,建筑的思想、观念、意义也要透过"形式"来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中庸作为道德侧重于态度和方式,国内学者对“中庸”的基本特征作了概括,匡亚明在《孔子评传》中指出,“中庸”特征有三:一是反对过头和不及;一是提倡“和而不同”;一是主张“时中”,这个概括很中肯。孔子“中庸”思想最为本质的特征应该是第一点,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这在认识论上是有深度的。孔子提出的“过犹不及”,“过”与“不及”两个概念,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两者是对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5,(5)
本文运用认知语法与概念隐喻理论的相关论述来辨认、探讨汉语中的管用转喻,并提出转喻的两种基本认知模式:"概念领域"、"事件集合情景"。这两个认知模式是转喻语言与转喻思维之间的中介,也是语言知识与世界知识之间的连接。转喻关系提供了简便的认知渠道。转喻关系的对象是转喻认知模式中的两个概念,或是某概念与其所处的整个认知模式。因为转喻关联对象的不同,所以产生了"部分代表整体"、"整体代表部分"、"部分代表部分"三大类的转喻。  相似文献   

13.
有若却能将"仁"奠基于"孝悌"这个根本上,从而使"仁理"不离"人情",从亲情出发,归于天下。那个长得像孔子的学生叫有若,也是孔子晚年所招收的新生代得意门生,小孔子43岁。有若知名度不高,好像被历史有意埋没了。但在《论语》中,他的地位却很牛。《论语》中,仅有两位弟子称"子",一位是曾参,一位就是有若。《论语》中记录有若的话只有四章,其中三章都在"学而"篇中了,另一章见诸"颜渊篇"。有若的话虽少,读之却都是具有纲领性的东西,可以说都是对孔子思想的重要发挥,也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重要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4.
由于物业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使现今许多物业管理企业处于"管理"与"服务"两个概念的矛盾之中.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管理服务创新突破局限,持续提升管理服务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的两个30年,题目里面有两个,所以在我接下来两个30年里面也把"两"作为串场的主流概念。第一个30年,从1978年、1979年开始到2007年、2008年过去的30年;未来的30年从今年开始到2037年,也是一个比较中长期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核心思想金景芳我过去说过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那是认为孔子在哲学思想有一个核心,在社会科学思想也有一个核心、今天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当然,只能说孔子思想有一个核心。又,我过去说过孔子在社会科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义,今天看来,说是仁,更根本些,更符合...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中一直存在着"异化"与"归化"之争,根据异化和归化策略在翻译中应用的历史和趋势,在比较直译与意译和异化与归化两对概念区别的基础上,可以说明,在文学翻译中选择异化还是归化策略,应当从文化和语言两个层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之所以将"公共财政"作为标识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旗帜,是旨在突出和彰显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的"公共性",所以,正确理解和解释"公共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别梳理了中国财政学和西方财政学中对于"公共性"的不同定义,反思分歧的由来、问题的焦点及折中的可能,然后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架构,从而拓展我们既有的认识.简而言之,财政的"公共性"的概念可归结为三个层次:一个中心、两大原则和三项职能.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发生在洋超市"家乐福"三名女大学生两起涉及侵权的案例,由于商家对"偷一罚十"概念的引用而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回避"偷一罚十"商家正当履行职责没侵权而胜诉;二是执行"偷一罚十"商家防卫不当因侵权而败诉.这一胜一负的两个案例诠释着"偷一罚十"的真谛.笔者相信,读者会透过案例表象看到"偷一罚十"的实质,对超市商品防损的工作将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在跨文化翻译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词汇空缺"、"不可译"等概念.镇补词汇空缺是一件艰难的工作,它是一种多层面的跨文化活动,不仅涉及到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还涉及到跨文化交流和翻译等众多领域.文本将对"词汇空缺"的概念、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词汇空缺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