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余丰慧 《中国经贸》2011,(15):64-65
近期,外资投行和国际评级机构频频唱空中国。 先是瑞士信贷6月20日在香港发布研究报告,调低对2012年中国GDP增长预测至8.5%,较原先的预测降低了0.4%。同时下调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为8.8%。此前,标普将中国房地产业展望由之前的“稳定”调整为“负面”。  相似文献   

2.
《北方经济》2012,(1):58-58
在近日举行的“2012中国智库论坛”上,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樊纲表示,今年是我国经济“软着陆”基本完成的过程,初步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达到8.5%左右。“通过对过去20年中国经济数据统计分析,我国经济增速超过9%,国内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而低于7%,国内将出现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不会“二次衰退” 今年中国经济不会“二次衰退”,更不会“崩溃”。首先,从供给方面测算,今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达到10%或更高。工业生产方面,工业增加值增速去年1—2月3.8%触底后持续上行,今年1~2月达到20.7%。“铁公基”项目延续、家电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等都会继续推动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数据     
《浙江经济》2014,(23):64-64
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走势,多家机构认为经济增速会继续放缓,但是经济前景有可能改善。总体来看,国外机构对2015与经济增速的预计普遍高于7%,国内机构主要定位在7%左右,相对而言,券商机构的预测更加开放,预测值在6.8%-7.5%之间。  相似文献   

5.
【美国《全球观察》7月16日】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之高甚至让一些乐观派人士大跌眼镜。官方今日公布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7.9%,远高于一季度6.1%的同比增速。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达到了7.1%。  相似文献   

6.
数字     
《中国西部》2013,(4):14-15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是进入1999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的“中速增长区间”。“十二五”期间中国不再“保8”,设定了年均GDP增长7%的新目标,就是出于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考量和开启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求。  相似文献   

7.
近期,外资投行和国际评级机构频频唱空中国。先是瑞士信贷6月20日在香港发布研究报告,调低对2012年中国GDP增长预测至8.5%,较原先的预测降低了0.4%。同时下调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为8.8%。此前,标普将中国房地产业展望由之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14,(14):18-18
近年来每次中国面临经济增速下行风险之时,关于中国经济到底该实现多少增长的问题就会开始浮现。就此话题,现将本人的相关观点总结梳理如下。中国处于经济增速换轨的过程之中,目前依然处于换轨期,下轨尚不明确。几年前人们讨论中国经济“闻八色变”,更不用说7%的增速了,较低的增速似乎是难以接受的,但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只有7.4%。  相似文献   

9.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9月我国新增就业稳步增长,经济下行压力得到减缓,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日前在“2012清华全球管理论坛”上表示,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前行步伐加速。我国经济增速从前年10%以上,到去年降至9.2%,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李稻葵表示,表面看,经济增速下降非常厉害,但这一轮减速,并没有带来大规模失业,今年1到9月份,新增就业1100万人。相比西方没有就业的恢复,中国是没有失业的减速。  相似文献   

10.
贺军 《上海国资》2011,(2):18-18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约40000亿元,到2010ff全国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元,达到83080亿元,与2006年相比的增幅高达107.7%,年均增长21.3%。与之相比,2006—2010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速11.2%。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的增幅大约2倍于经济增速。由此可得出一个简单结论,政府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1.
赖智慧 《新财经》2014,(1):40-44
GDP增速企稳或为7.5% 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8”时代。前不久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明确提出2014年GDP的增速目标,中央有意淡化“增长”概念,转而要求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 这表明,2014年中央政府或将容忍经济增长放慢,以此为改革提供空间,不会为了短期增速而出手刺激。也有专家表示,经济增长不允许越过的底线是7%,因为只有维持了7%,才能保证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国家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发布,在4月25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行的第17次“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传来最新的声音。密切关注中国宏观经济的专家对中国经济一致做出看多预期。对20家预测机构的预测结果加权汇总后做出的“朗润预测”显示:二季度中国GDP增速或为7%,高于~季度GDP增速6.1%。一系列先行指标的回暖,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谷,走向复苏。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近日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速的‘换挡’阶段,增速适度放缓是潜在增长水平下降的客观反映。”“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高速增长后,都会有一个经济减速过程。虽然二季度GDP增速较一季度略有放缓,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长7.6%,增速仍处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动力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4.
近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撰文,认为中国有较大可能在2020年前保持8%的年均增速。主要受海外需求疲软及国内房地产市场降温影响,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很可能低于8%。许多关注中国经济的观察家认为,中国已逼近自身增长路径的转折点:高速增长阶段告一段落,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率或在6—7%的区间内徘徊。  相似文献   

15.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3,(5):50-52
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今年中国经济将经济稳中求进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M2增长目标13%左右。与2012年相比,经济增长目标保持一致,但是CPl目标下调0.5个百分点,M2增长目标则下调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放缓是影响经济增速下滑的主因,目前个别地区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国家实施房地产调控的相关细则将陆续出台。今年国内经济将稳中求进,整体增速将高于去年。——4月5日接受腾讯财经采访  相似文献   

16.
2000-2007年间,越南经济年平均增速达到了7.5%,成为世界投资机构的关注焦点,大量看好越南经济的热钱涌入,吸引外来直接投资达203亿美元,越南一度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范。然而,进入2008年,越南多项经济指标亮起红灯,标准普尔等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对越南经济前景的预测,并警告越南正面临一场“货币危机”。本文着重分析了越南金融危机的内因,并考虑到越南经济与中国经济的相似性,提出了此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财经要闻     
《宁波经济》2014,(11):10-10
社科院下调今年经济预计增速至7.3%明年放缓至7% 中国社科院近日在北京发布最新报告称,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7.3%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8.
《西部论丛》2007,(5):28-30
2006年的经济高增长出人意料 2006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年,增速之高出乎绝大多数分析师的意料。根据国家统计局在今年1月25日公布的数据初步核算,2006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09407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10.7%,增幅加快了0.3个百分点。尽管国家统计局在2006年两次调高了2005年GDP的基数,起到了降低2006年GDP增速的作用,但去年10.7%的增速仍然达到了11年来的最高速度。  相似文献   

19.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5,(9):33-35
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较大概率达到7%左右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8月15日表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近发布关于中国经济的“第四条款磋商”年度报告,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为6.8%,这个预测和观点偏谨慎了些。最近的情况表明,中国经济已开始企稳回升,今年下半年GDP环比增速有望超过上半年,全年有较大概率达到7%左右,明年GDP增速也可能继续受益于这个回升的势头。有三个具体因素:第一,稳增长政策在下半年将体现出积极效果。第二,商品房价格和销售从今年四五月份开始企稳回升。第三,地方债置换和发行基本解决了地方在建基础设施项目的再融资问题,在铁路、保障房、水利、环保等领域开工的一系列新项目也有望加速下半年和明年的基建投资。  相似文献   

20.
受外需萎缩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双重压制,中国经济减速下行风险逐渐显现。总的来看,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呈逐季向下态势。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9.6%,三季度9.4%,预计4季度同比增速将下探至8.7%,全年增速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