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女权运动起源于法国资产阶段革命以后,发祥于因国伦敦,中国女权运动则于维新运动拉开了序幕。分析中西方女权运动启蒙阶段,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随着西方文明的推介和渗透,西方女权运动才开始影响中国女权运动。相较来说,西方女权运动比中国历时更长,本文比较分析了中西方女权运动的萌芽和发展,对于理清中国女权运动的脉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赛珍珠,本着向西方世界阐释中国的目的,创作了小说《大地》,向西方读者展示了旧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个性鲜活、有血有肉的中国人群像,为改变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人心目中扭曲的中国人形象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家长不同的亲子信念,中国家长认为子女是自己的一部分,而西方家长则认为子女是独立自主的个体。这两种不同的亲子信念促使家长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中国家长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西方家长则采取权威型的教养方式。随着中国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中国家长应该在保留自己特点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教养方式,从而提高中国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对制度一词进行重新定义,并用博弈论观点阐述了中国企业管理制度在西方管理思想影响下的演进过程。通过建立中西方管理者思想融合的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中西方管理理念在阶段性发展中相互融合的过程,阐明了西方管理思想对中国企业管理者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式微折射了后西方时代的来临,也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问题推上了历史的前台。然而,直至今日尚不存在系统、完善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这一问题本质上涉及中国的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大背景,因此不仅要从学科建设等硬环境中探寻对策,更要从中式文化传统中追溯求解。一方面,中华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学习型文化、多样性文化,加之中国现代化的路径依赖特征,阻碍了中国产生西式的国际关系理论;另一方面,中华文化的天下主义、道德理想主义以及和谐理念等均超越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内核。随着中国崛起从器物、制度层面向精神层面推进,中国有望通过塑造"全球中国"身份,以中国梦实现世界梦,构建起超越西方自身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世界危机重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面临深刻自我反思的今日,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梦正在开启。其内涵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其路径是复兴中华原生文明,包容西方文明,引领人类文明创新。  相似文献   

6.
过去十年,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突出表现在对西方理论的引进和评介出现了一个高潮。中国学界对西方理论日益熟悉,自身的理论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是,西方理论的大规模导入并没有相应刺激中国学者产生丰硕的理论成果,自身理论的贫乏在中国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究其原因,中国学者热衷对西方理论进行琐碎考据,进而产生了对西方理论的严重依赖性,缺乏对具体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学术氛围。作者结合《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一书所反映出来的过去十年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分析上述现象,并尝试提出改进之路。  相似文献   

7.
摩罗 《环球财经》2011,(8):116-117
近代中国积累下两个重大命题。第一,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持续掠夺,严重破坏着中国的国家主权。第二,西方殖民者严重破坏着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使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阶级分化和阶级压迫,依附于西方掠夺者的买办阶级日渐壮大,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中国劳动者的代理人,广大底层民众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圆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国是否会咄咄逼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不可能按照西方的意志去发展,在奥运之后也不会成为另一个西方国家,西方对中国的挑剔与责难不可能消失。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必然继续充满撞击与冲突,相互的理解和认同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奥运会之后的中国还是要在与世界的融合与互动中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倩 《魅力中国》2009,(15):101-102
本文从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理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谭盾《地图》这一作品对西方现代音乐的体现,并从音乐创新形式下所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角度,揭示了西方现代音乐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环球财经》2014,(1):168-169
中国的经济建设业已取得辉煌成就,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应该迎来一个正本清源、融会贯通的新局面。众所周知,在应对西方殖民侵略、追赶西方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历史实践中,中国人以壮士断腕之勇,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转而以西方文化作为立国之本。这种选择一度有利于中国在西方控制的国际社会谋求生存空间,有利于中国在西方主导的发展模式中谋求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社会在保持政治体系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方面各有优劣势.西方社会的差异性无疑大大提高了西方社会率先进入现代社会的概率,而中国传统社会的统一性却对古代中国进入现代社会构成了制约.本文认为,发展当前中国社会多元因素对增进社会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爱伦·坡模式"侦探小说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内涵,分析了侦探小说出现的西方文化土壤、社会背景,解释了它在世界广受欢迎的原因。西方侦探小说的翻译为中国了解世界打开了窗户,不但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知识,还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与此同时,还加速了中国的公案小说向侦探小说的蜕变,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分析的李白《静夜思》和艾兴多夫《月夜》,比较中国诗歌的整体美与西方诗歌的个体美;中国诗歌的宁静美与西方诗歌的动态美;中国诗歌的自然美与西方诗歌的人为美;中国诗歌的意境美与西方诗歌的逻辑美。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具有美学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五十年代,墨菲写成了《上海——近代中国的锁钥》一书,提出了通商口岸是打开中国大门的锁钥,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施加重大影响的门径的观点。在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后,墨菲于1975年写成《局外人:西方在印度和中国的经验》(The Outsiders:The Western Experience in India andChina,密执安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一书,修正了他在五十年代提出的观点,认为,在受到西方列强入侵的亚洲各国中,中国对西方文化和西方经验的抵制最为强烈。该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对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的论述,其中第十章"中国商人对抗外国人"较集中地阐述了上述观点。现摘译如下,以供参考。篇名为译者另加。  相似文献   

15.
西方玻璃中的世界是一个注重视觉影像、眼睛观看的外向的、透明的信息文化世界,借着玻璃的敞亮西方人实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革命。不透明的中国陶瓷及其相生的信息、文化传统使中国人困顿于“神秘”思维,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化的要求恰恰相反。一定意义上,西方玻璃与中国陶瓷的生产、使用体现了西方与中国的两类不同的信息和文化传统;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度的进化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近现代城市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虽然从街道房屋的建设到法律制度的制定都表现出了与西方国家相近的形态,但是从根本上说中国内在的文化并没有因此而西方化,西方文化也并没有被中国文化同化吸收,在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中两者不断地摩擦导致中国城市化阻力增强矛盾增多。因此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建立"中国模式"下的城市化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摇滚乐的起源,分析了中国摇滚乐与西方摇滚乐的差异。指出在产生背景上,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音乐流派上,西方摇滚乐相比中国摇滚乐呈现出更为千姿百态的局面;在音乐内容上,中西方摇滚乐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实际上摇滚乐在中国处于一种非常特殊的地位,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不可或缺且独具特色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管理思想就开始不断地影响着中国.但西方管理思想却出现"水土不服",面对全球一体化趋势和的管理本土化应用需要,中国人开始把眼光投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上,并试图找出适合本国的中国式管理,从而引起了中国式管理与西方管理的选择应用上争论问题.管理国际化的方向选择在哪?文章寻找中西方管理差异的根本原因,指出对应的管理思想差异的表现形式,并尝试提出中国式管理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短短20年间,中国现当代艺术走完了西方现代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从模仿西方艺术中清醒过来的中国艺术家们,渴望与西方艺术的平等对话.在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标示民族身份的符号运用中,中国现当代艺术在扬弃传统和肯定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与现代艺术同行.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9月13日文章,原题:中国"崩溃"理论再次被埋葬,西方国家时不时地提出中国将很快陷入"虚脱"状态的理论。俄罗斯《真理报》则这样写道,西方三次预言都打了水漂。《真理报》文章称,1989年,西方世界的专家们曾预言,中国的政治体制行将崩溃。但已经过了20年时光,中国却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1978年到2013年期间,中国的GDP增加了15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