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熊玥 《企业导报》2010,(10):22-23
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走过了"建立、中断、恢复与发展"的历程,随着该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也结合本国实际与当今发展形势,建立起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律制度建设,体现了科学与合理、公平和正义、充分保护职工权益的精神。但是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弊端,将一一论述,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我国调整劳资关系的机制不完善,劳资矛盾已经在广泛的社会层面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2003年8月的一份资料中说,目前我国劳动关系出现许多问题。劳动争议案件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现在劳动争议案件增长速度比较快,同时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3.
4.
5.
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工作带来深刻影响,劳动人事争议(以下简称争议)案件呈现出总量居高不下与处理难度不断加大并存的态势。而随着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多,通过案外调节、协商解决劳动人事争议的数量却没有显著变化。这说明,当下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还是以案内的诉讼和仲裁为主,案外调节、民主协商的处理方式尚未成为主流,我国当下对劳动争议的处理还处于法院和仲裁委员会扮演主要角色的制度安排之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无论从参与主体还是处理手段方面均不够理想。由此,本文选取最可能案例,通过分析A区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创新,讨论“何以多元”的机制问题。现实层面,这种探索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均衡地体现争议各方的利益。理论层面,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多元”主体发挥作用的分析对于补充了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治理理论的空白。本文提出以参与式治理理论作为解释性假说,试图以参与视角来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的理论架构,证明劳动争议主体的多元参与对于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今年是《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施行之年。可以预见,随着三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劳动争议将大幅度增加,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继续加强劳动争议仲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劳动仲裁工作新机制,不断提高劳动争议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后,我国的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由于案件数量大增,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面临很大压力,案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与我国目前的情况很相似。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对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提出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我国的集体劳动争议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地区分布上都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本文认为,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立法,无论国家层面的法律还是地方层面的法规和规章都对集体劳动争议的界定和处理程序没有太多的突破。这导致我国劳动法律存在对不同类型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路径模糊,以及在处理过程中忽视劳资自治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在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立法方面对这两个弊端进行必要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1.截止2005年10月底,大渡口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纠纷135件(不含案外处理),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1%,涉及职工135人;经济标的高达271万元,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1.3%。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是1987年伴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而恢复的,1987年国务院《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劳动争议处理的体制为"一调一裁两审"制。这一体制可以概括为自愿选择企业调解,必经地方劳动仲裁,最终地方司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案件在我国现阶段有日益增加之趋势,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劳动争议仲裁机制解决劳动争议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程序保障理念的指导下,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举证责任制度、仲裁时效、仲裁监督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机制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是一调一裁两审制度,该制度在实践中仍有许多不足,难以有效化解劳资纠纷。本文在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劳动仲裁委员会机构的重置、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和协商机制等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劳动争议诉讼机制的改革问题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在研究劳动争议诉讼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劳动争议诉讼机制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了审判机构改革方式的应然选择———以建立劳动法庭为最终目标,以及改革我国劳动争议诉讼机制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不协调的表现,是现代社会和谐与否的标志。随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我国劳动争议协调机制的制度规定有了一定改善。坚持公正合理地解决劳动争议,以多元化调解模式替代调解组织的单一性;实行“一裁终局”;强化工会组织的调解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刘行星 《经济界》2014,(6):40-42
劳动争议纠纷事关劳动者生存权,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天津市每年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数量保持在10万件左右。面对大量的劳动争议纠纷,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防控机制,深入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使和谐的劳动关系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集体劳动争议进入多发期,处理不当很容易演化成群体性事件。集性劳动争议的发生一般都会经历冲突的酝酿、萌芽、发展、激化的过程。在分析现有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低效与困境的基础上指出"另起炉灶"重新设计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社会条件还不成熟,在充分发挥现有政策资源基础上及早预防和化解集体劳动争议,才能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及时回应不断变化了的劳资矛盾,预防胜于救火。  相似文献   

19.
20.
<正>劳动争议的结构性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主要是工会和企业在集体谈判过程中产生的集体劳动争议,解决集体劳动争议的制度比较完善,而处理劳动者个人与企业或管理者之间的个别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则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