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模式是个具有争议的论题!有人认为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也有人却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国模式,更多的人是将中国模式放在宏观层面,从体制角度进行解读。我们无意如此宏观的解读,因为我们更关注促成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巨变的基本力量——那些曾“不入流”的民营企业,特别是那些成为中国经济躯体中数量最庞大的群体——成长型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2.
侯亮 《企业导报》2010,(4):275-275
<正>一、中国模式的定义中国模式,特指中国经济模式。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影响深远。近几年关于"中国模式"的议论频频见诸报端。所谓"中国模式"只是国外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解读。由于立场和角度不同,这种解读是形形色色,大体而论,  相似文献   

3.
人物     
《东方企业家》2005,(8):20-20
巴罗佐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访华时,向媒体表示,欧盟将以建设性对话的方式解决中欧贸易争端,“中国离‘市场经济地位’并不遥远”。巴罗佐特别强调,“暂不考虑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绝非对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否定,欧盟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一直十分认可。  相似文献   

4.
罗建波 《新远见》2012,(5):21-25
近十年来,中非关系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对中国国家形象而言,这种”国际关注”并非总是好事,因为对中非关系的解读主要来自西方国家,其中有不少批评和指责。  相似文献   

5.
<正> 问:您最近连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提出“跨世纪中国的文化问题”也就是“中国现代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您提出“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改革开放,迫切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原则为指导,重塑现代中国文化,把植根于西方文化背景的现代化模式同中国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接起来,形成健康的现代化中华文化和中国现代化模式。”最近您又提出“政治的”科学规定,您认  相似文献   

6.
人物     
《数据》2006,(12):14-14
“西方世界认为‘龙’(Dragon)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 最近有专家作出如上言论,不再以龙作中国形象标志,避免西方误解,此建议在网上遭到了网民的反对。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模式     
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似乎有了新的认知和比较确定的看法,即“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既是对中国60年经济建设成功经验的肯定和总结,也是对完善中国经济体制以及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模式本身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侯战科 《活力》2023,(5):163-165
本文从“社会转型”的发展背景、“时空压缩”的发展模式,以及“活而不乱”的稳定特征出发,对“中国社会长期稳定”这一奇迹进行了理解。同时回顾了中国封建社会、西方发达国家和新中国在实现社会稳定中所采用的不同模式,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制度建设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如何延续稳定奇迹。  相似文献   

9.
李聪 《中国企业家》2010,(22):21-21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之惑,不单单是市场规模、成本优势、模式灵活可以解决的,还关系到文化寻根、对接西方思维和发挥品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模式是个具有争议的论题!有人认为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也有人却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国模式,更多的人是将中国模式放在宏观层面,从体制角度进行解读。我们无意如此宏观的解读,因为我们更关注促成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巨变的基本力量——那些曾不入流的民营企业,特别是那些成为中国经济躯体中数量最庞大的群体——成长型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学革新基本上是循着两个方向展开的。一是通过扩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价值源泉的内涵和外延。二是抛开“劳动价值论”,要以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要素论为依据来建立中国经济学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8年近30年的时间,我国一直处于居者‘忧’其屋的状态,从1978年到1998年改革开放的前20年时间,我国主要解决的是居者‘有’其屋的问题,而到本世纪初,我国才真正开始在进一步解决居者‘有’其屋的基础上追求居者‘优’其屋。可以说,中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中国诸多改革中最成功的改革之一。”  相似文献   

13.
边看边说     
《中国新时代》2008,(11):20-20
当偶像成为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商业环境完善的过程,中国企业家的修饰辞从当年的“乡镇”或者“农民”蜕变,直至今天的家族企业、富豪阶层以及高级经理人,就像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的流行音乐、文学等艺术门类一样,中国企业在短短30年间走过了西方上百年的路,因此流派纷呈,偶像频换。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中国公司的视角出发,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索中国企业北一并购德国企业科堡的文化整合模式。文章发现:中国企业并购西方企业存在逆势文化整合情境与西方主流的“文化征服”模式不同,类似于“求偶结婚生子”模式。这种文化整合模式揭示出“以道为本”的企业文化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15.
“越南会是‘新亚洲金融危机’中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吗?” 去年6月,众多国内外财经媒体曾一致惊呼。 半年以后,越南没有倒下,整个西方世界却几乎倒下了。 如今,我们再次来到越南,惊喜地发现:这个“第二中国”仍然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6.
严广 《房地产导刊》2005,(20):i0016-i0017
为全力推进中国房地产与国际地产资本的无缝对接。为国际知名地产投资集团、基金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有效路径。由中国房地产协会、中国市长协会、珠海市人民政府并会同北京青年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房地产导刊社等全国主流地产媒体联合主办“2005’首届中国宜居城市人居发民战略市长论坛”及“2005’中国地产国际投融资战略合作论坛”。定于2005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珠海召开。本届论坛将邀请中国十六个城市的市长及国内近二百家主流开发商参加。是海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良好机会。本刊从10月1日起已陆续推出“2005中国主流地产经济年度峰会”之“城市巡礼”专题,全面解读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发展优势,推动中国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风行全球的集仓库与商场于一体的货仓式销售,成为90年代中国大陆最引人注目的经营模式之一。在西方销售学中,把实行这种经营模式的商业机构称之为“仓库商店”(Warchouse Store)。它起源于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荷兰“万客隆”。“万客隆”成立于1968年,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之初,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实行的企业“劳动者自治”、“社会所有制”、“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曾一度是中国改革的主要参照模式。当时,南共理论对中国的影响异乎寻常,大如许多思想理论界权威,小如笔者一样的大学生,都深受其益,称为“被启蒙”恐不为过。三十余年后,再回首这段改革大潮初起的思想历程,必须承认虽然南共模式以失败告终,但南共理论对当时中国的意义却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9.
近观口水战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8,(19):136-136
“中国老宝贝”:成思危、刘明康、傅成玉、黄天文、朱民、王建宙、郭树清、刘积仁……他们来自政界和商界、年过半白、英文流利;面对罗奇等西方人死咬住“中国经济是否放缓”的反复质疑,他们不仅应答从容睿智,而且敢于挑战“老师”:刘明康批评美国“快餐式”救市远远不够,说美国“贷款批准零首付和逆向按揭非常荒谬”;他们对自己领军的企业有客观清晰的认知、对全球化机遇和风险有敏锐清醒的辨识,他们以改革开放以来最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现着中国作为“新领军国”的素养和风范。  相似文献   

20.
戴国忠 《企业科协》2004,(11):12-12,27
在2004年第7期COMMUNICATION OF THE ACM上有两篇关于中国ERP的文章,其中一篇题为“为什么西方供应商不能占领中国ERP市场”,其中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西方的ERP软件采用的企业模式反映了西方的工业实践,不适应中国的文化,不适应中国的工业实践。从采用西方ERP软件的企业实施的效果也说明了这一点。事实上没有一家西方的ERP软件供应商能针对中国企业的需求来修改他们的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