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一路上扬。年初的时候,央行等宏观调控部门把3%作为CPI上涨的"警戒线"。谁也没有想到,全年12个月中竟有10个月的CPI在"警戒线"之上,甚至高出1倍以上;而且,上行的势头似乎还在继续……2007年之前,知道"CPI"的中国人不多;但2007年过后,不知道"CPI"的中国人肯定不多了。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一路上扬。年初的时候,央行等宏观调控部门把3%作为CPI上涨的"警戒线"。谁也没有想到,全年12个月中竟有10个月的CPI在"警戒线"之上,甚至高出1倍以上;而且,上行的势头似乎还在继续……2007年之前,知道"CPI"的中国人不多;但2007年过后,不知道"CPI"的中国人肯定不多了。  相似文献   

3.
一、央行加患的三个“意外”。第一个意外:政策出台的时机使人感到意外。虽然居民存款实际利率已经连续11个月是负利率,CPI同比指数增幅也已连续4个月超过5%的加息、警戒线,而且9月份的CPI月环比指数增幅也高达1.1%,但是,央行似乎已经错过了加息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
王法舰 《发展》2002,(7):17-19
有人说,在当今中国的白酒业,如果勉强拔出一个老大,那就是五粮液。不过,这话可不能让茅台人知道了,因为在茅台人的眼里,中国的白酒老大应该是“国酒”茅台。想想也是,问问国人,有多少人知道五粮液,又有多少人不知道茅台?正因如此,茅台与五粮液之间的明争暗斗渐渐地愈演愈烈了。不可否认的是,茅台是中国最有名气的白酒品牌,十几年前,它一直牢牢地占据着中国白酒老大的位置。五粮液也不含糊,借改革开放之风,迅速抢滩成为中国最早实施多品牌发展战略的白酒生产企业,现在旗下囊括67个品牌,2001年无形资产达到150亿元…  相似文献   

5.
数据     
《中国报道》2008,(1):93-93
2007年下半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普遍高位上涨,其中,中国2007年10月份6.5%的CPI涨幅在全球二十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八。  相似文献   

6.
《2006中国百富榜》公布了,人们又开始津津乐道于最新的富豪,第一个女首富、房地产富豪居多数……在这津津乐道中人们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胡润。胡润在中国不断实践着牛顿先生的一句话: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这里的“巨人”特指“经济巨人”,通俗地说就是“富人”或者说“富豪”。现在,中国富人队伍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胡润这两个字,只不过鲜有人知道这位青年来自欧洲小国卢森堡,其品牌知名度显然大大超过其祖国的品牌知名度,更是鲜有人知道胡润这个品牌如何在中国  相似文献   

7.
在连续4个月跨过5%的通货膨胀警戒线后,10月的CPI涨幅终于退到红线之下。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9月回落0.9个百分点。随着CPI快速回落到今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有人认为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已经被逐步消化,CPI走势将出现一个拐点。但笔者以为,从实际情况来看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8.
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在秀山的大小山乡,金灿灿的硕果挂满枝头。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秀山县石堤镇和保安乡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脐橙基地乡镇”称号。许多人听说之后无不感到惊讶——以前只知道三峡库区是出产柑桔的宝地:也知道市里在制定产业规划时,秀山县并未列人扶持发展重点行列。而如今爆出冷门,秀山人一下子向市场捧出优良的柑桔果品,怎不令人惊讶和欣喜呢?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球经济前景悲观,总需求萎缩,各大国的消费在低位徘徊。而中国最新出炉的2月份CPI也是在“意料之中”出现了6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就在大家普遍惊呼“通缩到来”的时候,3月18日,美联储作出惊人决定:将在未来半年内购买高达3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外汇和黄金等市场闻风色变,大家又一次大呼“通胀来临”。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中国经济“高处不胜寒”:GDP增速创13年新高,CPI涨幅创11年新高。众多关键经济数据再创新高的背后蕴涵何种结构性变化?这又将给未来经济增长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国财经媒体对“通胀”格外关注。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关注其向中国CPI 的传导,这没什么不应该。但是,如果把这件事放到中美经贸关系这一重要背景之下,是不是要对“貌似正常”的经济现象和财经舆论场重新审视,多问几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商业时报》1月14日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放缓、工业产量和通货膨胀的降低使许多人确信中国已经实现了“软着陆”,或者将在今年实现“软着陆”。但是,怀有这种观念的人恐怕忽略了中国进一步的政策行动。当中国的通货膨胀只有2.8%,远远低于5%的警戒线时,中国为什么要提高存贷利率或者允许它的货币升值?  相似文献   

13.
李海燕  王阳  陆萃 《中国西部》2011,(25):216-223
向来人们都知道四川的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因为成都自古以来都是个鱼米富足之乡。在西部边陲的这座不被人怎么关注的城市伊宁.近年来也被评为与成都并同的“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向来人们都知道四川的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因为成都自古以来都是个鱼米富足之乡。在西部边陲的这座不被人怎么关注的城市伊宁.近年来也被评为与成都并同的“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  相似文献   

15.
提到德国的车,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奔驰”。若说到德国还生产一种专门用于物料搬运的工业车辆——叉车,也做到了世界第一品牌,知道的人就少多了。不仅如此,这种车还将其亚洲基地建在了中国,而且还成为了中国高档叉车的第一品牌,如果不是业内人士。了解的人就更少了。它曾经是厦门最大的一家外资企业,当作为消费品企业的柯达和戴尔也落户厦门后,生产叉车的林德不仅没有落后,反而成为与之并驾齐驱的外资企业中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低物价时代?CPI涨幅回落就是低物价时代?当一些专家学者提出“未来中国将进入低价时代”这个概念之后,让人十分不解。至少,这样的说法不仅缺乏经济逻辑常识的支持,而且也不符合中国经济的现实。且不说,CPI涨幅的回落仅仅是涨幅变小,而绝非绝对价格的下跌。单看过去一段时间。中国CPI涨幅的回落无非基于两大原因,其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其二,国内经济需求——内需~一投资与消费需求大幅萎缩。前者基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巨头控制价格的利益诉求,而后者则基于中国过去严厉紧缩货币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电荒”这个词在中国人眼里早已不陌生了。据国家电监会的监测,2004年“电荒”席卷了国内21个省、市,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缺口达2000万~3000万千瓦。步入2005年,“电荒”更让中国人不寒而慄。  相似文献   

18.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继2007年美国著名3D虚拟社区“第二人生”以近千万的注册用户、超过7亿美元的“年GDP总量”震撼世界,“大红大紫”之后,2008年,多个中国版的“第二人生”顺势面世,在看似虚无的网络世界中,立志要打造一个个“真实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7,(18):30-30
美国《新闻周刊》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在一篇文章中讲到: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少提及“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而越来越多提及“聪明、更聪明、最聪明的国家”;发达国家对付像中国这样低收入新兴经济体的唯一战略,就是“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越来越便宜”的工作。文中还提到:“任何到过中国沿海工业城市的人都会明显地感觉到:建造更多的工厂不可能不破坏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唐晔 《沪港经济》2010,(5):79-79
T:赵总,5月27日晚上8点半你在做什么呢?Z:知道你会问这个问题。那天,“全球统一行动,熄灯一小时”。我在家就关上灯、关掉电视,安静地在沙发上打坐。你知道,“地球一小时”始于2007年的悉尼,当时约有200多万个家庭和企业自愿熄灯一小时。一年以后,这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低碳活动。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上海、北京等近十个城市参与其中。对了,那会儿你又在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