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华 《经营者》2003,(12):67-68
<正> “汽车狂人”李书福是第一个杀入“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中国轿车产业的民营企业家。自1999年起步弄车以来,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作为经营理念,仅仅5年时间,就打造出了一片天地,成绩斐然,为国人所瞩目。吉利如一匹奋蹄扬鬃的黑马,以闻所未闻的超低价格彻底打破了中国汽车的价格神话,为许多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提前圆了汽车梦。如今,李书福已把他的“蛋糕”做到了这样的程度:吉利汽车形成了宁波、临海、路桥和上海4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汽车界,李书福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人物,吉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企业。李书福之引人瞩目,有言为证:比如他说: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加上一个铁壳吗!比如他说:吉利要做中国的“丰田”!吉利之“特立独行”,曾引来一些议  相似文献   

3.
吉利集团董事会主席李书福在10月里做了两次演讲,都和中国与欧盟的字眼有关。一次是在欧洲,一次是在上海。话题的由头,不用解释也知道,是因为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如果没有沃尔沃这杆大旗,以吉利汽车的品牌力量,恐怕没人会愿意听李书福来谈论全球合作和宇宙未来。李书福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里充满梦想的人,从造车开始,不管梦想多么遥远,到目前为止,至少对于中国汽车而言,吉利和李书福的梦想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汽车商业评论》节选李书福在欧洲的演讲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2002年作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吉利汽车全年销量近5万辆.2005年,在中国汽车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在国外品牌汽车进一步冲击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吉利汽车的全年销量近15万辆.吉利汽车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其大胆的决策机制和创新机制.如果没有像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和他领导下的吉利人那样的一大批中国汽车人,执着于生产经济型轿车的那种蛮劲,吉利集团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用创新精神打造中国汽车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作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吉利汽车全年销量近5万辆。2005年,在中国汽车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在国外品牌汽车进一步冲击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吉利汽车的全年销量近15万辆。吉利汽车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其大胆的决策机制和创新机制。如果没有像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和他领导下的吉利人那样的一大批中国汽车人,执着于生产经济型轿车的那种蛮劲,吉利集团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铁算子出击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8,(23):98-98
在实现了“造车”梦想后,李书福的下一个梦想是什么?李书福说,吉利要造全世界最环保、最节能、最安全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这都缘于吉利正在经历战略转型,从原来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到现在的“技术竞争”,积蓄继续前进的重要资本。奥运会期间,世界上最经典的伦敦出租车已经出现在北京街头,这已经是吉利旗下的产品。2008年11月18日,吉利熊猫上市。用李书福的话说,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8日,李书福公然把一款吉利自由舰轿车弄到全球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车展之一——美国底特律车展上。这是该车展举办98年来首次出现的中国汽车。李书福竟敢到美国汽车“三巨头”门口班门弄斧,这种狂妄之举让国内外汽车大腕们着实吃惊不小。有些人纳闷:这个“疯子”是不是又犯病了?然而,李书福有自己的想法:把汽车卖到外国去,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让世界汽车跑遍全中国。  相似文献   

8.
又见他     
很巧,一月下旬,在一个礼拜以内,我先后采访了在八年前也是一前一后采访的同两位造车家:仰融和李书福。 众所周知,他们当年各自创建的华晨汽车和吉利汽车在这八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仰融出走,华晨不振,眼下吉利欲购沃尔沃,仰融则要从头打造“正道”汽车。  相似文献   

9.
野孩子吉利今非昔比,而李书福口出狂言的习惯却依然不改 2001年10月,登上《中国企业家》 封面的李书福一脸焦容。让他感觉有如 挣扎于“生死”之间的是那张把吉利排 斥在汽车制造业之外的准生证。 当时的李书福是一个拥有堂·吉诃 德式的勇气却不合时宜的人。造汽车、 办学校,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民营企业 不被允许做的。他超然而无所畏惧,但 酒喝高了后也会质问自己“何苦一次次  相似文献   

10.
千夏 《中外管理》2005,(1):108-109
2004年之前,李书福靠单一的攻击性价格策略,初步在竞争并不充分的中国汽车市场打开了局面。在这之前的6年时间里,吉利汽车总产量23万辆,占民营汽车企业总产量的81%,2003年吉利卖了8万多台车,销售额43亿元。  相似文献   

11.
吉利临界点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6,(12):66-69
中国最特立独行的汽车厂商和它的老板都处于蜕变升级的关键时刻,但挡在“野孩子”面前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 2006年6月6日,北京。6款新车型的效果图摆在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和他的随行人员面前,它们是吉利即将推向市场的新产品。大家对其中4款的看法都很一致,只在两款车上意见出现了分歧。李书福喜欢前卫、夸张的造型, 这符合他特立独行的个性,但吉利控股  相似文献   

12.
在未来几年,他必须率领吉利突出重围,在中国汽车的“3 6”格局中站稳脚跟,让他的老板李书福扛的“红旗”能一直打下去  相似文献   

13.
丁选 《企业文化》2005,(8):54-55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汽车制造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后,李书福对吉利的未来充满信心。2004年11月6日,吉利集团成立18周年庆典仪式在台州临海举行。此次庆典仪式,最引人注目的是集团最新研发的各款新车型。美人豹跑车MYBO-3,海域303、美日203、美日303、豪情303S等悉数登场。这些凝聚了吉利人心血的新产品与吉利原有的产品相比较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不久将全面推向市场,这一系列产品的成功开发,表明吉利汽车的研发能力上了新的台阶,标志着吉利汽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同时也预示着李书福的吉利汽车梦圆已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时代》2006,(1):26-27
建行汉城分行总经理陈彩虹:一个银行人的精彩海外日志TCL越南区总经理邓伟文:海外第一块“试验田”力帆进出口总经理牟刚:海外漂流记同仁堂总经理梅群:老字号也要国际化大虎打火机董事长周大虎:斗败欧盟“反倾销”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日程表上,2005年11月本来是吉利汽车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第一辆车下线的时候,他甚至在筹划着要去搞个庆祝的活动。然而,马来西亚的一纸通告却让他如梗在喉,也使得吉利在当地建厂的设想陷入两难境地。这份通告的内容是:禁止所产的吉利汽车在该国销售。其实,2005年对吉利汽车而言,还是非常顺利的一年:海外…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请李书福推荐一款性价比较高的汽车,他毫不犹豫的推荐吉利的自由舰,“这是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轿车”,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6.
当通用走到破产边缘,中国企业将火中取栗还是有心无力? 早在2001年的某个汽车高峰论坛上, 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曾大谈未来十年 二十年内通用、福特一定会关门大吉的 观点。台下坐着的通用、福特驻中国的首 席代表或是不以为然,或是听不下去,其 中一人站起来拿包就走。有人问他怎么 了,他说:“李先生说我们公司就要倒闭 了,我现在去找工作啊。”四年后的今天, 持有这一观点的已不止李书福一人,“通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汽车业,李书福向有"狂人"之称.而且,发狂是他的常态. 9月,李书福再次大出风头,吉利旗下5款新车型将亮相德国的法兰克福车展,是中国惟一的一家.此前,包括法兰克福车展在内的世界公认的5大车展,中国汽车企业从来没有独立涉足过.而吉利,只是一家进入汽车业不过5年的民营企业.这点,足够使李书福骄傲.  相似文献   

18.
吉利娶千金     
尽管深知前路难,但吉利汽车集团仍执意下注沃尔沃轿车。李书福认为,这是吉利汽车集团转型的关键一步。一旦成功收购,吉利可借沃尔沃的原有资源和通道,跻身海外成熟市场。如此迫切,意在向高端转型。  相似文献   

19.
早在2001年的某个汽车高峰论坛上,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曾大谈未来十年二十年内通用、福特一定会关门大吉的观点。台下坐着的通用、福特驻中国的首席代表或是不以为然.或是听不下去,其中一人站起来拿包就走。有人问他怎么了,他说:“李先生说我们公司就要倒闭了,我现在去找工作啊。”四年后的今天,持有这一观点的已不止李书福一人,“通用破产”听起来.看上去都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2010,(4)
李书福吉利创始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86年创建公司,以冰箱零配件、建筑装潢材料起家,1993年开始生产摩托车,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业。1998年第一辆汽车产品下线;2005年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07年成为英国锰铜第一大股东,并控股双方在上海建立的合资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