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要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浙江省湖州市的探索作为样本,探讨三个问题,为什么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什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如何付诸实践?以此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提出缘由、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基础之上作出的科学论断。全面审视这一理念的价值蕴含、核心要义及实践指向,对新时代深刻理解并坚定不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始终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走生态优先、低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思想实际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要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学理上基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目标等把握其内涵框架,着力从顶层制度设计、城乡融合发展、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体系等方面探索其实践路径,破解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桎梏难题。  相似文献   

4.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深学细悟笃行中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环境经济政策因其调节环境行为者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的独特功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了总体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加快深化改革与创新,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分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思路与新任务,认为深化环境经济政策创新与发展要以服务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为目标,加快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市场政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资源环境权益市场交易制度,强化政策统筹与综合优化调控,加快环境经济政策法制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应对变局、开辟新局的顶层设计,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程及人与自然不能协调发展的原因,并指出人类要维持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并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归纳为树立一个观念、确立一大战略、形成三种思想、采取五大措施和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本文从培养法治意识、健全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化解纠纷机制、创新法律服务形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和谐农村法制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环境等具有外部性、公共品的性质特征决定其市场提供的缺陷,政府的介入必不可少。通过对财政支出在比重、规模上对环保、节能等方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投入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政府资金跟其他资金的投入情况,粗略归纳估算历年我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财政支出的总额,运用回归模型模拟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最后规范分析我国现行财政支出政策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从财政的角度能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内在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难以构建.因此人类必须要大力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2.
郑现镇 《时代经贸》2011,(22):16-1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道家传统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内在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难以构建。因此人类必须要大力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4.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双碳”目标不仅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实现“双碳”目标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只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才能正确认识其中含义并有效推动相关实践,进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据此,有必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特征及要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从而丰富并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于经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具有必然性,但一些现实因素影响制约着这种关系的建设,就目前面议,经济增长与发展对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把双刃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趋利避害,既致力于发展经济,又努力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提出的现阶段的重要发展课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需要对地方政府治理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在探究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问题的基础之上,针对地方政府治理的理念界定不清晰、治理法律缺失、治理不透明、治理自利性等问题,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地方政府法制化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等建议,从而试图进一步探究如何实现地方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集群创新主要是集群企业的共生创新。本文从集群的共生本质谈起,深入分析了影响企业共生体创新的主要因素,提出集群企业共生创新的路径:以企业共生体的深入分工积累创新知识源;以多重共生介质实现共生企业间充分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合作;以支配共生介质使企业共生创新走上快速创新轨道。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为引导全区广大干群尊重和善待自然、保护和修复生态,进一步落实全区环保优先行动战略,提升全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整体水平,无锡市惠山区文明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主题,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系列创建活动,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袁尧清  文红 《生产力研究》2012,(2):153-154,160
区域旅游共生均衡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区域旅游要达成共生均衡必须具备区域旅游共单元质参量兼容、能产生一定的共生能量、具有适当的共生界面等三个基本条件。区域旅游实现共生均衡的措施与途径主要有:强化区域旅游共生单元合理分工;整合区域旅游共生单元品牌与形象,共拓市场,提高整体吸引力;加强共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激发区域旅游发展创新,强化区域旅游整合机制;完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网络,完善旅游发展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全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