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产权理论分析企业自有数据资产估值入表的内在逻辑和现实困境以及数据资产的特征属性,强调数据资产是数字化有形资产,提出数据资产具有“一般属性——共有属性——专有属性”的属性层次;基于部分国际准则制定机构目前对数据资产估值入表的相关意见,提出数据资产分类、计量、列报和披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据要素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开始融入国民经济价值创造体系,数据资产化则是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但是,数据要素资产化属于全新的领域,诸多基础性问题尚待明确和解决。从理论层面来看,对数据资产和数据资产化内涵的理解、对数据资产化前提的把握、对数据资产化演进规律与价值实现方式的认知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实践层面来看,当前数据资产化发展面临数据要素分类分级标准缺失、数据确权标准与交易制度规则缺位、数据运营商匮乏和数据交易生态圈尚未形成的基础性障碍。需要尽快建立数据要素分类分级标准体系,探索多维度的分类确权机制,并推动一批价值明确的交易产品和应用场景试点应用,进而逐步培育富集多元的数据运营商与数据交易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数据要素上享有优势的企业较其他企业而言具有相对的经济资源优势,然而当前会计准则体系就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合理反映数据要素资源尚无明确规定。本文从现行会计准则体系资产相关定义出发,分析数据资产化的技术考量点、可能的资产分类路径以及不同分类下确认和计量的思路,并结合当前学术界和准则制定机构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索在分类为无形资产的情况下,数据资产的确认及后续计量模式的改进思路,并区分表内和表外资产提出数据资产相应列报和披露的方式及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妨 《会计之友》2012,(15):94-95
从理论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所有资产都可能发生减值,包括货币资本。资产减值是企业面临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体制变革等因素,引起企业的资产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不再具有决策相关性。我国的会计准则不断向国际准则趋同,资产减值也不例外,资产减值是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具体体现。文章围绕当前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加强资产减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在企业资源中的价值逐渐展现,数据要素在市场中日趋活跃,数据资产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务问题.文章基于宏微观一体化的视角,从数据资产提出的必要性入手,梳理国内外机构和专家学者对于数据资产概念的界定,构建数据资产的形成机制,深入探讨数据资产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并从数据资产要素市场化的需求出发,分析了基于会计价值管理过程的数据资产要素市场化路径.最后,通过对数据资产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应以数据资产要素市场价值管理需求为目标,定义数据资产的概念,并以市场交易机制的建立为出发点,构建数据资产会计确认和计量模式,为数据资产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提供理论参考,为数据资产在市场中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标:解析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以及数据要素金融属性的形成逻辑。研究方法: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三化框架下,重点梳理数据价值化的实践发展与研究图谱,结合金融富集作用与商品金融化理论提出数据要素的金融属性及其衍生路径。研究发现:传统的资产资本定价模型无法适用于探究数据要素的“价值-价格”关系;数据要素金融化具有必然性,可分别建立数据商品交易市场和数据金融交易市场来兼顾数据要素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在未来研究和实践中,需根据数据要素特点建立独特的风险管理及其监管体系、注意市场主体的异质性行为因素、防范过度金融投机行为和数据要素价格扭曲现象。研究创新:首次考虑金融属性对数据要素价值化的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进行融合梳理,并提出基于数据要素的二分属性的多层次数据交易市场体系。研究价值:本文对促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数据价值乘数效应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的入帐价值。该科目下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确定其入帐价值。同时.企业按税法规定确定的接受捐赠资产的入帐价值计入“待转资产价值”.在扣除应交纳的所得税后,从“待转资产价值”转入资本公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资产的范围和构成,即资产的界定和分类角度来揭示经济资产的涵义。在资产的界定中,提出阵民经济核算中经济资产界定的三个要素(产权要素、时间要素、经济利益);在资产的分类中,对1992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资产分类体系进行补充;同时将“消费“概念引入资产的界定和分类中,拓宽了资产的界定要素“经济利益“的内涵。并解决了资产分类中最终消费用资产与从生产角度划分标准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产评估起步较晚,直到2007年11月才召开了“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发布会”,准则体系发展尚未成熟。2005年4月我国正式实施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在准则体系初步确立之际,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本文借鉴《国际评估准则》(Ivs)、美国《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USPAP)与《欧洲评估准则》(EVS)中的企业价值评估准则部分,从框架结构、适用范围及约束力、与会计准则的协调等几方面进行国内外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一)改变了资产减值的计提基础。新准则规定:“准则中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采用了资产组的概念:“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在单项资产减值准备难以确定时,应当按相关资产组确定资产减值。旧准则中没有资产组的概念,新准则的提出是对资产减值会计的一大突破,是与国际会计的趋同。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以及是否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日益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战略资源,发挥着实质上的资产作用。然而,会计未能有效揭示大数据资源的价值。文章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资产定义及确认条件为依据,以企业数据类型、构成及来源为基础,考察了企业大数据的资产属性问题。分析表明,企业大数据具备"由过去交易或事项产生""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等资产特征,因而符合资产定义;随着大数据分析运用技术的日益演进,大数据预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将大为提高;无形资产评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大数据成本或价值得以可靠计量成为可能,表明企业大数据满足资产确认条件。故认为企业大数据具备资产属性,应将其作为一项资产进行财务列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业大为增加了。这种风险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影响到了企业的资产价值。因而资产减值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在西方发达国家对资产减值准则进行了规范后,我国也相续对其进行了规范。本文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之后对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则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析资产组及其减值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产减值的处理为什么要引入资产组的概念企业的资产一般是按单项确认的,在资产负责表日,当有迹象表明企业的资产可能发生减值时,应当估计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也就是说,确认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以数据为关键资源要素,通过数据的生产、整合、使用,进而发挥出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一新型经济形态正在迅速改变着以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一项重要资产,正在创造着巨大价值,其交易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当前情况下,应当尽早研究制定相应的数据资产纳税规则,避免以后造成巨大的税收流失。基于此,从数据资产当前课税遇到的问题入手、并找出问题原因,提出构建符合数字经济发展模式的课税路径,达到既要保障国家税收又要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6.
陈天勇 《财会月刊》2022,(20):100-106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深入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特殊性审计,以智能化升级持续赋能自然资源特殊性审计效率提升至关重要。本文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主体三个层面分析自然资源资产特殊性审计理论框架,探讨智能财务应用于自然资源资产特殊性审计的可行性。基于此,建构自然资源资产特殊性审计模式,从前台数据“集成+处理”、中台数据“分析+输出”到后台数据“服务+共创”展开递进分析,并提出驱动系统化平台搭建、构建网络化安全体系、提高专业化胜任能力三条路径,以助力智能财务体系审计结果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政府文物资产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符号,更是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财富,让文物走进生活,让文物服务经济,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基本路径。而对文物资产进行价值分析进而进行价值计量,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衡量,更是对文物资产保护价值、经济开发价值的认知,进一步为政府在保护和开发文物资源所进行的财政资源的配置提供依据。从政府主体的资产管理视角对文物资产按照管理目标进行分类,基于目标分析文物资产的价值特征,形成“钻石模型”的价值分析要素,依据政府会计计量和文物资产价值特征提出“双端口”的价值计量策略,以反映政府保护文物资产的价值投入和对文物资产的开发利用形成的产出价值,旨在区分政府文物保护部门的运营成本和文物保护成本,以产出价值衡量文物资产对社会和市场的贡献,在反映政府受托责任的同时,强化反映文物资产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总论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资产评估行业发展30周年。30年来,资产评估行业作为守卫国有资产价值的专业服务业,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构建了系统全面的资产评估业务准则,并填补了多项国际评估准则的空白,走在了国际评估界的前列;在服务上追求品质,严格行业自律与监管,日益健全行业监管体系与检查方式,为资产评估机构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科研上积极主动,努力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推动资产评估机构的业务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倾尽全力,建立了多系列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行业领军人才、首席评估师、青年评估人才以及清华高级研修班等,为行业厚积薄发聚拢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9.
白杨 《西部财会》2024,(2):36-37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输配电价改革持续深化,电力企业面临着外部监管趋严趋紧、内部提质增效的双重压力。基于此,电力企业更加关注安全保供、经营质效等价值目标,深入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针对该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资产运营成本数据规则不统一、资产管理运营缺乏智慧共享理念等问题,深度融合业务链和价值链,给出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推动设备资产的“实物-作业-成本-价值”管理的有效衔接和业财数据的全面融合,为提升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业务全链条的财务决策、价值创造、协同服务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新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比较(一)换入资产的计价不同1.旧准则在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上只有一种确认方法,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涉及补价的情况下,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应分别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