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8年的货币政策,将我国实施10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其目的主要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金融信贷紧缩,对企业贷款的发放将从紧。如此,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更容易向大项目、大企业集中,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2.
巴春玉 《魅力中国》2010,(31):91-92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是中小企业融资中外源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中小企业合理投放信贷资金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资金约束问题的重要途径,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已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国洪 《特区经济》2009,(9):213-215
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但融资不畅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更加困难,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入手,综观我国现行的财政政策,并结合外国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先进经验,从五大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问题。近两年,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由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适度宽松"型转化为"稳健"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基点,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特性以及"金融缺口"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疏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渠道——融资租赁,并提出通过融资租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现在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然而,长期以来,融资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研究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自然对资金的需求也加大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也应运而生,并在企业融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成因进行分析,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出现多样化的担保类型导致的融资能力薄弱、担保资金的严重缺乏、化解风险的能力弱、缺乏稳定的外部环境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强化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企业诚信评定体系、担保机构商业化观念的普及、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等方面的建议,以此来促进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有效运行,更好的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迅速、稳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韩腾云 《中国经贸》2013,(14):28-2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鼓励,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逐渐增加,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限制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融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董德富 《魅力中国》2010,(31):114-114
随着经济发展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由于融资难,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从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角度出发,以融资市场的供求双方,融资产品和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分别提出对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财政政策由于税收政策的滞后发展并没有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有利影响,传统的货币政策的直接干预对中小企业融资是不利的。因此,改变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从财政政策角度,应该改变传统的税收制度,并增加财政支出以增强政府担保和直接提供资金的能力。稳健的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来实现对中小企业的间接影响。稳定的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应该致力于维持金融稳定,并引导金融机构进行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面对世界经济增幅下滑、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局面,扩大内需任务很重,货币政策必将扮演重要角色.去年底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2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在同样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其内容应有很大的不同,鉴于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未来经济环境的判断,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大前提下有必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应该更加积极些,为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一支生力军,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运行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融资难的困境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可以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正处于“等米下锅”的焦灼情形。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中小企业在未来能否快速稳健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祁渊  蔡均 《辽宁经济》2004,(8):75-75
用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体系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总体上呈现出“金融抑制”,并且“二元经济”特征明显,这使得我国在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国情,现实地思考在我国政治、经济和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体系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世界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背景下,2011年中国经济政策何去何从备受瞩目。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新信号,透露出新的一年中国经济政策的新动向。"一松一稳"组合重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10,(12):9-9
<正>在世界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背景下,2011年中国经济政策何去何从备受瞩目。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新信号,透露出新的一年中国经济政策的新动向。"一松一稳"组合重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逐步转为“从紧”,这将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文章从融资成本和融资来源方面分析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探讨了中小企业如何利用四种信用形式实现多元化融资。  相似文献   

16.
李雪莱 《中国经贸》2014,(10):142-14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作为社会市场中的重要力量,也已经普遍存在,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从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持续性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应针对这一现状,对中小企业融资路径进行创新研究,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路线,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范围,从而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繁荣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成败,已经成为决定和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事情。国外政府支持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压力,为天津市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思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退民进、公有民营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资金不足已成为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仍比较单一,主要是靠从银行获得贷款。然而,对中小企业来说,有的在银行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有的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在融资渠道上并非尽如人意。带着这些问题,最近我们对农行瀛州支行支持的28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进入到改革的新时期,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现,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特点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对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谈及中小企业资金政策时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目前国内货币政策调控也受到了挑战,因此必须不断进行融资制度的创新.尤其是发展对我国就业及社会稳定极具重要意义的中小企业,必须进行社会融资制度的创新,其中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资金政策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