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10年来银行经营风险和不良贷款问题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注。不良资产的问题也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头等重要的问题。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经营较好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以上,而我国截止到2003年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却在20%左右。为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不良资产的危害,运用合适的处置方法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银行同国外银行作好竞争准备。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能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带来的金融危机,增加不良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拓宽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渠道等。资产证券化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政府支持,加强金融监管。实现技术层面创新,加强“真实出售”的管理,实现风险隔离。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我国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必须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市场化的资产证券化比"债转股"更有前景.对一部分符合要求的银行不良资产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内部条件已经具备,但一些外部条件还没有成熟.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启动资产证券化业务.  相似文献   

4.
国外的经验表明,不良资产处置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资产证券化被认为是近30年来改变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也得到成功运用.能否运用、如何运用资产证券化手段来化解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成为当前我国学界和金融当局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也试图对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受经济增速放缓、微观企业结构调整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双升,不良贷款率逐渐逼近银行业2%风险警戒线,由此催生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需求。作为一种更市场化、批量化、透明化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证券化能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效益,缓解银行资产质量风险。然而,国内有关实践受会计处理不一致、信息披露不完善、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因此,需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逐步消除不良资产证券化障碍,切实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高国有银行的竞争实力,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在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重组国有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资产管理公司追求的目标.资产管理公司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必须遵循市场法则,确定不良资产的公可市价,防范资产管理公司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与企业的债务问题,目前已构成困扰我国经济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简要总结了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的监管体系、成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和实现资产证券化等对策与措施,以应对加入WTO之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更为激烈的竞争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其特殊性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这是国内外人所共知的事实.从国际大银行的情况来看,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和未提供数据的银行)平均不良资产率为3.72%,其中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4%和0.85%.根据国家公布的数字,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近2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占其货款总额的25%(1998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相似文献   

9.
不良资产是困扰国有银行的一大痼疾,而金融支持政策则是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因此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要从金融支持政策的废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可最大限度保全国有资产,是银行风险的减震器,时机也逐渐成熟,因此,资产证券化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如:资产证券化有特定的适用性,不良资产证券化缺乏大量、持续、稳定的长期资金供给,不良资产证券化具备的客观环境存在障碍等。  相似文献   

11.
不良资产是困扰世界银行业发展的难题。日本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始终不容乐观,其根源在于以主银行制度为核心的特殊银企关系、宽容性的不良资产监控体系以及行政色彩严重的政府监管。这些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中遇到的问题极为相似。我们可以吸取日本的教训,理清银企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确认识政府的作用,运用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完善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问题相当严重,为此政府专门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在借鉴国外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和重组的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应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是:充分认识处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产权交易大市场;政府资源与非政府资源应配套运作;立法支持和制度创新相结合;防止金融风险向财政转移;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应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是世界各国为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促进经济金融稳健运行而普遍采取的一种方式。为解决巨额银行不良资产,我国于1999年设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两年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各项业务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种种原因,资产管理公司也面临着许多矛盾的问题。必须通过完善企业资产管理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外部环境,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等措施,进一步加大规范,促进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企业并购重组来摆脱国有企业困境,提高国企经济效益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但企业并购重组有可能导致银行资产大量损失.因此,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银行债权保全,对银行负债进行重新整合.这样即使通过企业并购重组不能彻底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存量,但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增量发生会有积极抑制意义.  相似文献   

15.
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我国政府采取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995年以前发放的、截止1998年形成的不良贷款通过剥离,交由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处置的重大决策,是提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对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截止2000年6月末,不良资产剥离工作基本结束.笔者近期选择了一家具有代表性的省分行,对其剥离工作进行了调研,发现这一举措值得肯定的同时,还有数额不少的不良资产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香港金融管理局履行最后贷款人角色的有关情况(1)LLR的性质;(2)外汇基金是金管局履行LLR功能可应用的资源;(3)提供LLR援助的先决条件;(4)金管局向有问题机构提供LLR援助采用的3种基本途径;(5)LLR援助的期限和利率;(6)LLR援助的抵押品要求和最高限额;(7)对境外银行香港分行的LLR援助;(8)须经财政司司长同意的资金援助;(9)对没有清偿能力银行的处置;(10)对问题贷款的处置.从实践看,1980年前的银行流动性危机香港政府基本没有介入;1980年代,基于问题银行可能产生的系统性影响和对港元的潜在冲击,香港政府对部分机构进行了救助.虽然没有对银行使用破产清算的方式,但并不意味着香港政府害怕银行破产.香港金融管理局给了外部清晰的信号香港政府接管银行或向银行提供财务支持并不是一个惯常的政策,给予援助并不是必然的.香港没有自动救赎无力偿付债务银行的政策,1990年代对BCCI的处理中,金管局判断BCCI没有系统风险,就对其进行了清盘,所有存款得到兑付,但是清盘过程也是痛苦的;2000年后开始研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文章接着对内地近几年地方政府动用公共资源对地方法人类金融机构的资本救助和财务重组进行了总结.面对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较差、资本金不足、亏损严重等问题,参照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财务重组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等思路,一些地方政府动用公共资源,积极采取类似措施对地方金融机构进行财务重组.止2004年末各级地方政府及股东累计弥补城市商业银行财务亏损51.42亿元,累计剥离不良资产71.73亿元,累计置换不良资产235.12亿元,投入的资产总额达358.27亿元.典型案例有在佛山市政府支持下兴业银行收购佛山商业银行、哈尔滨市商业银行资产重组、重庆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置换、成都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大连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以及河南省对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风险化解.相较于香港,内地地方政府不是货币当局,但是从动用公共资源化解银行历史包袱、救助潜在问题机构(直接或者间接注资,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等)这一点上看,又有一定的类似性.最后文章给出了几点启示(1)处置地方法人类金融机构的风险,必须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动用公共资源的救助行为要规范化;长远中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淘汰一批劣质的地方金融机构也是非常重要的;监管当局要注意地方政府换届周期对地方金融机构稳定性的影响;密切关注一些地方政府对地方法人类金融机构的实际控制权(不控股)所隐含的风险.(2)建立我国基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真正的LLR制度.(3)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要制定应急计划(contingency plan),引入适合自己的压力测试法.(4)更严格地限制异地非金融机构类股东入股地方法人类金融机构,加强对股东关联交易和高管人员直接或间接贷款的监管.(5)适当扩大外汇储备的运用范围.(6)央行有必要建立微观金融跟踪监测与分析研究部门或者在既有部门中强化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不良贷款是困扰我国银行的老大难问题,虽然国家针对四大国有银行已成立了四个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理其不良资产问题,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科还靠银行自身,尤其对那些不能享受四大国有银行同等待遇的银行来说更是如此。本在对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最主要的成困及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银行不良贷款处理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金额大、范围广、占比高、化解难的问题,成为困扰和制约金融企业发展的瓶颈.强化信贷管理,提高资产质量,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减轻了银行包袱,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但客观上给银行收贷收息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这项举措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减轻企业负担。不过,资产剥离不能杜绝银行风险和企业风险,银行与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防止新的不良资产形成。  相似文献   

20.
债转股虽剥离了银行的不良资产 ,却加大了国家财政的负担和风险 ,而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则能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应强化国家政策支持 ,以提高证券投资引力 ,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