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舒乙 《江南论坛》2006,(7):27-28
中国南北大运河是人类智慧的顶尖杰作,是世界级的人类文明遗产,南北大运河“申遗”是最有资格的,一定会成功,一定能实现。但整体考察下来,我对大运河的保护现状有较大的忧虑,原因是大运河申遗正式提出得较晚,而社会发展又很快,在各地决策者的脑子里缺少“申遗”的三大原则——“完整性、真实性、协调性”,因此各行其是,使大运河已经远离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卡塔尔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国大运河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江苏段运河是孕育江苏地域文化的母体,文化种类多元丰富,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内容,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各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也出现一定差异.新时期如何进行江苏段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将成为运河文化发展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千年流淌的大运河,自2014年申遗成功以来,在国家、有关省市的强力推动和沿线城市的共同努力下,正在让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生态、自然与景观相得益彰的一条运河文化带,逐步从蓝图变成现实.2021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相继出台,为"十四五"时期再出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高品位合力谱写"千年运河"现代化新篇章,提供了科学指导,奠定了良好基础. 谱写"千年运河"现代化新篇章,顶层设计、规划先行是其鲜明特征.沿线城市要有效对接国家战略,在统一规划大框架下,切实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运用系统思维,整体谋划推进,真正做到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坚持把绿色理念、现代技术、文化元素贯穿到大运河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努力把千年运河打造成新时代沿线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  相似文献   

4.
王龙 《新经济》2007,(7):4-4
自从山西平遥古城、北京颐和园、龙门石窟等一系列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一些名胜古迹等纷纷踏上了"申遗"之路。6月28日,广东开平碉楼申遗成功,使中国的"申遗"热情再一次高涨,一些地方政府正在使出浑身解数向"申遗"冲刺。据报道,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项目有"申遗"意愿,其中列入预备申报清单的项目有60多个。根据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的新规定,一个国家每年最多只能申报一  相似文献   

5.
第五次陇海兰新沿线城市旅游局长联席会将在2008年4月7日洛阳牡丹花会期间于洛阳市召开。此次会议共邀请泛丝绸之路(包括沙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的44个城市旅游局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开发合作委员会、国家旅游局规划司、国家旅游局规划司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组、国家文物局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组等单位与会,共同商讨丝绸之路中国段区域旅游规划(草稿);丝绸之路沿线潜在文化遗产的认识、规划和保护工作;丝绸之路旅游城市政府鼓励发展旅游的政策;如何促进政府和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如何共同创建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和形象等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除了万里长城之外,没有哪一项人工工程可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没有哪一项工程像大运河那样时间久远,没有哪一项工程像大运河那样深刻地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于大运河的研究,自其开凿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可是集大成之作尚数《中国大运河史》。《中国大运河  相似文献   

7.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与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运河文化带纵贯中国南北,跨6省2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城市综合承载力角度研究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通过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2010—2017年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演变情况。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所含8省(市)、大运河文化带所含87个城市三个空间尺度的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综合承载力在2010—2017年呈"N"型变化,空间上呈现出沿海高内陆低、南高北低的格局,并且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强市明显高于周围普通地级市。通过空间分析得到Moran′s I值发现,大运河文化带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以"高—高""低—低"为主呈聚类分布。最后,文章认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要从补齐综合承载力短板、加强城市间的协同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等方面入手,提升发展潜力和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8.
沈高洁 《江南论坛》2023,(12):43-47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无锡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江南名城,其水文化构建必然成为大运河无锡段文化带建设中的重要篇章。虽然无锡水文化构建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困境。必须加快无锡水文化构建,为促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无锡智慧。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推进,京杭大运河的使用功能日趋多样化,除运输、灌溉外,土地、文化、旅游等价值也不断扩张.本文以大运河(杭州段)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前期保护及其旅游开发取得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级保护、建设廊道的建议,同时,以构建旅游产品体系为重点,研究旅游的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0.
●京杭大运河,是一条见证了中国两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长河”,是一部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具备申报世遗的基本要素。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就是要为京杭大运河申遗打下扎实的基础●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必须牢固确立以下理念: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最大的政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保护与发展“鱼”与“熊掌”可以兼得●运河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截污、清淤、驳坎、配水;绿化、保护、造景、管理八位一体,齐头并进,整体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实现“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张家界世界遗产地为例看中国的"申遗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 《经济地理》2008,28(3):508-511
自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后,中国的世界遗产数已达到了33项,而有申报计划的申遗队伍已经排到了百年之后。文章以张家界世界遗产地为例,对世界遗产地申遗前后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解析了中国各地对申遗高热的情结。  相似文献   

12.
首届"南新仓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是落实北京打造"世界城市"的工作部署,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为依托而举办的大型公益赛事,目的是充分展示大运河珍贵遗存——600年南新仓深厚的底蕴以及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商业街区的风采、魅力,并通过大赛开发出具有运河文化特色、南新仓特点、受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一、发挥优势,为北京商业发展做贡献"十二五"时期,是北京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发展环境的变迁,京杭大运河的功能与价值发生了新的转换,其在国家经济、交通、文化等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文章以大运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扬州段为研究实证,论述了沿运河开发的意义、内涵和总体要求,针对当前沿运河地区空间发展的突出矛盾,提出了产业、空间、环境管制等相关战略,为全国其他沿大运河地区的空间发展提供了全面、典型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运河地带在杭州城市空间中的功能和形象规划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军 《经济地理》2002,22(2):170-173
京杭大运河是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国之瑰宝,作为大运河的端点城市,杭州与运河长期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关系。历史上,京杭运河一直是促进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杭州的兴盛与繁荣曾作出过决定性的贡献,并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千年到来之际,人们热切期待着古老的运河焕发青春,为杭州城市发展续写辉煌的篇章。本文从杭州城市与运河的历史关系演变出发,分析运河沿河地带在杭州城市空间发展演变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并从沿河地带城市再开发的规划要求角度,提出它在杭州城市新的空间发展阶段中的功能和形象定位以及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繁荣和人们对城市夜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照明的发展正经历由"美起来"到"美的有特色"的阶段。通过对上海、绍兴、武夷山这几处灯光秀做的比较成功的城市的调查,考察三个城市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灯光亮化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一座城市的夜景照明需要通过灯光氛围的营造,靠夜景照明来挖掘城市人文内涵,带动城市品质的提升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董巧红 《经济师》2013,(12):210-211
素有"佛国明珠、清凉圣境"之称的五台山,在申遗成功之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旅游餐饮业的重心也开始从夏季向冬季转移。五台山特色"夕阳红"旅游餐饮市场逐渐成熟,餐饮的客源市场范围逐渐扩大。通过对五台山五峰宾馆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旅游餐饮业淡季发展的瓶颈,积极寻找应对措施。通过借助外围资源进行宣传及加强五台山的餐饮品牌建设,在绿色营销,文化营销等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开展活动营销,提高素食餐饮的文化价值和经济附加值。注重在旅游旺季时保持市场,加强旅游餐饮产品在冬季的延伸性,做好素食这个有竞争力的品牌,争取在淡季中做出旺市。  相似文献   

17.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人民劳动创造的伟大智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集聚地.随着运河岸边村落城镇化加快,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保护传承,逐步出现非遗传承"后继无人"、非遗技艺"无人问津"等现象;同时非遗传承人受到自身年龄层次、知识水平与环境空间的限制,对扩大非遗影响力和提升受众体验度亦能力有限,传统的传承传播渠道面临瓶颈期.大数据、云平台的新传播情境以及"互联网+"新媒介传播从广度上可加快非遗传播和受众体验的速度与力度,从深度上开拓非遗传播空间与格局;大运河江苏段非遗IP与超级话题的不断推陈出新,可展现不同新媒体介质的公共交互性、开放自由性、资源综合性和传播虚拟性等特征.因而,研讨运用新媒体提升大运河沿线非遗传播的策略显得亦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江南论坛》2014,(6):F0003-F0003
正吴江太湖新城太湖新城处于长三角城市圈核心地带,西濒东太湖,紧靠大运河,东望上海市,北近苏锡常,南眺浙江省,是吴江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苏嘉杭高速、沪苏浙高速、苏州绕城高速、318国道、227省道、230省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可以迅速连接长三角各大城市和主要港口。  相似文献   

19.
厉建梅  单梦琦  齐佳 《经济地理》2022,(10):201-207
文章通过构建文化—生态—旅游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11—2020年大运河文化带沿线36个地级及以上市域的文化—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度和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来看,文化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各城市文化发展不平衡;生态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各城市生态发展水平差异较小;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地区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2)从耦合协调度来看,2011—2020年大运河文化带文化—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协调度水平偏低,多数城市处于中度失调或严重失调。(3)从空间相关分析来看,全局方面,大运河文化带文化—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正相关关系,即各城市之间呈空间集聚性,且集聚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局部上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0.
鉴于去年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出台,构建京津冀城市文化圈的构想渐趋走向现实行动层面,而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作为构建京津冀城市文化圈的历史文化纽带,将在这一构建过程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州是这一纽带链上的一重要支撑点,尤其是居于京津冀的连接处,因而对于通州文化与京杭大运河的研究探讨有利于京津冀城市文化圈的构建。通过对京杭大运河与通州文化的粗略论述,进而希冀为京津冀城市文化圈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