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陈振康 《江南论坛》2014,(11):57-58
正三千多年前,太伯、仲雍从周原奔荆蛮(现无锡梅村一带),建立勾吴国,开创了吴文化。在这之前的文化,称之先吴文化。由于在文献记载对此几乎是一片空白,对先吴文化的研究,我们倚重于考古学的研究。在考古学,先吴文化是湖熟文化。在笔者的《先吴文化探析》中,对先吴湖熟文化已作了论述,指明"作为吴文化的前驱,湖熟文化应即先吴文化",并对湖熟文化遗址的特点与分布、湖熟文化时代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2.
4月9日~11日,2011中国(无锡)吴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无锡市举行。本届研讨会由中国社科院科研局、江苏省社科联、江苏省社科院、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社科联承办。研讨会围绕“吴文化与现代化”这一主题,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在吴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庄若江 《江南论坛》2011,(12):59-60
由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社科联组织编写的《吴文化纵论》近日出版,它是无锡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权威性的吴文化研究理论著作,是在连续六年举办吴文化国际研讨会基础上,对吴文化精髓进行进一步融会提炼的思想结晶,是无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新收获。  相似文献   

4.
辛叶 《江南论坛》2004,(9):20-20
由江苏省历史学会和无锡吴学研究所联合编纂,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担任主编。江苏省历史学会秘书长唐茂松任副主编的《吴地文化通史》(以下简称《通史》)正式于今年6月启动。用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教授的话说,这项工作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探索,也开拓了民间与学界联手开发吴文化资源的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吴巍巍博士的新著《西方传教士与晚清福建社会文化》一书,于2011年10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以新视角和新方法来重新审视和解读福建社会文化的著作,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吴巍巍同志的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是研究基督教的著名学者林金水先生,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是研究闽台文化的著名学者汪毅夫先生,题目是《真实与扭曲:西方传教士视野中的晚清福建社会之研究》.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与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协办的第三届中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于2011年7月16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敦煌隆重举行。论坛以东西方文化与管理为主题,围绕东西方管理的比较与融合、管理哲学基本问题、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三大议题展开充分讨论,形成了一系列的真知灼见和共识。  相似文献   

7.
王斌 《江南论坛》2008,(5):59-61
4月10日至12日,2008中国(无锡)吴文化国际研讨会在锡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吴文化与工商文化”为主题,对相关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相似文献   

8.
吴文化公园的耕耘者们通过15年的矢志努力,造就了一个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景点,出版了三套反映吴文化研究成果的丛书。1998年8月15日,吴文化公园的创始人之一高燮初应邀赴美国参加国际会议,将《吴地民间建筑艺术》、《吴地民间偶像艺术》两书送给了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9月23日他收到克林顿热情洋溢的来信,这无疑是吴文化公园和吴学研究所把研究成果送向世界的一个成功范例。为此高燮初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9.
常州史称“中吴要辅”、“三吴重镇”,是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数千年以来,常州先民用勤劳和智慧在开发这片土地的同时,创造了十分丰富的文化成果,尤以乡土文化的丰富多采为其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是这片辽阔疆域的拥有者和创造者,各地人们在故土的辛勤劳作中创造出了丰富灿烂的地域文化,吴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地人民创造出来的吴文化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发扬,特别是苏南地区凸现的吴文化。吴文化对于古今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吴文化与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相  相似文献   

11.
吴文化,顾名思义是吴地区域文化。吴地是以太湖流城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一般称之为江南地区。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从吴文化地理区位看,无锡处于其中心位置。自泰伯奔吴奠基,开创吴文化,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吴文化与中华大地上的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等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其自身的特色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吕锡生 《江南论坛》2002,(11):47-47
无锡古称梅里。秦并六国,立郡县制,以梅里为无锡县,属会稽郡,为我国最早的古县之一。太伯奔吴事件,先秦文献如《左传》、《国语》、《论语》皆有提及。至汉司马迁撰《史记》,作《吴太伯世家第一》,始把太伯奔吴,入乡随俗,定居梅里,建立句吴国的史实,集大成地载入正史。太伯遂为后世人们尊为开发江南的始祖。这样,无锡无疑是开吴立国的发祥地。太伯传至20世诸樊,国力逐渐强大,为了对外拓展,便从梅里移都姑苏,称吴。诸樊遵父命为让国于四弟季札,遂采取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法,死后传给二弟余祭,然后传三弟余昧,余昧死传季…  相似文献   

13.
朱琳  陈玮 《江南论坛》2013,(2):24-26
璀璨的吴文化是历史时期民间自发、自觉创造、积淀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吴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建设主力逐渐转向政府,民众自觉略显"钝化"、"惰性",政府支撑渐趋"乏力"、"不力",吴文化在现代的"接力"薄弱,当代吴文化的影响力与历史时期不相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不相匹。近年来,在历史文化"强气场"效应和人文环境的导向作用下,加之经济发展形势推动和政府积极倡导等因素,民间自发力量逐渐成为与政府相辅的"一极",衍生为当代吴文化建设的新生力  相似文献   

14.
吴文化旅游景观“史诗式”主题公园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根据旅游吸引力情况对吴文化景观进行筛选和谱系整理;然后,采用"旅游景观文化选择矩阵"对吴文化旅游景观谱系进行评价;进而,根据公众吴文化景观偏好提出旅游景观开发的战略步骤;最后,结合公众吴文化标志物认知状况选择旅游景观开发的战略要点。结论认为:"史诗式"主题公园开发是吴文化旅游景观开发的重要战略,主要包括主题形象、意象空间和标志符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江南信息苑     
学界民间联手打造吴文化平台【本刊讯】由江苏省历史学会和无锡吴学研究所联合编纂,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担任主编,江苏省历史学会秘书长唐茂松任副主编的《吴地文化通史》(以下简称《通史》)正式于今年6月启动。用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教授的话说,这项工作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探索,也开拓了民间与学界联手开发吴文化资源的一条创新之路。《通史》的编纂得到政界与学界的大力支持。《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由中共无锡市委副书记周解清担任,副主任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廖进,中共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立人、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相似文献   

16.
吴文化的传承与文化无锡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国内外学界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普遍重视和合力推动下,吴文化的研究广泛推进,吴文化的历史资源得到深入发掘,吴文化的精神不断得到彰显和弘扬,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推进吴地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无锡作为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深化对吴文化的研究,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好吴文化,对于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推进率先基本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一、吴文化在吴地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提升发展吴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吴地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  相似文献   

17.
吴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是滋润吴地人民精神素质的活文化.此次由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与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吴文化节,召开吴文化国际研讨会,对于挖掘无锡文化传统资源,展示吴地文化魅力,弘扬吴地文化精神,打造文化名城,推动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吴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吴地数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孕育出来的文化奇葩,是蕴含着丰富创新文化元素的一种区域文化。挖掘吴文化的创新特质,彰显吴文化的创新品格,弘扬吴文化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创新文化建设,打造区域文化品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我们肩负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佛教是吴地的典型宗教,吴佛教文化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宗教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吴佛教的传播对吴地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铸就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促进都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20.
张璟 《经济师》2011,(12):57-58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推进传播体系的数字化转型。这意味着,在文化体制改革大潮下,数字化发展将成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数字化电子产业领域将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