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建设文化地标、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是丰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浙江省平湖市紧紧围绕省、嘉兴市关于文化礼堂建设相关要求和部署,高度重视文化礼堂建设,着力提升文化礼堂的内涵和特色,注重内容设计,打造文化活动品牌,让广大群众喜欢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促进群众的身心健康。同时,坚持设施建设与内容建  相似文献   

2.
发展乡村旅游是新时期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打造农民"精神家园"的主要手段,两者在文化资源与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共享性,为吴兴农村文化礼堂旅游品牌建设提供了可能。中共湖州市吴兴区委宣传部成立课题组,专门对此开展调查研究,形成如下报告。一、农村文化礼堂旅游品牌建设的基础与实践1.乡村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吴兴区人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  相似文献   

3.
正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联系社会与百姓的文化桥梁。作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常熟市以建设现代"江南名城"为统领,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完善五大机制、实现"五有"目标,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升级版,让更多市民参与文化建设、展示文化特长、享有文化成果。一、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让市民  相似文献   

4.
《江南论坛》2014,(9):I0010-I0011
正平湖位于东海之滨,地处浙江省东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北接上海市,南濒杭州湾。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瓜灯之城、文化之邦"的美称。近年来,平湖市以"争创全省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为目标,围绕"文化地标、精神  相似文献   

5.
王风晨 《经济论坛》2014,(11):16-20
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民间推动相结合,因为主流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发展不能背离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精神塑造相结合,文化精神塑造依托文化产业,同时提升文化产业的品位;文化整合与文化创新相结合,以文化整合为前提,以文化创新为动力。  相似文献   

6.
李东风 《经济师》2009,(3):63-64
在民间文化开发保护中,应看到民间文化在文化、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所具有的综合效益,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的深厚潜力,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在中国依托革命化与国家化的历史而建构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传统",推动了民间文化在革命、社会运动语境下的改造、重构与复兴。进入21世纪,国家从文化行政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既为隐藏在乡野边陲的各种民俗提供了合法化生存的契机,也为国家化、革命化的文化形式提供了追根溯源的理由。笔者试图将社会主义新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中,探讨民间文化是如何被革命和国家话语所解构、重建,进而形成社会主义语境下的新文化传统,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身份进入国家话语体系。同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传统在话语体系上的结合,以及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文化实践,系统呈现出意识形态、文化行政对社会文化的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我国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要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独特的民间文化为内核。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现代农民所需要的新乡村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苏州沧浪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文化立区"战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优势。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苏州沧浪区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文化沧浪"的繁荣发展。在推进"文化沧浪"建设的活动中,主要着力做好以下五项工作:开展和谐文化活动、巩固社区文化阵地、推进现实文艺创作、加强民间文化保护、提升文艺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打造石家庄市城市文化品牌是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目标。石家庄市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打造石家庄城市文化品牌,要把西柏坡精神和石家庄精神有机统一,凸显石家庄市文化品牌的新亮点;要把燕赵文化和开国文化结合,切准文化品牌打造的新方向;继续挖掘燕赵人文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保护民间文化品牌;打出京津冀第三极的新名片,打造石家庄特色商业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1.
孙春燕 《时代经贸》2012,(22):13-13
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对于活跃农民群众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我市农村文化工作存在活动经费不足、队伍出现青黄不接、民间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对我市皇塘镇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进行了调研,以期能对加强我市农村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3,(9)
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间礼俗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活动内容,其中婚俗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山西文化渊源久远,以婚俗为重要方面的礼俗文化内容特别丰富。对山西婚俗的产生、发展、特点、现实意义等进行研究分析,必将对山西的礼俗文化研究、民间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等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礼俗文化是一桩重大的民族文化财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搜集整理、研究保护这些精神文化,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保护民间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河北民间游戏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到当代科技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河北民间游戏的传承与发展已呈衰落之势.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交流、发展与创造的重要途径,理应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发展重任.本文研究了河北民间游戏的特点,分析了其现状,并从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河北民间游戏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山寨文化说到底是民间文化、草根文化,也是我们人类历史文化的祖先。历史上的文化大多是来自民间的。山寨文化也是一种亚文化或者副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但并不必然表现为反文化,跟主流文化不一定就是相对立的,反倒是主流文化的补充形式,所以对这种文化不必大惊小怪。  相似文献   

15.
4月22日世界读书日前一天,青岛李沧区“悦读·悦心”全民阅读活动启动式暨中英文经典赏读汇在李沧区机关礼堂里拉开帷幕。这是李沧区委、区政府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中共李沧区委宣传部和李沧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6.
陶模作为宋文化的载体,艺术表现独特。方寸之中蕴含宗教、社会、文化、风俗、艺术等内容,体现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研究宋代文化艺术的珍贵可视资料。本文试图就其文化内涵和造型问题进行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高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社会文化诸部分中中起到引领、导向作用,因此建设先进的高校文化成为我们促进社会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途径。如何进行文化建设?我们认为应把握"四个层面"、"三个原则"和"两个渠道"。"四个层面"意为文化建设要从精神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入手;"三个原则"要求文化建设要遵循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社会性原则;"两个渠道"主张牢固课堂和学生社团两大主渠道。  相似文献   

18.
丁康权 《江南论坛》2011,(12):19-21
2005年,无锡已经跻身于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等会议相继召开后,无锡在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中所呈现}f{的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其中,作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诸多民间文化企业正在自发地融入无锡文化事业发展的汹涌大潮,在探索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行程中,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在文化品牌的创立中感受着光荣,在文化品牌的拓展中成就着梦想。  相似文献   

19.
税务文化建设是人们为了充分发挥税务文化的多重良好功效而对税务文化的形成过程施加影响的一系列行为过程,税务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于中国税务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税务实践决定了我国税务文化建设的目标特征包括:"人本型"税务文化、"法治型"税务文化、"服务型"税务文化、"和谐型"税务文化。现代税务文化建设的这四个目标特征是相辅相成的,不仅揭示了我国现代税务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而且揭示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现代税务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现代税务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其主流的分类方法是将税务文化的内容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我们可以按照这种分类方法来分解现代税务文化建设的内容框架与基本思路,即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来探讨现代税务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叉文化建设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主体、客体,手段等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价值目标、建设主体、建设重点,发展道路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