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渊,在地产界打拼17年,1990年入行香港利达行,第三年就成香港售楼冠军。1993年,被老板邓智达当作“秘密武器”带到北京。从此,地产营销江湖里多了一位“教父”。  相似文献   

2.
方智 《市场周刊》2004,(3):16-19
香港一知名地产人士曾经说过以下一番话:“香港的楼市销售是靠‘推’,内地(主要指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的楼市销售是靠‘拉’。”这一“推”一“拉”之间,就反映了两地地产市场的迥异,当中包括了整个地产行业的操作手法.市场架构.人文环境等多方面。香港的楼市,俗称“二手  相似文献   

3.
胡宇宙——京城地产界的一位传奇人物,早期任职长江实业、新世界等香港名企的他,因为完美操盘丽斯、丽高、丽宫等高端别墅项目,被业内称为别墅营销专家;如今,华丽转身的他,作为远洋地产北京区域整个项目营销的决策者,运筹帷幄、把控全局,依旧引得业内的一片期待。转型后的胡宇宙将会为人们奉献出怎样一场更加精彩的演出?近日,《安家》作为其担任新职后首家接受邀请的媒体对其进行了深度专访。  相似文献   

4.
自去年11月在广州举办一场营销领袖品质沙龙、12月在北京举办第十届中国营销领袖年会后.1月16日,在广州海珠区T.I.T创意园,《新营销》再次将营销人聚集,添酒回灯重开思想盛筵“私人定制时代的新想法·新玩法”。光耀地产前常务副总裁、著名地产营销专家李丁应邀主讲,不仅阐述他17年深耕地产行业的总结和反思,而且分享了很多关于游学欧美亚非的体验和感悟,现场参会者深为震动。  相似文献   

5.
近日,2004中国(成都)楼市总评榜颁奖晚会“地产之夜”在成都举行,中国地产界、演艺界重量级人物和200多名成都地产界精英共同见证了这一年来成都楼市“地产英雄”的诞生。 凤凰卫视“当家花旦”陈鲁豫和中国著名营销专家、国美地产总经理童渊主持了“地产之夜”颁奖晚会。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中国住交会组委会秘书长单大伟;著名建筑设计师刘家琨等业内知名人士以及成都市房管局、市消协、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等相关领导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颁奖晚会。2004中国(成都)…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经营》2014,(9):158-158
8月8日下午,“地产安理会”首期沙龙在三客行红酒雪茄会所成功举办,嘉宾参与了以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为案例的“旅游地产项目营销之道”的对话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作为通往中国大陆的门户及亚洲国际都会, 香港以其繁荣、创意、进取和中西合璧的文化深受世人瞩目。自2001年以来, 一系列的战略性城市营销规划与推广, 极大促发了香港的经济活力,并使得香港品牌和香港城市形象深入人心。香港的城市营销努力及其成效,受到世界各国相关机构和人士的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8.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作为通往中国大陆的门户及亚洲国际都会,香港以其繁荣、创意、进取和中西合璧的文化深受世人瞩目.自2001年以来,一系列的战略性城市营销规划与推广,极大促发了香港的经济活力,并使得香港品牌和香港城市形象深入人心.香港的城市营销努力及其成效,受到世界各国相关机构和人士的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9.
2004年开始,随着中国房地产牛市的兴起和发展,地产营销代理行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在那个时代诞生了一批知名的地产营销代理英雄。2008年中国房地产进入熊市,地产链条上的营销代理行也进入了冬季。在这场生死考验中,有的代理行顺利过关,并逐渐强大;也有的代理行被吞并甚至关张。进入2009年,随着地产市场"阳春"时节的到来,代理行业再度兴盛起来。但与昔日不同的是,过去许多依靠个人英雄主义支撑公司发展的代理行因为核心竞争力单一,而逐渐被团队作战的强势公司超越和取代。如今,这些依靠团队经验和集体智慧的地产营销代理行已经成为行业风向标代表着营销界的巅峰水平。那么这些巅峰上的地产营销代理行在房地产营销理念和方法上有着怎样的独到之处?精彩"对话"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10.
周莹 《新财富》2007,(5):66-67
隐身于女儿“最年轻的中国首富”光环之后的杨国强,是中国第一个实践复合地产开发的地产商。从碧桂园最初的“学校+地产”模式,到后来的“学校+会所+地产+酒店+度假”,可以说,复合地产成就了杨国强和他“五星级的家”。在这一理念下,他通过开发超大楼盘,以低买低卖的策略快速回笼资金,并实施设计、建设、装修、物业管理一条龙开发,以降低成本,从而快速积累了巨额财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四川物价》2009,(10):35-35
阅读:《东方早报》报道:香港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不久前在2009年博鳖房地产论坛上说:“买地王的大半都要后悔,历史都证明他们是傻瓜。”陈启宗认为,过去一年中政府救市是很及时的,但他觉得可惜之处在于这次政府救市不仅救了市场,还救了开发商。这也造成开发商在楼市刚一转暖便盲目乐观.频花高价抢地,而地产开发商在市场转好的过程中盲目扩张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与经营》2014,(10):66-69
在这场席卷世界的技术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媒体浪潮中,地产广告将迎来的是—次强劲的激活,抑或一张宣告死亡的讣告?通过长期而坚实的实战,一些具备成功传播技巧的广告公司提炼出了独有社会化营销观,如丰氏互动(丰氏互动、世纪瑞博同为丰氏国际品牌集团旗下的子品牌),依托世纪瑞博多年雄厚的地产经验,为地产企业量身订做了"社会化营销六大平台",已经发展出较成熟的房地产新型营销战术。  相似文献   

13.
创富路上     
于欣 《新财富》2012,(6):12-12
本刊曾重点研究过的“冒险家”许家印近日又有新动作了,但这一次并非是在他的地产老本行,而是跨界到体育圈。恒大以千万欧元年薪聘请到意大利足球名帅里皮执教,其手笔可媲美世界顶级足球俱乐部,在中国足球界更是史无前例。许家印的足球营销策略再一次赚足了眼球,回过头翻看其房地产主业的表现,2011年,  相似文献   

14.
潘欣怡 《浙商》2008,(5):123-123
81岁的郑裕彤是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被誉为地产界四大天王之一,个人财富约有30亿美元,在香港富豪中名列第三。郑氏集“珠宝大王”、“地产大鳄”、“酒店巨子”、“鲨胆大亨”于一身。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以后,长和系在香港和内地都没有再拿过土地,反而是在地产项目套现近300亿元。冷热之间,玄机何在?岁末年初,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火热。地产大佬也看涨楼市,有预测一线城市涨7%的,有预言北京进入6万元时代的。可一向眼光精准的华人首富李嘉减却在香港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拆分了地产生意,连注册地都换到开曼群岛。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2014年8月发布  相似文献   

16.
日曰 《上海商业》2007,(1):20-21
2006年7月12日,香港恒隆地产、上海港汇广场在新建成的服务式公寓会所多功能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是恒隆地产进入内地14年以来,首次在内地召开的大型新闻发布会。面对沪上各大主流媒体,香港恒隆集团及香港恒隆地产执行董事吴士元先生、上海港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裕强先生,综论恒隆地产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华商》2012,(1):90-90
享有“中国品牌奥斯卡”之称的“世界品牌实验室2011年(第八届)中国品牌年度大奖评选”结果于2011年12月29日在香港举行的“总裁世界年会”上揭晓。阳光100连续八届蝉联地产类最具影响力品牌TOP10,在今年榜单上位居第四位。同时名列地产类最具影响力品牌TOP10的还有万科、中海、合生创展、保利、绿城、富力、远洋、招商、恒大。  相似文献   

18.
徐艟 《市场周刊》2004,(9):33-34
地产定制作为国内首次涉及个性化定制与服务的房地产模式而被广为关注,成为“创新地产”坚定的拓荒者为数不多,万通筑屋是一个。对于地产定制,业内颇有一些怀疑者,怀疑地产制在中国有点超前,而超前主要集中在定位、营销、前景等三个部分。日前,记者就地产定制的这三个部分对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9.
《对外经贸财会》2008,(2):69-70
李嘉诚在1950年开始创业,57年来,他从未遇过一年亏损;历经两次石油危机、文化大革命、亚洲金融风暴,他的企业却能横跨55个国家,走向日不落。由“塑料花大王”走向“地产大王”,未来更可能变成“石油巨擎”,每跨入新产业,他虽不一定是产业的先行者,却总能先驰得点。  相似文献   

20.
香港的“加工贸易型”制造业崛起于50年代,经过40年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香港制造业有10多种轻工业产品(成衣、玩具、人造花、钟表、收音机、蜡烛、首饰等)的出口值或出口量居世界首位。60年代以来,除少数年份外,香港制造业的产值一直稳居各行业的最前列。但到1992年,由于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制造业已经降至第四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非常形象地道明了香港工业发展的模式。“两头在外”是指原料和市场不在香港本地;“大进大出”是指原料“大进”,产品“大出”。香港工业走的是“中间道路”,贮的是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