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全国各地区国企改革力度持续加大。知本咨询国企改革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各地区共发布国企改革相关政策878条,其中国企创新类政策最多,占比达39.35%。盘点2020年地方国企改革,呈现出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2020年,全国各地区国企改革力度持续加大。知本咨询国企改革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各地区共发布国企改革相关政策878条,其中国企创新类政策最多,占比达39.35%。盘点2020年地方国企改革,呈现出五大特点。积极践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年,广东、上海、广西、安徽、陕西等地陆续推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今后三年纵深推进改革吹响了"冲锋号"。  相似文献   

3.
对于国企改革而言,200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资委的成立,标志着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前的国企改革,从通过扩权让利、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等逐步把国企引入市场;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改革脱困三年攻坚实现国企整体扭亏为盈;再到针对长期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国企改革的实践中,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探索和积累了不少深化国企改革的宝贵经验,包括加强国企改革的组织领导、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企战略性改组、深化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妥善调整劳动关系、国有重点骨干企业通过改革做强做大、利用外资民资改组国企、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国企分离办社会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国企关闭破产重组、国企党建创新和围绕深化国企改革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方面面。认真总结推广和学习借鉴这些源于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5.
一句话关键成果:新时期,国企应综合运用多种党建资源,拓宽党建工作宣传教育渠道,提升党建实效性,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政治思想保障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时期背景下国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国企要在高质量发展这一全新视角正确看待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实践看,确有一些国企的党组织职能作用还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国企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按新时期的工作要求,深入扎实地抓好国企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国企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使之成为国企核心竞争力,为国企改革发展指引航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历程回顾入手,概括分析国企改革不同时期对国企各种病症的诊治状况,提出"混改是治疗当前国企病的有效途径"的观点和建议,为新形势下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秦敏 《活力》2022,(20):58-60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也是推动国企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党支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做实基础工作,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以快速适应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将党的政策贯彻好,在国企改革发展实践中落实到位。为国企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提供重要保障,这是新时代赋予国企党支部的一项重要使命。然而,从部分国企党支部的工作现状来看,党支部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组织体系松散,基层党建工作抓得不牢,支部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影响着国企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国企党支部应当结合国企改革发展的现状,厘清党建工作思路,理顺与国企行政、群团组织的关系,将工作重心放在加强党员管理,以及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综合保障上来,推进党建工作常态化,凝聚国企内部各方力量,为国企稳健发展提供助力。基于此,本文就党支部在国企党建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20多年来,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国企最大的难题之一——如何从制度上激励和约束经营者尚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国企缺乏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国企难以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也是国企与一些成长较快的民营企业的显著区别。如何从制度上激励和约束国企经营者,强化国企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深化国企改革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曹继东 《国企》2020,(1):32-34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企改革视野中的国资监管、资本运作和营商环境的分析探讨,研究分析国企改革的路径和模式问题。[方法/过程]采用历史和现实辩证统一分析、定性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国企总部用于平衡国企内部利益、“政企互动”破解国资监管难题、市场化选聘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反思与探讨国企国资监管;从改善国资分布结构和质量效益、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市场化等方面研究如何用好与用活国企资本运作;从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社会化、重构营商环境新探索新模式等方面重塑与再造国企营商环境。[结果/结论]国企改革视野中的国资监管、资本运作和营商环境的结构优化、环境优化和系统优化是国企改革成功的关键和保障,打破国企内部既得利益格局,充分市场化、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是国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焕发生机活力的关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信息广场     
朱镕基表示国企股份化大有前途  本刊讯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欧洲访向期间 ,在谈到国企改革时说 ,今年底国企应可扭亏为盈。 3年国企改革后 ,不是国企不用再改革 ,也不是单纯将国企私有化 ,而是要改为股份制企业。朱总理表示 ,经过 3年努力后 ,国企在终止重复建设、刺激内部需求及以股份制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国企改革任务已完成。中国不赞成用简单的私有化办法来改革国企 ,而是主张股份化。最近内地很多的大型企业通过重组在海外、香港上市 ,获得了成功 ,就证明国企的股份化进程是很有前途的。(张英 )国企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媒体互联     
国企改革核心是减轻政策性负担 据《当代经济》报道 经济学家林毅夫最近指出,国企改革的核心是减轻政策性负担。他说,现在城市人口仍有50%在国企,我国工业的固定资产60%也在国企,银行贷款的70%给了国企,但是国企的产出仅占我国工业产出的25%。因此国企的问题不解决好,就会拖住中国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刘斌 《国企》2020,(4):30-33
近日落幕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总结了2019年国企发展和改革的成果,部署了新一年改革的聚焦领域,在十四五规划到来之际,为全国国企迈向新征程明方向、亮重点、树标杆,令人振奋,令人鼓舞。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开始,中国国企的改革正式进人关键实践期。  相似文献   

13.
浅论多元用工机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企命运,国脉所系,举世关注。国企改革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原来的单一的用工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此,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钟红  胡永红 《企业经济》2005,(12):17-18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成效,但仍然问题重重,2005年是国企改革的又一攻坚年。英国国企改革的他山之石对中国国企改革具有借鉴意义。1979年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后,以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作为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多干预,对国企进行股份制私有制改革的思路,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绩效。中国国企改革与英国国企改造虽有一些不同之处,但其许多经验对中国国企改革仍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切实做好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是确保实现十五大提出的国企改革目标、完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能否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国企改革的成败,而且在很  相似文献   

16.
关健宏 《国企》2020,(1):24-28
国企改革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多方关注。回顾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所走过的道路,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我感到国企改革始终在围绕“一个核心目的”,围绕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在进行。这一个核心目的,就是“资源配置效率”;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国企“人”的转变问题,一个是解决国企改制中历史遗留问题、职工利益维护和企业办社会职能转移等需要投入的“钱”的来路问题,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17.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围绕稳增长发力是今年国企改革的主调。报告提出,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总体和重要部门在改革已基本到位,但是,一些辅助部门或非关键部门的改革则相对滞后,特别是国企运输部门的改革则更为滞后,因此,尽快攻克包括运输部门在内的国企“外围”堡垒,对于国企改革的最后攻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国企改革对国企工会维权职能的冲击及其后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新形势下国企工会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和主导地位,长期以来,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国企问题成为困扰党和政府多年的一道难题。因此,在国企改革处于攻坚阶段的今天,重新审视国企改革的道路取向,澄清对国企认识上的一些误解,从而找到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和改革的重点,对我国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总结基础上探讨国有企业战略调整和方向问题,以加强国有企业的管理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