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历史时期。变迁的轨迹实际上是多元社会组织参与共治、政府逐步下放权力的过程。现行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背景下,在公共组织之外出现了多中心社会力量的组合和分化,但分化和多元的社会组织并没有进入组织化程序,也没有获得整合而进入公共体系当中。这使得现行的"乡政村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乡村社会的发展变化,急需进行一次现代转型,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多元共治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浙江、福建、江苏等农村地区出现了大批的电商公司。从宏观向微观、由经济向社会的转变,电子商务将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工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实施。通过对农村电商驱动下的乡村治理机制探讨,初步认识到了农村电商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归纳我国农村电商环境下的乡村治理困境,包括产业基础薄弱、人际关系弱化、政府权力弱化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治理进行路径探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量原住民人口,资源高度稀缺,加上资本、劳动力和土地净流出,"三农"问题成为必然。政府与九亿农民之间"交易费用"过高,对抗性冲突和群体性事件等"三治"(县乡村治理)问题在所难免。效仿日韩,在农村推广金融合作、供销合作、专业合作三位一体的综合农协,使农村经济基础尽可能不与上层建筑发生剧烈矛盾,在此前提下可适时推进农口大部制改革,这种由下至上的合作经济建设与由上至下的涉农部门改革的配套,将构筑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治理是在政府与村委会的双重参与中共同开展的,政府和村委会各自在治理中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其作用各有优劣,认真分析和掌握两者的复合作用关系,对我们提高农村公共治理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农村是我国最基本的治理单位,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治理有效,是指健全乡村治理的新体系。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基础,根据农村人口结构、社区公共事务的发展和利益主体、组织资源的多元化实际,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规范和调节各类关系,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杨静  张倩 《上海房地》2020,(5):58-62
社会组织参与一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是现代国家治理中社会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引入社会组织,发挥其在资金筹集与住房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改进公共服务体系。为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厘清社会组织与政府住房保障管理机构、住房企业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从立法上明确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的基本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的营利性行为予以重点规制,并确立其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活动的信息公开责任。  相似文献   

7.
农村互助养老是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创新实践,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其服务供给中发挥着重要主体作用。在当前双主体共同参与建设、权责并未清晰界定的情况下,农村互助养老面临政府投入有限、社会组织发展不均、双方职能模糊、机制存在缺陷等难题。因此,从筹资方式多元化入手,提出完善专业建设、加强合作管理、规范工作机制等策略,帮助农村互助养老脱困,实现双主体协同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其辐射作用大,带动面广,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本文着重研究的是成都地区出现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探寻其发展的特点,发现其中的问题,最后针对成都农合组织出现的诸多问题并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在文章的结尾,还提出了组建综合农协的构想,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9.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乡规民约是传统乡村的一种社会自治文化。应根据国家法对其进行规范,采取有效的执行与监督手段,并以公共精神为核心培育民众有序参与自治,使乡规民约作为国家法的有益补充,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基层政府发挥着实施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但有些基层政府存在着同社会组织合作意识淡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低下;供给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建议基层政府应更新服务观念、高度重视公众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完善多元监管体系,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基层政府公信力,实现治理过程中和社会组织,农村自治组织的良性互动、有效衔接,逐步建立高效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始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自秦朝到清末,历代统治者在国家治理中一直奉行“皇权不下县”的治理理念.县以上由国家委派官吏治理,乡以下则采取国家输出法律制度,依靠地方乡绅和宗族制度来管理。直到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专制统治体制的瓦解.传统的乡村治理体系受到严重的冲击.农村直接进入国家的视野.开始打破“政权不下县”的传统.将国家乡政权力体制下沉至传统的农村基层社会.历经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等阶段乡村组织体系的改革发展。政府将农村社会纳入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基层农村社会处于国家权力支配之下。行政力量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乡村开始探索走上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道路.对基层社会管理实行“乡政村治”模式.在农村建立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并从法律上明确了村民委员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维护了国家对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又保障了乡村社会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民主建设当中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成为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需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相互合作。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同时在协助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需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相互合作。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同时在协助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农业产前、 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相关服务,对促进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起着非常直接和重要的作用.但在政府介入干预过多、 社会资本参与不足、 薄弱的技术人才基础及落后观念的影响下,使参与农业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公益性不足、 融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专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一直存在.我们应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组织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政府购买、 引入公益创投、 设立农村社区基金,大力发展三类农村社会组织,注重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助力农业服务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5.
宋心 《会计之友》2021,(4):146-150
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乡村治理中,农村审计本应扮演着重要监督职能,却由于发展缓慢而无法匹配新农村的快速发展。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出发,更新了农村审计的基本含义,从审计主体、客体、对象、标准、结果五个方面厘清农村审计要素,并阐述其具体内涵,重构了"政府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为主体、统筹社会审计力量"三位一体的农村审计模式。同时,也阐释了各审计主体在该农村审计模式中的重要性,认为其将伴随集体经济组织体量的扩大而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需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相互合作。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同时在协助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中公众参与的模式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面临政府有效性不足的现状,公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存在着意识、动力与能力的约束,而转型社会的多元性特征决定了公共安全治理需要公众的积极有序参与。公众作为参与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应该被关注。文章提出了我国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从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管理走向政府与公众参与的合作治理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治理理论与公众参与的实践,提出我国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中公众的社会网络化参与模式与实现策略,包括要构建透明化的法治政府,引入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能力以及创新公众参与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以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为特征的社会资本,为我们研究乡村治理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发掘传统社会资本在构建良好乡村中的积极作用,并构建新型社会资本,为乡村的良好治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郭英莉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6):159-159,163
治理理论强调社会和政府治理中各种非政府机构包括私人部门和自愿团体的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强调国家与社会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及合作互动,这打破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传统思维,强调政府、公民社会和市场良性循环互动的治理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与农村社区治理相辅相成,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社会力量支持力度不足、社区群众自主投入少、土地落实难致使资金投入更趋紧张,影响了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现阶段,完善农村社区治理需要强化党对农村社区的领导,加强农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拓宽筹措资金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及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