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承载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提升合作水平.中俄经贸合作至今经历了“起伏不定”、“大起大落”和“恢复提升”三个阶段.在能源、投资、科技、劳务和交通合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深化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应加深金融领域合作、注重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和功能完善、努力提升毗邻地区的经贸合作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不断加深民间交流基础. 相似文献
2.
福建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李鸿阶 《亚太经济》2017,(4):107-11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福建对外开放形势发生了新变化,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要突破关键环节,通过创新对外开放模式,提升载体平台功能,完善对外合作机制,积极拓展福建对外开放的新优势,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了促进全球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高度融合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西亚各国既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拥有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众多港口。文章利用动态GTAP模型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西亚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前景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关税减免将会给中国和西亚各国带来GDP、居民福利的增加,除了正效应以外,中国的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则有所恶化。其中,关税减免对中国和西亚各国产业的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4.
5.
"一带一路"倡议是近年来对我国入境旅游尤其是丝绸之路入境旅游的发展有极大战略效应的制度安排,导致了近年来我国丝绸之路沿线西部区域入境旅游的迅速发展,并且使这一区域以入境旅游的发展为标志的现代旅游业在产业结构层面上快速成长为具有区域增长和发展意义的优势产业或先导产业,并启示着西部部分区域开放经济格局的新突破。文章旨在系统分析近十年来丝绸之路沿线西部区域入境旅游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中将这一区域入境旅游的发展与全国及其他区域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和阐明了丝绸之路沿线西部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趋势,系统论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跨境旅游发展的互动机理,并提出这一区域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战略价值和战略构架。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领域取得的合作成效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面临的新挑战,包括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经济风险上升和供应链短链化趋势等。作者提出未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即建立健全对外投资管理体系,高质量推进互联互通,拓展农业、矿产、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创新国际融资方式并以服务贸易拓展民心相通等。 相似文献
7.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取得国际共识,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的重要成果,但也面临着制度体制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宗教矛盾复杂、文化繁杂多样、跨区域协调机制缺失等困难和挑战。要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按照"坚持和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站在全局战略高度上谋篇布局、增强政策的全面性与持续性和强化策略的差异性与有效性"的基本思路,围绕深化区域合作、创新投入机制、扩大贸易便利、加强金融合作、构建综合平台和加强产业对接等方面,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互联互通,共同致力于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世界和平、和谐、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背景,从公共产品理论出发,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是促进区域及区域间合作,因而需要有关国家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特别是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以契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际需要。在全球性国际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或无法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只服务于特定区域或跨区域,其成本又是由区域内或区域间国家共同分担的安排、机制或制度称为"区域性或区域间公共产品"。"一带一路"作为一个整体平台,在该平台下的诸多跨国活动具有区域性或区域间公共产品属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逐渐形成了区域性或区域间公共产品供应的新格局。中国通过主导"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公共产品的提供,可改善因美日欧经济停滞所导致的公共产品供应能力的不足,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形成一个以中国为中心节点的合作体系网。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宝贵的人文合作历史传统,但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取得良好的经验,形成了具有示范作用的"金砖路径",可以引领"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建设。通过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政府、民间人文交流合作,扩大教育和科技合作,探寻并培育共性文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等,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研究我国"一带一路"FTA战略的最优路径。首先,文章构建二元响应模型,分析我国选择FTA伙伴国的决定性因素,并据此预测最适合与我国建立FTA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其次,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建立双边FTA的福利与外贸潜在效应,并依托我国的FTA福利获益构建第二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安全与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构建第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最后,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三个维度进行降维和综合评估,确定了我国"一带一路"FTA战略的最优潜在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4.
15.
"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实施,不仅需要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也离不开域外国家,尤其是域外关键大国的理解和支持。作为塑造中国周边环境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反应无疑至关重要。作者通过对美国媒体、学界、智库等的考察发现,美国国内虽然也不乏一些理性、客观的声音,但是总体上对中国的意图存在较大疑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拓展国际影响力的战略工具,将为中美之间带来广泛的竞争,并会威胁到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利益和领导地位。美国官方则对"一带一路"倡议采取了选择性回应:一方面,从整体上对该倡议进行"冷处理",官员较少公开提及甚至有意淡化其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在需要借助于中国的特定领域,则表达了谨慎的欢迎与合作态度。基于美国的认知与反应,作者提出了一些中国的策略选项,包括扭转"观念市场",引导美方树立"我们的事业"意识;从最易处着手,打造吸引美国合作的示范工程;争取与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对接,避免双方恶性竞争;妥善处理好周边海洋争端,防止相关国家加速倒向美国;坚持市场机制主导地位,为美国等域外国家企业创造平等参与机会;注重与美国主导的国际机构合作,化解多边阻力和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将沿线各国和地区共同融入到世界经济改革发展的潮流中,实现共同发展、互惠互利。"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互联互通,将为沿线各国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典型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基本特征,同时,从设计理念到操作框架、从愿景到行动,都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理论上,"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全球治理理论的多重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合作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丝路精神"是对新中国外交核心价值理念的继承创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更是对全球治理理论的重要贡献。实践上,"一带一路"倡议兼具区域合作、国际协议等特点,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实践和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具有发展、和平、文化、合作等方面的典范价值,为新时期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三年有成。"一带一路"建设正处于量变到质变、小成至大成的关键时期,下一步要积极推进两大主轴建设,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进一步对接,创新"一带一路"理论体系,打造"一带一路"安全系统工程。"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中国应在大国外交框架下,稳妥处理与沿线国家的竞合关系,深入推进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出口贸易主要通过贸易结构先导效应、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三大渠道分别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行业生产率提高和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一带一路"建设的贸易畅通等合作重点恰恰起到推动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提高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激发和创造新的国际市场需求等作用,从而为出口贸易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三大新的战略机遇。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路径与策略:一是发挥贸易结构先导效应,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和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二是发挥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提高行业生产率和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三是发挥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马来西亚全资企业拉玛国贸(重庆)进出口有限公司从在重庆设立销售点开始试水,到现在已一步步在重庆建起了加工厂,形成越来越完整的产业链,并准备扩大经营范围。像拉玛国贸这样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走进重庆的外资企业,在重庆有不少。随着政策、物流及其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指标对东三省的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并指出导致东三省对外开放度较低的几个共性与个性原因,提出借力“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扩大东三省对外开放的若干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