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2011~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因素,测算了中国与主要伙伴国及地区的文化产品出口潜力,并量化评估了人为因素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有阻碍作用。关税、自由贸易协定安排、进口清关时间等人为因素构成了影响中国文化出口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文化贸易潜力,这种潜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潜力最大的国家是老挝,最大的区域是中东欧地区。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危机。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模式是值得我们从中认真吸取的一个教训。东南亚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特征就是实行出口导向战略,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充分利用本地区廉价劳动力,大力发展出口产业以带动整个经济的起飞。经过20年的发展变化,廉价劳动力的资源优势不复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资已经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此时这些国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滞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国家重提大型基建项目对经济复苏的重要性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光指望外部环境自然变好是消极的方针,东南亚国家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改革措施,最大限度地刺激本区域内的需求。刺激区域内的需求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各国政府努力扩大本国的基建规模;二是东南亚各国政府加强联合,推动本区域一些大型跨国基建项目的实施;三是力求本国出口贸易的多元化。目前,东南亚一些国家政府和有识之士又重提因东南亚金融危机而搁置了两年的一些大型跨国基建项目,希望藉此推动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全面复苏。过去几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已经酝酿…  相似文献   

4.
从出口产品结构变动角度考察2001-2014年期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国家出口增长的源泉,研究发现:从国别层面看,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多数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对少数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等的出口增长依赖于扩展边际。从行业层面看,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如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出口扩张主要呈现出"老产品、老市场"的特征,同时显示出"新产品、新市场"的"增量"发展趋势,表明双边贸易存在巨大潜力。从影响二元边际的因素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进口国与中国的收入差距、多边贸易阻力因素对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正向影响,而距离因素则对出口增长构成阻碍。中国与贸易伙伴国是否都加入区域合作组织对中国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有正向作用,对中国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的正向作用尚未显现。  相似文献   

5.
广西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广西抓住入世、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广西沿边沿海、紧靠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促进广西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广西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广西已"走出去"企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广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市场、产业重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面对国际国内政治格局发生的复杂变化以及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强,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向内需和消费方向发展,优化国内市场供需双侧格局,发挥中国市场规模优势和市场容量,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通过对中国三大区际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研究认为东、中、西三大区际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化水平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层次,中、西两大区际具有较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是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改革重心,高质量协调发展须从促进区际协同机制、产业优化布局、构建消费体系等方面展开,快速整合资源,加快双循环发展布局,共促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口贸易持续增长,需求拉动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需求方视角的进口国制度环境必然对我国出口贸易效率和贸易不确定性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利用随机前沿模型,以中国2006~2014年在"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的出口经验为样本,考察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水平,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出口效率和贸易不确定性的边际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均值为0.695;在市场规模较大、收入较低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水平较高;积极同沿线国家达成区域贸易协定,并选择政府效率越高、民主程度较好、法律规则越规范的国家进行出口,这既有利于中国出口效率的提升,又有利于贸易不确定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对2002—2018年中国-东盟双向直接投资空间关联网络的总体特征、演进动态、国别特征与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东盟双向直接投资空间关联强度不断增加,但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较大。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重心呈现“西北-东南”双向迂回,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资呈现“先由北向南,再由东向西”方向变动。中国-东盟双向直接投资网络节点层次分化明显,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圈层结构与结构洞差异。双向直接投资空间关联的演进主要受国家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市场规模、制度质量以及国家间贸易规模、接壤情况等8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制度质量以及贸易规模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从推动节点、要素、网络协调发展的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出口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出口贸易持续增长,需求拉动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需求方视角的进口国制度环境必然对我国出口贸易效率和贸易不确定性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利用随机前沿模型,以中国2006~2014年在"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的出口经验为样本,考察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水平,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出口效率和贸易不确定性的边际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均值为0.695;在市场规模较大、收入较低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水平较高;积极同沿线国家达成区域贸易协定,并选择政府效率越高、民主程度较好、法律规则越规范的国家进行出口,这既有利于中国出口效率的提升,又有利于贸易不确定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孙楚仁  陈瑾  张楠 《亚太经济》2017,(3):120-129
出口地缘结构反映了一国出口的市场定位、地理方向、出口能力及其经济地理和政治结构。文章采用1997-2014年BACI双边贸易数据库、CEPII引力分析数据集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分析金砖五国出口的不同技术复杂度产品的地缘结构差异问题,及其出口市场的地理结构和出口发展潜力。研究发现,金砖国家出口地缘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整体上,巴西的出口地理范围最远,俄罗斯最近,中国、南非和印度居中。出口目的国在金砖国家出口总额中占比,与该国与金砖国家距离及产品技术复杂度呈显著负向关系。此关系对不同的金砖国家来说显著程度不同:俄罗斯最强,巴西和印度最弱;并且与这些国家的地缘特征、经济地理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贵州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农产品出口市场扩大、国家政策扶持、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等机遇,贵州省要利用好国家政策,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强化品牌意识,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弱化地缘挑战;提升农户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增强经济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出口增长既有要素比较优势的动因,又存在制造业部门对外贸易"母市场效应"这一动因.本文采用MacCallum(1995)的方法,做了中国对108个国家2001~2008年出口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和出口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出口以更大比例增长.本文提出一个融合"母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3.
出口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与APEC成员的实际,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采用2003-2015年的跨国贸易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面向APEC成员出口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对APEC成员的出口贸易潜力。结果发现,两国经济规模、贸易协定的签订、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等因素对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两国距离与出口显著负相关,而中国对APEC成员的直接投资对出口并无显著影响。基于此,中国今后在与APEC成员开展贸易的过程中,既要强化贸易的积极因素,化解各种消极因素,又要在巩固已有地区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新的贸易地区市场,培育新的贸易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 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发表报告指出,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导致1998年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从1997年的6.1%下降至4%。尽管这一次金融危机没有直接冲击到我国,但其间接影响正在逐渐显露。深圳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又靠近东南亚市场,因此,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而言更易受到影响。据深圳市经发局统计,今年1-3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84.70亿元,较同期增长18.1%,增幅减少4.8个百分点,特别是外销比例较大的企业已感到形式的严峻。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深圳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贸出口滑坡 金融危机使得东南亚国家及日本、韩国等国内经济困难,资金紧张,这些国家的进口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进而对我国扩大出口形成负面影响。而深圳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11%,这些国家也是深圳正在努力开拓和进一步扩大的市场。其次,经历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结构、出口商品结构如服装、玩具、初级加工产品、电子产品等及目标市场与我国相近,这些国家的货币以40%或更大幅度的贬值无疑增强了其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我国出口处于不利地位。第三,来自香港转口贸易的压力。香港是深圳最大的贸易伙伴,1997年深圳对香港的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信息产业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步入“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根据国家制定的“十五”期间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继续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增和速度发展,2005年市场规模比2000年翻一番,产业增加值占2000年翻一番,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容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经济规模位居世界前提;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所需硬件、软件系统基本实现国内配套,出口创汇额比2000年翻一番,使信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  相似文献   

16.
对江西2002—2015年有关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30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基本呈现线性上升的演变态势,潜力指数从-16.31(2002年)上升至24.74(2015年)。江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不断向好归功于旅游产业发展支持体系的逐步健全和保障条件的有效改善,将来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应继续挖掘资源禀赋优势和市场需求、发展区域经济、完善政府管理,有效改善人财物、文化等关联产业、交通等社会基建、环境承载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总人口规模、劳动力人口和迁移人口三方面对浙江省省人口结构变动分析。浙江省常住人口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农业人口规模明显高于非农业人口规模,非农业人口增长快速。浙江省2003-2009年总就业人口规模呈稳步上升态势,吸纳劳动力最大的产业从第一产业转为第二产业。浙江省属人口迁移大省,省际迁入和迁出人口之间在迁移地缘、户口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15-65岁的劳动力人群在省际迁移及省内人口中占绝对比例,迁移最主要的原因均为"务工经商"。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分别从产品域和市场域视角对2000~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了测度。产品域层面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但其贸易竞争力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的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较低。市场域层面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在全球市场的出口相似度高于美国市场,且出口相似度在美国和全球市场均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文章基于Porter的"钻石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竞争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产品域视角下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产业和企业战略对产品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市场域视角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要素禀赋和FDI与两国间的出口相似度负相关,而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其贸易竞争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出口对新兴市场国家具有“挤出效应”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清 《世界经济研究》2006,8(11):47-52,64
中国出口总量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担心,认为中国强劲的出口扩张能力挤出了其他国家的世界市场份额,并因此有可能威胁到这些国家长期的经济增长。本文以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的8个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为研究对象,检验中国是否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产生了“挤出效应”。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国的出口上升不仅没有挤出样本国家的世界市场份额,反而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中国的出口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特别是在不同的出口市场上,这种差异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贾玉成  张诚 《南方经济》2018,37(9):50-67
"新常态"经济周期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有何特征?从经济政策频繁波动的现实出发,如何理解跨国并购的"逆周期"成因?文章基于2001-2016年中国企业对91个国家的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具有显著的"逆周期"特征,下行经济周期加剧了并购规模提升;其次,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国并购正相关,并且在国有企业中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表现为更明显;最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距以及市场增长潜力差距均提升了并购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