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宗教和文化:东亚发展与合作中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东亚发展与合作中 ,民族、宗教和文化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强。东亚的民族、宗教和文化有其历史形成的独特性。当前东亚出现了宗教极端主义抬头、民族主义高涨的趋势。总体而言 ,民族主义仍具有积极作用 ,它提倡现代性和世俗性 ,对宗教极端主义有所抑制。但是 ,为了防止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 ,“东亚意识”的提倡将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和“民族主义”都是西方概念,民族是民族主义的基础,且两者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民族主义”兼具民族主义观念和民族主义实践双重含义,具体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表现为强烈民族情感的民族主义;第二,作为政治运动的民族主义;第三,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三种意义上的民族主义都对我国法治建设表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作为硬制度、官方法的制定法可以适当吸收民族精神的部分内容,在司法裁决中也可以适当引入“民间法”作为裁判规则。在统一多民族国家这种国家形式下,我国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制度来满足各民族要求平等、追求民族利益和民族发展的政治诉求。在意识形态领域,我国法治在性质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所以,我国法治应在尊重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吸收自由主义法治观理念,如注重对个人权利的保障、尊重个人的主体地位等,争取树立自由民族主义的法治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族群冲突已成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热门领域。以往的研究已经注意到石油资源对于族群冲突的影响,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因果机制缺乏认识。基于一个关于族群冲突的广义理论,作者认为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才是决定石油是否导致或加剧族群冲突的核心变量,并通过三个因果机制导致族群冲突的升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少数族群聚居区的核心领地发现石油时,这一少数族群将会倾向于反抗由多数族群主导的中央政府,从而导致族群冲突的强度升级。苏丹、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加蓬等案例可以检验上述假说。这一关于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与族群冲突升级关系的理论指向一个更加广泛的关于自然资源的族群地理分布和族群冲突的理论。而关于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与族群冲突的升级的特定理论和经验支持也佐证了族群冲突的广义理论的强大整合能力和解释力。该研究在以下三方面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多族群的石油国家如何缓和族群冲突、中国的资源型企业如何规避政治风险、中国的海外投资如何兼顾经济利益与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萃取法对蛇纹石尾矿酸性浸出液中的金属进行了萃取分离的研究。采用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萃取剂萃取浸出液中的Fe(Ⅲ)、Al(Ⅲ)和Ca(Ⅱ),使其与Ni(Ⅱ)、Mg(Ⅱ)分离,考察了P507浓度、皂化率、浸取液酸度及反萃剂浓度对各金属离子分离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实验条件。之后用环烷酸提取Ni(Ⅱ),使其与Mg(Ⅱ)分离,考察了环烷酸萃取剂浓度、萃取级数、萃取时间及反萃剂浓度、相比和反萃级数对镍提取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萃取条件下可实现各金属之间的分离提纯,为蛇纹石尾矿的再利用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作者主要从伊斯兰传统政治理念出发,论述了伊斯兰国际体系观的内容及其现实困境,力求相对客观地理解伊斯兰与国际体系的关系。首先,伊斯兰的宗教共同体(乌玛)观念将超民族、超地域、超国家的"乌玛"作为政治共同体的理想原型,导致当代各种伊斯兰思潮均以重建"乌玛"为政治理想,并使伊斯兰世界的民族国家建构深受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矛盾的困扰,而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和伊斯兰世界分裂的现实使重建乌玛注定成为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其次,传统伊斯兰文化的真主主权观念,被当代伊斯兰主义发展成为反对国家主权的"伊斯兰国家"理论,并诉诸实行伊斯兰教法、重建政教合一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实践,导致伊斯兰国家宗教与世俗的矛盾冲突并破坏国家政治稳定,同时也加剧了伊斯兰国家与现行国际体系的矛盾。最后,崇尚和平、平等、中正构成了伊斯兰教的核心价值观,但伊斯兰的传统"圣战"观对后世影响至深,它在民族解放运动时期的运用具有其正当性,但宗教极端主义对圣战的扭曲和滥用,既加剧了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内部冲突,也加剧了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对抗,并为西方妖魔化伊斯兰教攫供了口实。伊斯兰与现行国际体系关系的调整是影响国际体系转型的重要因素,伊斯兰世界和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伊斯兰与国际体系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斯大林民族定义提出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作用,批判了其所谓的社会主义民族和资产阶级民族分类.认为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斯大林主要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出发来考虑民族问题.斯大林在当时提出民族定义主要是为了阻击民族主义思潮、批判一部分社会民主党人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看法和主张,以便维护统一的无产阶级运动,其民族定义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斯大林民族定义提出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作用,批判了其所谓的社会主义民族和资产阶级民族分类。认为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斯大林主要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出发来考虑民族问题。斯大林在当时提出民族定义主要是为了阻击民族主义思潮、批判一部分社会民主党人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看法和主张,以便维护统一的无产阶级运动,其民族定义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疆内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事关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国家历来重视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良好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这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也有一些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制约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试图分析探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夏方波  陈琪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6):80-106+158-159
多民族国家治理持续性分离主义运动面临现实困境,即无论国家选择压制还是整合都可能带来分离主义运动的暴力化及其负面政治效应。国家整合与族群整合构成了两个层面的博弈过程并影响分离主义运动的进程性模式分异。在国家选择策略性压制时,如果侧重镇压,将边缘化分离主义群体中的温和派而促使激进派实现组织整合,引发分离主义运动的暴力化转向和大规模暴力的产生;如果侧重收买,分离主义群体内派系收益分配不均会促使激进派开展竞争性动员,导致运动走向暴力化和非对称暴力的使用。在国家选择制度性整合时,如果温和派无法形成对分离主义群体的内部控制,激进派将实施成本强加战略,导致分离主义运动走向使用非对称暴力的暴力化;如果温和派主导分离主义群体的组织整合,实现内部控制和收益分配,分离主义运动将向和平方向转化。对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两国案例的过程追踪表明,单纯采取压制或赋权的方式都难以实现多民族国家的整合,能否成功化解分离主义冲突还取决于分离族群的内部整合态势。这一发现的政策含义是,国家应辨识分离主义群体的派系关系,采取组合策略,为温和派提供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资源和条件,在温和派主导分离主义运动的情况下搭建对话平台,这样才更可...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与践行者,将其毕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民主国家的建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其在践行革命的一生中不断提炼与总结出来的革命理论,其中民族主义作为三民主义学说的首要组成部分,为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构建民族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框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的特殊的思想文化渊源,既从属与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与资产阶级思想的范畴,同时又有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1960—1971年(探索太空、非殖民化运动高涨和全面冷战的时代)60年代,美苏两国进入以核军备和发展太空技术竞赛为标志的全面冷战,两大阵营之外的原战前殖民地国家,以民族主义加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手段争取民族解放。革命思潮席卷世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使全世界的青年斗志昂扬,西方中产阶级知识界弥漫颓废风气,60年代"新生派运动"  相似文献   

12.
身份认同建构是一种动态社会过程,各类组织的利益内涵和边界在此过程中形成、明确或重构。作者以认同政治为视角归纳了当代基督宗教传教运动的全球政治效应。基督宗教以信仰为基,通过传教运动不断发展信徒、扩展组织并建立跨国网络,在此过程中持续改变或强化个人和集体认同,推动基督教继续向南移动,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同时西方基督教仍居世界基督教的中心地位。在传教进程中基督教组织成为全球公民社会重要主体,推动基督教从私人信仰走向公共宗教,同时通过深化次国家认同和超国家认同对民族认同形成挑战。其表现在于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安全战略形成合流、推动认同整合和分裂而影响传统安全、在疾病防治等方面对非传统安全产生影响。基于此,基督教传教运动可在全球、国家和地方层面发起观念、组织和制度革新或革命,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革新或革命引信。  相似文献   

13.
此题回答要点:(一)什么是商业资本?(二)资本主义以前商人资本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三)资本主义制度下商业资本是怎样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四)资本主义制度下商业资本的职能是什么? 商业资本是投资于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商业买卖以攫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它的运动公式是:G—W—G′(货币——商品——较多的货币)。商业资本即商人资本早在奴隶社会初期就出现了。它存在的原始条件就是商品流通。在商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参加了商品交换过程,因而使原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独立的两个行为(商品—货币;货币—商品)。这样,就产生了在此地购买商品而在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中,分离主义者常常援引国际法上的分离权,事实上,国际法上不存在关于分离权的规范。人们通常所谓的国际法上的分离权的提法,是将分离权混同于国际法上的自决权,而分离与国际法上的自决完全是两码事。虽然在国际法上分离并未被确立为一项权利,但从国际实践层面来看,国家内部的弱势团体在遭遇严重不公正待遇时,国际社会通常视其拥有救济性分离权,国际社会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人道主义理念和保护弱势团体人权的考量。救济性分离权是弱势团体为保护自身免遭毁灭、最后不得已而行使的一种救济性权利,是弱势团体实行自我保护的例外机制;但这项权利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的行使虽然具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但由于这些限制条件在实践中难以准确、具体地把握,也常常导致该项权利被滥用。从法理上说,是否允许分离是主权国家内部的管辖事项。通过宪法赋予某团体以分离权仅仅是极个别国家出于特殊政治目的之考量而采行的做法,绝大多数国家禁止分离。研究分离权的存在情形和行使条件以及与相关概念和理论范畴的区别,对于我们反对各种形式的分离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东 《广西经济》2004,(11):33-35
广西地处中国南部边疆,是全国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沿海的自治区,也是全国少数北回归线横穿的省(区)之一。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雨水多,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年13照时间1600—1800小时,无霜期长达280—360天。良好的阳光、降水、自然热能构成了广西优势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一) 十年改革为我州民族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国家和自治地方、汉族同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为民族地方经济工作的正常运营提供了法律保障,加快了我州民族地方经济的发展步伐。第一,加快了开发建设速度。198O年—1989年的1O年间,全民所有制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动员"是比"军事动员"含义更广泛的政治/战略概念。它是指一国的政治领导为实现国家根本目标而征集和调动本国各类可用资源的行为总和,此外还包括在根本国策层次上征集和调动资源的战略性方式。动员能力在现代的政治制度中大大扩展了国内社会的政治参与范围,从而变更了国家动员方式,提升了国家动员能力。就其主流而言,政治制度与国家动员紧密相联的这一历史进程经历了三大阶段,即现代前期、现代中期和现代后期(现当代),民族主义和大众政治构成其首要的演变动力。几类现当代典型政体(即威权政体、民主政体和极权体制)在国家动员方面从事了截然不同的历史实践,并显现出各自的动员方式和动员能力差别。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动员"是比"军事动员"含义更广泛的政治/战略概念。它是指一国的政治领导为实现国家根本目标而征集和调动本国各类可用资源的行为总和,此外还包括在根本国策层次上征集和调动资源的战略性方式。动员能力在现代的政治制度中大大扩展了国内社会的政治参与范围,从而变更了国家动员方式,提升了国家动员能力。就其主流而言,政治制度与国家动员紧密相联的这一历史进程经历了三大阶段,即现代前期、现代中期和现代后期(现当代),民族主义和大众政治构成其首要的演变动力。几类现当代典型政体(即威权政体、民主政体和极权体制)在国家动员方面从事了截然不同的历史实践,并显现出各自的动员方式和动员能力差别。  相似文献   

19.
1984年11月3日至5日,国家物资局在江苏省徐州市主持召开了N.N—二仲辛基氨基乙酸(N—540)萃取分离铂铑的新工艺鉴定会。该工艺是由国家物资局金属再生利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有色金属总公司昆  相似文献   

20.
解芳 《魅力中国》2014,(11):150-150
随着我国外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其对我国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英语等外语国家文化的认同超过了本国文化的认同,从而造成本国文化失语的现象。本文将从民族认同和中国文化失语的概念出发,具体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外语教育对其民族认同的影响,从而提出基于民族认同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外语教育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