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王荻  许劼 《上海经济》2022,(4):61-78
都市圈是城市群的发展引擎。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与公路相比,高铁的快捷和公交化运营大大改变了人流的集聚与扩散过程,使城际联系时间缩短、频率提升,也对都市圈的空间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长三角的沪宁、沪杭高铁走廊为实证案例,借助高铁城际人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高速铁路对都市圈城际联系变化的影响作用。首先,构建高铁走廊的时间距离网络和人流联系网络;其次,对两个网络进行交叉分析,探寻不同都市圈空间层次城际联系的变化规律;最后,总结高铁都市圈联系格局变化的形成原因和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高铁通过提升可达性促进了走廊上各中心城市都市圈的空间格局改变,它使人流进一步向都市圈集中,使都市圈的内部联系更为紧凑。在这一过程中,高铁对中心城市的城际联系促进更加明显,有助于高等级城市网络的形成,而位于不同中心城市之间的其他城市,则增加了与多个中心城市联系的机会,这也是高铁突破行政区划约束、推动都市圈发展的关键。研究结论可以为高铁引导的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等提供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3.
黄小明 《改革与战略》2013,(10):25-28,89
文章采用Moran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和Lisa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对1997—2010年间中国劳动力的省域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的省域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各省域间劳动力分布的空间差异不断加大,东、中、西部劳动就业人数的空间结构差异明显。因此,各省域应立足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本地区的劳动力,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2013—2021年长三角地区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面板数据,先构建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再通过新冠疫情前后数据计算,分别对每个都市圈机场群与城市群发展指标总贡献、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比较分析,据此精准判定三大都市圈每年的耦合协调等级。实证发现:从空间上看,上海都市圈无论是耦合度还是耦合协调度,都始终高于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从时间上看,上海都市圈近九年来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协调状态,而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在遭遇疫情冲击后,耦合协调等级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后两者的机场系统和城市系统亟待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同时应高度契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路径嵌入并提高发展韧性。  相似文献   

5.
徐波  赵春雨  陈东  杨修志 《乡镇经济》2009,25(10):21-25
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是个完整的过程,包括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和就业体验行为。通过对黄巷村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对就业环境的总体感知强度不是很高,且在不同的人口学特征上有差异;农村劳动力做出在本地从事农业的决策主要是受外部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且他们在就业前有很多顾虑;农村劳动力从事的农业主要是在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基础上的集约化农业,大部分人在农闲时有兼业行为;农村劳动力对其目前的农业就业状态满意度较低,这会影响他们的再次就业感知、决策和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要素流动和空间经济集聚的研究视角,借助于一系列关系数据,实证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要素空间集聚与扩散的新变化。研究发现:(1)自2003年以来,以往与上海经济联系较弱的城市,其增长势头显著于其他城市;(2)尽管2003-2007年间,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下降,但是,动态人口流动和货物流动的数据显示,经历2007年金融危机冲击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区域流动经济空间网络中的综合地位有重回上升的态势。(3)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有助于区域差距的缩小,随着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增强,长三角地区城市区域将呈现扁平化发展。整个长三角城市群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2004~2011年中国服务业面板数据,首先从整体上实证分析了服务贸易对异质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然后分性别、分行业检验了服务贸易的异质劳动力就业效应,以考察服务进、出口对异质劳动力就业影响的性别和行业差异。整体估计结果表明,服务进、出口显著地促进了中国服务业异质劳动力就业,且对熟练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说明服务贸易对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有所差异;从分性别和分行业视角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服务进、出口的异质劳动力就业效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和行业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南京都市圈8个市为研究单元,采用泰尔指数定量分析评价2002至2010年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时间尺度上的地带内、地带间和市际差异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市际间、地带间差异显著,地带内差异较小,市际间差异表现在旅游外汇收入集中在南京、镇江、扬州三个市,地带间江苏四城市的旅游外汇收入比重远高于安徽四城市。通过研究揭示了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和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有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提出了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区域协调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然转移从农业流向工业和服务业,并最终实现三次产业间流动的动态平衡状态。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河南省不同区域经济的增长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二、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影响较弱。加快二、三产业发展,重视教育,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体系是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就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李威  王珺  陈昊 《南方经济》2017,(11):85-102
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不仅存在着城市化水平的差异,还存在着城市规模分布演进趋势不一致的特点。文章率先关注到这一特点,并从城市初始规模的视角入手,探讨和检验了国际贸易和区域内城市间运输成本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基于1998-2013年中国23个省区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等面板数据,文章发现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大城市发挥其规模经济的优势,获取更强的规模增长动力,从而推动城市规模分布趋于集中。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省区内城市间的运输水平会影响国际贸易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在运输成本较高的省区,贸易开放会促使城市规模集中,而在运输成本较低的省区,贸易开放则会令城市规模分布趋于分散。在中国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助于运输成本较高的区域避免大城市的过度集聚,实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城市绿色发展多维度相互协调的要求,文章通过系统梳理绿色城市的发展原则与目标,构建城市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方法,并采用2010年和2014年山东省17地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绿色发展整体呈现两极化效应和高低带交叉分布特点,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贯穿东西的青岛市和济南市的连线上,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西北部和东南部。针对山东省城市绿色发展特点,文章提出促进城市绿色均衡发展的空间重构和路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创新型城市在不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化,对创新型城市的生态位理论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从生态位的视角对创新型城市进化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创新城市成长模式演变的阶段划分,并根据创新型城市生态位变化的历时过程特点,给出创新型城市基因延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国外劳动力极化的发展背景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就业极化和工资极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劳动力极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向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呈现出"N"型"极化升级"趋势,工资结构呈现出两端上升、中间塌陷的"U"型极化特点。从劳动力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来看,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互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低技能劳动力支撑了我国低成本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其难以给经济增长带来持久动力,最终产生阻碍作用。从劳动力极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来看,高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上涨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但内生的技能供给增加会反向抑制收入差距扩大;低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上升会缩小收入差距,但由于缺乏持续的工资上升动力,收入差距将又呈现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由WIOD数据库整理所得的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文章从整体就业和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离岸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离岸服务外包具有技能偏向型特征,因为离岸服务外包有助于高技能劳动力就业,而抑制了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承接国异质性,由发达国家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对中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由发展中家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与其恰好相反;无论从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视角还是从不同承接国视角来看,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均显著为负,而效率效应均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16.
实现价值创造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根本。文章基于服务生态系统视角探讨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和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互动层次;然后基于这两个维度构建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矩阵,详细阐述并比较了九种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最后得出结论,以为制造业实现价值共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韩国16个地区2001-2010年数据为样本,构建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对韩国创新集群的发展模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韩国创新集群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在韩国创新集群发展过程中,大企业及政府的作用是比较大的,而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小企业的创新作用并不显著,韩国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创新集群发展模式。韩国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创新集群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环境,因此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经济社会的非匀质发展,造成各领域的空间极化现象,这引起了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探索空间极化的发展以及极化的本质与归因,文章运用扎根理论研究空间极化现象。通过对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定量研究空间极化文献的搜集、整理,进行三级编码处理、分析,对空间极化的原因、极化结果及相关政策建议进行深度归纳,为各地区应对空间极化现象提供合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转向技术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文章基于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利用拓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技术创新、城镇化及以两者交互项表征的新型城镇化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从全国和东、中部来看,技术创新和城镇化对就业均呈现显著负效应,而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促进就业增长;从西部来看,城镇化抑制就业增长,但技术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就业效应不显著。以协调理念促进技术创新和城镇化平衡发展对中国破解就业困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31个城市2000-2011年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距离加权矩阵,使用空间计量相关方法,研究泛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房价的关系。研究表明:空间相关性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了浙江、江苏和安徽房价上涨;实际FDI与房价的关系在省际间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浙江和安徽实际FDI与房价呈显著正相关,而江苏实际FDI与房价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