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的十年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达国家在跨境资本流动方面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中美两国为背景来阐述一国的货币政策以及利率结构改变所产生的全球流动性冲击与国际资本流动存在较为显著的关联关系。假若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受到源自美国货币政策以及利率结构所产生的全球流动性冲击,投资者对于低风险资产的偏好将导致我国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张晓玲 《金融纵横》2011,(6):8-11,25
本文以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为例,分析了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特别是储备发行国政策变化对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动影响的传导机制和影响程度,并提出我国应采取合理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储备管理、资本管制以及完善金融市场建设、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政策组合减少外部政策变动产生的负面冲击,同时还应呼吁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  相似文献   

3.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救市政策,以期减轻金融危机的危害,防止经济衰退。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翘楚,其经济政策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IS-LM-BP模型,对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分析了两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并指出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赵敏 《云南金融》2011,(4):28-29
目前,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国家将维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局面依旧存在。与之相比,中国经济复苏已稳固,宏观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增强,加之市场对未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境外各路资金为追寻高收益,在中国资本管制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国家将维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局面依旧存在。与之相比,中国经济复苏已稳固,宏观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增强,加之市场对未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境外各路资金为追寻高收益,在中国资本管制的情况下,纷纷寻求进入国内路径的动作会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使用了形式多样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引导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美国正在削减购债规模,逐渐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不但在发达国家内部产生了政策效果,而且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也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从汇率波动、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等多个传导渠道,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综述研究,同时探讨了溢出效应对中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新兴市场国家应对新型货币政策冲击的措施与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礼卿  钟茜 《金融研究》2020,476(2):15-33
全球金融周期存在的背景下“三元悖论”是否依然成立充满争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与金融摩擦的两国DSGE模型,为考察全球金融周期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流动传导到外围国金融市场,使外围国信贷利率、银行风险承担以及杠杆率与美国银行趋同,形成全球金融周期。金融渠道的传导速度快于实体经济渠道导致外围国国内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相背离,外围国想要稳定经济就不得不与美国保持同向的政策利率变化,货币政策独立性将不再存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估值效应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浮动汇率制度并不能隔离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也无法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外围国金融市场越不发达,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越不独立。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化,新兴市场国家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程度不断加深,新兴市场国应当警惕资本流动给货币政策带来的挑战,重视由资本项目开放程度加大而引发的现象,如资本流动的强顺周期性、资本逆转、债务美元化等,给新兴市场国的货币政策选择带来的困难和约束.如何结合这些特有的经济现象来研究新兴市场国的货币政策问题,这已经超出了传统货币政策理论的能力范围,要求有更为合适的货币政策分析框架的构建和运用.本文提出新近出现的开放经济的金融加速器模型是新兴市场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合适选择,并提出了运用此框架所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展望亚投行     
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悖论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不均衡并且潜在风险较大。IMF最新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3.4%;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加快,全年可达1.8%;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相对放缓,增幅可达4.6%。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渐退出,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加剧部分国家金融风险;乌克兰局势等地缘政治风险也在持续升高,对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外部挑战和风险。  相似文献   

10.
2017年以来,决定全球货币政策走向的经济基本面与金融稳定因素发生趋势性、转折性变化,包括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等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均存在转向举动和预期。经济复苏力度不同决定各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节奏存在差异,但整体将继续趋于收紧,政策转向对发达经济体自身和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将带来外溢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并呈现逐步分化趋势,新兴市场国家作为全球经济复苏主引擎的作用仍然突出,但也面临着经济增长趋缓的困扰。2012年,由于欧债危机隐患未除、全球金融系统依然脆弱以及发达国家自身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全球经济方向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未来新兴市场经济体有望继续充当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但增速将趋于放缓。发达经济体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迫于财政赤字压力采取财政紧缩措施,而新兴经济体预计将实施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与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应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趋缓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政策调整是提高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从2004年6月30日到2006年6月29日连续17次调高利率,将联邦基金率利率从1%调高至5.25%,欧洲中央银行也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10月5次提高官方利率,将再融资利率从2%提高到3.25%,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也程度不等地提高官方利率。日本央行于2006年7月终于将其目标利率从维持5年之久的零水准调高0.25个百分点,同时在年内通过减少对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开始了收紧货币政策的进程。在发达国家持续加息的带动下,新兴市场国家,如韩国、印度和南非等也纷纷步入加息的行列。2006年间,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能源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的飞涨以及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各国中央银行普遍的紧缩货币政策已经带动全球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尽管美联储自2006年8月以来停止加息,但欧洲和其他主要国家的加息进程并没有减缓。国际资本市场深受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出现如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美联储时隔3年再度加息,2000年以来首次50个基点的大幅加息,后续还将伴随缩表等系列紧缩货币政策。这将会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稳定,收紧全球金融环境,加速新兴市场资本外流与货币贬值。本文认为,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将从减缓外资流入、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加速外需增长拐点到来、刺激资本回流、增加中国海外资产负债安全风险等五个溢出渠道影响中国经济。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行情是市场纠偏而非政策引导所致。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较大的贸易顺差、官方与民间外汇储备充足、有力的宏观审慎措施,以及必要的资本外汇管理情况下,中国完全有信心、也有条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鉴于当前外资已持有相当规模人民币金融资产,在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保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应是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4.
叶馨蔚 《新金融》2012,(10):52-57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并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在稳定物价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本文重点比较了中国和日本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的变化和两国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并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热钱动向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期内国际资本大规模进出给一国经济带来较大冲击是必然的。对热钱的流出,我国必须及早做出准备,防范资本外逃引发系统性危险近期,全球六大中央银行的全面宽松货币政策,加剧了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尚不能确定,但是短期内国际资本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以来,在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逐步复苏,宏观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增强,经济基本面良好。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本外币利差等诱因的刺激下,国际性投机套利资本伺机而动,中国面临的热钱等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压力进一步加大。而关于热钱的争议与讨论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复苏在即.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难言退出,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在2011年继续遭受更大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8.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并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在稳定物价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本文重点比较了中国和日本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的变化和两国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并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当前单边主义货币政策的盛行,国家间缺乏有效的政策协调和约束机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的流动性主要经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国家间传导。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宽松货币政策不仅冲击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也给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带来通胀压力,而中国这样汇率制度相对固定的国家更容易受到来自外部扩张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资本的存量和流量格局发达国家占据绝大部分国际财富,但发展中国家资本流量较为可观。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全球对外资本存量为158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1.8倍;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比约为9∶1。全球年均跨境资本总流量约为9万亿美元,但净流量只有约1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比约为6∶4。经常项目顺差国是全球资本"创富源泉"。2009~2018年十年间,德国、中国、日本、韩国、沙特、俄罗斯六大顺差国经常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