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浅析中国民族主义:历史、人民和情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理解在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中国民族主义是否是西方和中国邻国的一个威胁?或者,它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吗?作者对中国历史上的三段“过去”进行了探究,认为“5000年”、“100”和“10年”这三段历史对形成今天的中国民族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在21世纪初“中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和他们的热情在当今的中国民族主义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在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中国民族主义是否是西方和中国邻国的一个威胁?或者,它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吗?作者对中国历史上的三段“过去”进行了探究,认为“5000年”、“100”和“10年”这三段历史对形成今天的中国民族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在21世纪初“中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和他们的热情在当今的中国民族主义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入世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因素的增长打破了世界经济原有的均衡。于是“中国制造”与“贸易保护”、“中国发展”与“经济霸权”、“中国崛起”与“遏制中国”的矛盾逐步尖锐化起来。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在宏观上调整发展战略,而且必须在微观上讲求竞争策略,以实现我国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入世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因素的增长打破了世界经济原有的均衡。于是“中国制造”与“贸易保护”、“中国发展”与“经济霸权”、“中国崛起”与“遏制中国”的矛盾逐步尖锐化起来。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在宏观上调整发展战略,而且必须在微观上讲求竞争策略,以实现我国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刘振威 《魅力中国》2014,(2):324-3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九十多年的艰辛奋斗、探索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锤炼得愈加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强底气。“三个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选择,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坚定“三个自信”是执政党实现伟大目标的根本要求,是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现实保证。  相似文献   

6.
祖国大陆和台湾相继加入WTO,加上中国单独关税区的香港、澳门,WTO就有四个中国成员。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两岸入世将使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四地之间的经贸关系逐步发生重大变化。这需要我们面对现实,从长计议,客观地探讨WTO框架下两岸四地经贸关系的走势,并由此作出基本判断。 建立“中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岸四地”逐渐建立  相似文献   

7.
“普京是我们心中的白马王子。是所有俄罗斯人的希望,”俄罗斯姑娘英吉佐耶娃毫不掩饰对普京总统的爱戴之情。英吉佐耶娃是今年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中“中俄大学生艺术节(2006中国)”的表演者。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对比去年提出的“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今年的“稳中提质”提出了更高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还透露,要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外商选择投资中国、扎根中国,他们表示,要做中国经济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今年两会,我们非常关注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对于改革开放及营商环境的态度,以及中国如何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两点对于达索系统深耕中国市场以及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客户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及特殊性,认为中国特色表现在指导理论、实践道路、制度体系和价值观体系的独特性四方面,在阶级和国家存在的历史阶段,不存在所谓的普世“民主”“自由”“平等”“宪政”价值观,我们有理由也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的自信.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是中国当前最为重要的国家级顶层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的过程中,中国外交在理念、政策、策略等方面实现了诸多创新与进步.同样,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也应当创新经济外交理念,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断完善工作模式和机制,坚持市场政府分工并进、外交经济相互支持,加强中央层面的统筹协调和央地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从而实现“一带一路”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道路系列论述研究”中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结合中国道路,助力实现中国梦.本文首先探究了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和基本要求,其次阐述每个发展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的现实体现,然后探讨如何以五大发展理念助力实现中国梦,最后简述了五大发展理念、中国道路和中国梦想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品牌国际化”及“中国品牌发展现状及新趋势”等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批专门从事品牌研究的人员用了7个月的时间.对年销售额10亿人民币以上的106家企业(包含国有、股份制.民营)进行了调研,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了《中国品牌战略发展报告》。本文即围绕此报告,针对中国品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展开。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进程与利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力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国家一起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开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局面,是未来10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本文主要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进程、中国的承诺以及自由贸易区给双方带来的利益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在与东盟国家历经6轮的谈判磋商中,中国政府在政策上所表现出的灵活性、务实性,以及中国所做出的承诺,充分显示了中国对推动双边经济合作的诚意、前瞻性以及一个大国所具有的气度。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必将呈现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三届中国服务发展论坛上有专家指出,“中国服务”首先要“服务中国”。“中国服务”与“服务中国”,看似只是词序不同,实则别有深意。一般意义上的“中国服务”过分强调标准化、程式化,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在广交会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跨国经营与信用管理高层研讨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过成了一个共识:“中国信用”比“中国制造”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集体经济》2013,(11):55-57
有中外学者J.里夫金、乐黛云、赵汀阳指出,当前世界有三个梦——“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美国梦”是美国站在自身的利益上,推行他们的价值体系;“欧洲梦”是欧洲站在自身的立场上,推行他们的价值体系;“中国梦”是中国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推行我们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7.
真实中国     
在距2006年还有10天的时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新办)主任蔡武在新年招待会上向中外媒体宣布“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我们明年的主题是向世界发出强烈的声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此前,他的前任赵启正曾把这个中国外宣机构的主要功能改动了两个字:把向世界“宣传”中国,改为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认为:“英文的Propaganda(宣传)一词在历史上用得太多、太滥了,已与中文‘宣传’一词的原义相去甚远”;因此,他更愿意把外宣说成是“说明”、“解释”或“传播”,就是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存在状态、传播中国的文明…  相似文献   

18.
李红 《亚太经济》2006,(2):41-44
文章梳理出边境区、产业带、自贸网等中国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三个层面以及中国的“y”字型区域合作空间结构,并提出振兴边境区发展的“边境资源论”以及“构建协调互动的未来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三级发展系统”等对策性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生命与他所处的时代休戚与共,骨肉相连。老一代经济学家经历了计划与市场烈火与实践反复的锤炼,他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研究经济学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繁荣经济学理论,与时俱进,兼容并蓄,不断创新,留给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家以良好的精神风范、传统。正如经济学家西蒙所要求的那样:“让世界不要比没有我们时更糟”。这是一种底线。吴敬琏说“经济学家就要回到你的经济学家的位置上来”。事实上,新老两代经济学家,实事求是地在回答中国的改革“要不要市场经济”、“要什么样的市场经济”的问题,经济学家个人的生命同中国的改革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为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繁荣和政策制定水平的提高,普及经济领域的基础知识,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推动着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自本期起,本刊推出“经济人生”专栏,意在通过这一平台,推出100位经济学家、学者,从一个视角介绍其治学成就、思想、理论,以期让更多的经济学人了解他们为中国生产力发展进程所付出的贡献和智慧。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扭转高能耗、高污染的局面,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日趋尖锐的矛盾,国家近年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的导向性政策措施。节能减排,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被各行各业广泛重视。节能环保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给中国经济、中国企业、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