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巍 《亚太经济》2012,(2):17-20
"金砖国家"正在推动改革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过程中,"金砖国家"致力于创立多元化和更加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金砖国家"对促进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金砖国家"将在保持世界经济稳定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美欧危机的相继爆发,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力和愿景愈加增强。金砖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在2008-2015年全球经济增量中贡献率高达69.48%,金砖峰会也成为务实合作的新平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标志着金砖合作进一步深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对金砖国家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金砖国家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过程中,一是要立足本国发展要求,做实金砖合作;二是要在G20框架内,防止逆全球化进一步蔓延;三是存量改革与增量创新并重,渐进式推动全球治理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3.
"金砖银行"应该不是个纯粹商业性质的机构,其规则可能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能理解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对发展中国家能起到其他区域性发展组织起不到的作用。尤其"金砖银行"选择什么性质的货币作为其各种信贷、援助的媒介,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运转至今已有70年。在此期间,国际汇率制度从黄金一美元本位转变为以浮动为主的多种汇率安排体系,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汇率制度选择、储备货币和流动性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等理论讨论和政策变化贯穿于这一进程当中,成为重要的布雷顿森林遗产。在此期间,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金融领域,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发达国家仍在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经济格局与金融权力之间形成明显的错配,造成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不平等。原本以解决收支问题和确保金融稳定为目的的国际金融体系,却在历次危机中无能为力,甚至为持续性全球失衡深埋隐患。实现储备货币多元化,重组和增设多层级的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网,是未来国际金融体系重建的核心内容。这其中,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重建,扩大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功能,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地位,参与创建新的多边金融机构,既符合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也顺应新的国际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5.
一周要言榜     
国家主席胡锦涛: 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胡锦涛在与“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时建议:要共同推动制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方案,切实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健全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一周要言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9,(24):27-27
国家主席胡锦涛: 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胡锦涛在与“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时建议:要共同推动制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方案,切实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健全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金砖国家货币要想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从短期看,积极推动各国货币的市场交易应该是扩大金融开放,逐步摆脱美元依赖,进而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8.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世界储备货币基础的体系。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以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出发,来阐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方向,并明确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杨娜 《亚太经济》2017,(3):12-17
中国作为金砖机制的重要成员,力寻国家利益、金砖成员诉求与全球治理需要的契合点,而以金砖成员身份参与全球治理,有助于化解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疑虑、发展与金砖四国的良性竞合关系、凝聚广大发展中国家并以金砖为平台开拓新合作领域。中国在金砖合作机制下参与全球治理受到诸多挑战,制约了其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次级跨区域合作模式、重合机制模式、中心合作模式及渐进治理模式是中国在金砖合作框架下参与全球治理的模式探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当前挑战,包括以经济互补为基础推动金砖成员加强经贸合作、力促金砖与欧盟共同抵御贸易保护主义、将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与金砖合作精神有效对接为全球治理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高峰 《中国招标》2015,(8):38-39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对于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具有里程碑意义和重要示范作用。金砖开发银行可以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建设、民生发展领域提供优先融资和援助,从而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金砖开发银行作为金砖国家合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使金砖国家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多元化。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为纽带的合作机制,将带动金砖国家间更深层次的交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第四次金砖国家峰会是议程安排最为密集的一次峰会,需要讨论的问题如此之多,以至于五国首脑们在新德里度过了极为繁忙的两天。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联合设立开发银行和投资基金、建立金砖机制秘书处、吸收新成员、欧债危机、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2.
詹福祥  俞春英 《中国经贸》2009,(22):107-10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爆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缘起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暴露无遗.由此引发了各国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广泛讨论。正是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砖四国国际金融实力提升对国际金融及其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金砖四国金融开放度提高,国际金融实力有所提升,有利于为国际市场提供低成本资金,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但受制于金融发展滞后,四国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劣势,其国际金融实力的上升与实体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不相称,难以在国际金融治理和国际经济不平衡的调整中发挥重大作用。未来四国应加快国内金融改革,大力发展金融市场;进一步密切四国之间以及四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投资联系;加强政策协调,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4.
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力量来自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性制度缺陷,长期来看,美元衰弱的趋势不可阻挡,但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经济体,美元还是最重要的全球储备货币。短期内美元的坚挺对全世界来说是重要的,贸然采取"激进式"的改革方式只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更加混乱。最好的办法就是培育欧元、日元、人民币等多元货币的竞争力量,形成对美元的制衡和监督机制,重构一个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应该借鉴欧元、日元国际化的经验,为多元化国际货币的存在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积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分析了美元化的形成机制、现实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从金融化角度来看,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黄金-美元体系、石油-美元体系以及制度-美元体系三个阶段;其中,制度-美元体系即全球金融化体系,是新自由主义制度下,以金融化为纽带实现的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融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的美元国际货币权力进一步扩张;国际货币权力的扩张主要以美元化方式实现,而全球美元化通过商品金融化、技术金融化和制度金融化等三重金融化机制实现,其中商品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形成基础,技术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催化剂,制度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根本保障;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美元化给外围国家带来严重后果,外围国可通过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防止技术金融化、充分认识新自由主义“三化”改革的危害等方式去美元化,中国须关注国家对本国金融权力的掌控,应把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作为去美元化根本战略。  相似文献   

16.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演变、以美欧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现有多边开发机构和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不能及时作出调整、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外围寻求突破的大背景下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新"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植根于世界经济新格局,二是呼唤和重塑全球金融治理新秩序,三是开启南南合作新时代,四是推广开发性金融新模式。其核心特征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世界性和注重开发性。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筹建和运营初期可能面临合作基础不牢固、平权决策模式可能带来效率损失、信用评级和运营管理经验不足等挑战。  相似文献   

17.
李峰 《特区经济》2010,(1):89-90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经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要面临严峻挑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加强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稳定性。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终极目标是全球信用全球管理。在目前尚无法设立世界中央银行、创建世界货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渐进的改革路线,核心内容是在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增强SDR的作用,通过扩大SDR的发行规模、增强其国际货币职能来推动改革。  相似文献   

19.
接连发生的世界经济失衡、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衰退等事件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及改革又一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分析现行货币体系中中俄两国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为基础,探讨中俄两国在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进本币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协调人民币和卢布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期有益于增加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国家金融秩序建设与改进中维护自身的利益并增加自己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货币体系的属性——基于国际货币契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际货币契约视角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发展。文章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的集中表现。本文对关于国际货币地位形成的"抵押资产契约"说进行评析,并认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通过货币竞争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来克服无约束的信用本位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