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为企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获取新的市场资源,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提升绩效。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对于企业更是意义非凡。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商业模式创新为企业带来的积极结果。然而,导致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因素依然混乱,其作用机制也是研究的"黑箱"。本研究首先回顾前人有关商业模式创新的文献,梳理商业模式创新为企业带来的积极作用。其次,从功能角度分析制约和驱动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并从战略领域三个核心学派的观点出发,刻画商业模式创新的形成机制。最后,本研究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其前因包括管理认知、资源能力、组织活动和盈利模式等内部因素;以及技术创新、情境因素、市场机会和企业的价值网络等外部因素;并对新创企业和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加以区分。本研究详尽分析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变量及其作用机制,延伸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另外,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研究能够帮助企业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使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实现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过程中离不开创业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基于创新创业的视角,文章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创业者动态行为特征方面关系网络构建行为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并采用227家新创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关系网络建构行为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部分中介了关系网络建构行为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创业能力正向调节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创业者创业能力越强,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越大。研究成果丰富了当前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也对致力于取得高企业绩效的创业者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肖冰果 《科技和产业》2014,14(11):127-130
创新协同网络组织通过优势互补协作创新,能加速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其产出和转化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共享网络组织成员间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程度。研究表明:知识共享的前提是创新协同网络组织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影响创新协同组织间信任的因素包括成员声誉、品牌影响力、结构保证、专有资产投资、沟通和兼容性。而创新协同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不仅能促进知识共享,还能正向影响合作绩效以及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4.
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战略的5个方面,既以价值创新为灵魂、以占领客户为中心、以经济联盟为载体、以应变能力为关键、以信息网络为平台,讨论了企业如何创新商业模式,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力,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并购视角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新领域,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系统梳理并购视角下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三个阶段解析了与并购相关的并购企业动态能力,总结出动态能力在并购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动态能力演进机制,最后在分析现有研究仍存在的不足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58名研发人员为调研对象,研究了组织自尊通过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自尊显著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且知识共享的两个维度知识贡献和知识收集在组织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校企协同科技创新是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式,而知识共享作为协同创新有效运作的支撑性活动成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变量。鉴于校企协同创新知识共享中的信息不对称,文章引入高校努力程度的监测信号,通过构建校企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激励模型,分析了校企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激励机理,提出将激励要素由知识共享产出结果转变为努力水平决定的产出分成系数,并提出了激励机制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于知识型组织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主要是通过创新来提升组织绩效的,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黑箱".本文从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的视角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行为与能力两个维度的不同影响出发提出了一个整合框架.本文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行为导向影响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方式,通过能力导向影响组织学习能力,并最终对创新绩效产生作用.只有整合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两个视角,才能真正揭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和知识创新视野下的组织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企业的知识属性和知识创新过程,对组织创新与知识创新之间的互动性进行探讨,进而指出组织创新的学习机制、底蕴,在此基础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孙筠 《北方经济》2008,(14):35-36
基于企业的知识属性和知识创新过程,对组织创新与知识创新之间的互动性进行探讨,进而指出组织创新的学习机制、底蕴,在此基础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构建了由经济要素持有者(企业)、科技要素持有者(大学、科研院所)和产业要素持有者(供应商、ODM/OEM)等多主体介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技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阐述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过程中企业与外部创新主体的主要合作模式,以及面向合作对象的利益协调机制,并结合案例企业的四个典型创新项目对比验证。研究发现:多要素持有者介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有利于加速技术创新及其商品化;建立系统的、相互关联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审视技术绩效水平并寻找解决路径,辅以利益协调机制可以调和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取向差异问题,进而改善技术创新综合绩效。  相似文献   

12.
林承亮 《宁波通讯》2014,(21):43-44
<正>当前全球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逐步由商业模式竞争向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代表的知识竞争转移。基于宁波电子商务的发展条件,宁波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重点要从鼓励商业模式竞争向鼓励知识创新竞争转变,特别要关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国迄今为止的电子商务竞争主要体现为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代表的竞争,无论是以1号店的网络超市,携程的OTA(在线旅游服务代理),还是蘑菇街、美丽说的导购引流,或者大众点评的网络团购,都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其商业模式也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革,从而体现出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性特征。针对大多数基于静态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从动态视角分析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和内部要素的调整,并提出了商业模式动态创新路径逻辑框架。同时,以三达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基于逻辑框架,描述了企业商业模式动态创新路径,并基于转换时间和转换程度勾画了企业商业模式变革过程,同时分析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内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引文分析法、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I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990~2011年发表的以吸收能力为主题的文献,构建了吸收能力研究文献共被引和主题词混合网络,对网络中的中心主题词和关键文献进行了解读,发现了吸收能力研究的三条理论演进路径;然后通过对突现文献和热点文献的分析发掘出吸收能力研究的前沿热点——企业战略联盟和知识网络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吸收能力研究相关理论演化框架,提出了吸收能力的研究维度,并为未来开展吸收能力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生命周期中商业模式是不断变动的,本文借用实物期权博弈模型,解决不确定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或模仿策略选择问题。由于商业模式创新很难实现专利保护,模仿将难以避免。两期二叉树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和模仿的价值只和企业市场份额α和基期基准倍数I(基期基准现金流与商业模式创新投入比值,表示项目初期的收益率)有关,当基期基准倍数很高且企业份额相差不大时,两个企业都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是最优选择;当基期基准倍数中等且企业份额相差不大时,有可能出现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大企业模仿的均衡策略组合;当基期基准倍数不低且企业份额相差较大时,则会出现大企业创新,小企业模仿的"智猪博弈";当基期基准倍数较小时,大、小企业都不会有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机。所以,理论上回答了商业模式创新或模仿的理性选择依据,指出商业模式创新与否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格局和项目初期收益率进行综合考量;拓展了实物期权博弈模型在商业模式创新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对企业从事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顾客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模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它是许多企业在新经济下寻求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文章从商业模式及创新出发,重点分析商业模式的一个维度--顾客价值下的模式创新,总结归纳了顾客价值下商业模式创新途径及创新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实践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社会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不断升温,绿色创新已成为学者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从环境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战略管理、产业组织等四个视角对绿色创新研究的演进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然后剖析了现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8.
2008年6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题为"东亚共同体:制度构建与区域认同"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湘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专家及学者应邀与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与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金熙德分别主持了本次会议。与会学者从国际关系理论以及经济与文化的视角对东亚共同体构建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务实的探讨与交流,现以笔谈的方式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协同知识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知识创新团队是组织开展协同知识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激励机制研究对于提高协同知识创新活动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企业寻求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可靠的保证。在分析协同知识创新团队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协同知识创新团队激励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李成立  熊辉  高硕 《特区经济》2013,(9):160-162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拓展对一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要素,然后探讨了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完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