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众多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出现了过度传递、完全传递、不完全传递和逆传递四种情况,针对令人困惑的实证结果,文章从全球供应竞争视角做出了解释。研究发现,汇率传递效应与边际成本和商品需求弹性非线性相关。在全球化背景下,供应竞争导致商品需求弹性与竞争供应国产品替代弹性、市场份额大小相关,而全球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又导致产品边际成本可能随产品供应量上升而下降,这二者结合产生了汇率传递效应的多样性、非线性和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2000~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首次从企业一日的地角度分析了汇率变动对多产品企业出口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显示: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产品的范围有显著影响。但对于生产率越高的企业,汇率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的影响会越小;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将使得企业出口产品的销售偏度增加,将使得出口额最大和第二大的两种产品的销售额比例增加,出口额最大的产品和所有其他产品的销售额之比将增加,而企业内部产品间的赫芬达尔指数将增加。这也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促使企业集中精力生产自己擅长的核心产品,而人民币贬值将促使企业更多地生产非核心产品。 相似文献
4.
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本文研究事实汇率制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理论上,固定汇率制度降低了企业进行出口贸易的生产率阈值,低效率企业涌入使出口产品质量下降;但企业生产率提升不仅能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还能缓解固定汇率制度对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阻碍,固定汇率制度不再对高生产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阻碍作用。企业产品细分层面数据的机制验证发现,只有少数中国企业能够达到固定汇率制度不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所要求的生产率阈值。因此,事实固定汇率制度阻碍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企业生产率才是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构建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两期动态模型,分析了汇率预期的存在和厂商边际成本的可变性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并使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限回归法就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分析显示,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受消费需求弹性的影响可正可负,汇率升值预期会降低进口价格水平,而边际成本的可变性使得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会随着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变化存在门限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系数为负,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导致了进口价格下降,且当汇率和汇率预期变化达到一定门限值后,汇率传递程度会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7.
基于微观层面中国企业数据,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水平并不能影响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汇率水平带来的"财富效应"与"成本效应"对中国企业是相互抵消的。同时,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波动反而能够促进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着显著的风险偏好特点。另外,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会考虑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东道国的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Mehtz异质性企业理论,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基于省份、行业、地区层面数据检验了铁路提速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路提速会显著影响出口企业生产率分布,铁路运行时间的缩短会导致各省份和各行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分布集中度减小。在考虑了行业与地区差异以及引入控制变量等因素后,铁路提速后的生产率分布比提速前更加分散这一结论仍然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9.
汇率传递与企业生产控制模式、出口商品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企业的生产控制模式入手,建立不同生产控制模式企业在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出口商品定价模式与策略.这些不同的模式与策略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企业生产率与出口:浙江省企业层面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企业最优出口参与和供给模型,基于浙江省2001~2003年的企业面板数据,采用Heckman两步法对出口参与方程和出口供给方程进行联合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克服出口市场的沉没成本,通过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会退出;一旦企业选择进入出口市场,将从出口市场中积累出口学习经验,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最优出口供应量。 相似文献
11.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停地给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中国政府在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自2005年7月21日起,完善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放弃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选择了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而使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改善也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的客观趋势。人民币自2005年起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也一直表现出上升态势。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加和升值的大趋势使得汇率传递问题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汇率传递理论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进展,特别表现为从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产品属性两个视角研究企业的"依市定价"行为。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了汇率传递不完全的微观原因和宏观解释;其次,以"依市定价"理论为研究主线,从企业经营绩效和商品质量两个层面分析了企业"依市定价"行为的异质性;再次,基于非对称性视角,探讨企业的"依市定价"行为,进一步拓展了汇率传递理论;最后,本文提出未来深化汇率传递理论研究的方向,同时得到了如何进一步深入探讨人民币汇率传递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异质性企业、出口与“生产率悖论”——基于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提出以后,生产率就被看作是决定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有能力选择出口.不过对中国企业的经验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的均值要低于非出口企业,即存在“生产率悖论”.本文使用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运用两种方法,其一是计算比较生产率法,其二是运用统计方法检验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差异.为了结论的准确性,我们分行业、分地区、分企业注册类型、分企业规模检验.最后检验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其出口规模的相关性.结论认为: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在大部分情况下低于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在很多时候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或者与非出口企业无差异;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规模正相关,但是在控制其它可能影响出口的因素后,则变为负相关.这些都是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美元定价、汇率传递与美元贬值对东亚经济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亚国家和地区国际商品贸易定价货币的选择进行了考察,分析了东亚汇率传递的特征及美元贬值对东亚经济的影响与冲击,并提出中国的对策。研究发现:美元定价已成为外部冲击向东亚经济传导的重要渠道;美元定价导致美国和东亚之间只存在单向的汇率传递,从而削弱约束美元贬值的内在机制;在美元定价条件下,东亚国家在面对美元贬值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时乐观其成,但是在面对美元贬值所带来的滞胀冲击时却没有有效的隔离机制。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加剧,经营性汇率风险越发引起企业关注。汇率可能导致外向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地位发生变化,引发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减少,经营性汇率风险产生。人民币对美元经历了一个阶段性升值过程,现阶段又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经营性汇率风险可能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针对经营性汇率风险,外向型企业可以建立适应性管理机制,通过战略预谋、组织柔性和供应链调整等方法,为海外市场布局、渠道结构和产品功能特质预留调整余地,并谨慎权衡调整成本与收益,适应性管理可以有效规避经营性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币持续升值后,企业的出日因此受阻。但是在外汇管制条件下,如果企业把出口与非生产性投资行为相配合,则可能导致汇率超传递的实现。在超传递的作用下,出口商品价量同时增长。作者论述了超传递的基本原理及其运行机制并构建汇率超传递理论模型。汇率超传递对出口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秩序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汇率传递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从基础理论、传递程度、影响因素、政策含义四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结论发现,汇率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并且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汇率传递效应有所差异,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商的市场势力和进口国国内商品对进口品的替代能力有所不同。另外,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研究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分析视角,认为下一步的研究应基于我国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对现有模型和方法进行调整,进而准确判断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汇率波动、汇率传递与贸易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币升值一定会改善贸易条件吗?文章基于汇率传递的视角,构建汇率波动与贸易条件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本币升值改善贸易条件的机制和条件;并运用MS-VAR模型对中国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制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波动对贸易条件影响的方向和大小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进一步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仅存在由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到贸易条件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江苏省制造业生产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层面数据,考察了企业生产率、融资约束等因素对企业对外投资决策的影响。论文发现生产率和融资约束都是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重要变量,相比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企业受融资约束的影响更加强烈;融资约束的影响会随着生产率水平而发生变化,企业的生产率越高,融资约束变量在企业对外投资决策中产生的影响越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生产率和融资约束只对企业是否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以及海外投资项目数量产生影响,对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生产分割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出口传递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国内附加值指标(DVS)衡量国际生产分割中"国内成分"相对"国外成分"的比重,并将DVS指标引入到传统的汇率传递模型中考察了我国21类61章CH商品在1998~2007年间季度出口数据的汇率弹性系数。得出结论是:生产分割条件下的商品国内附加值比重是影响汇率出口传递效应的重要变量,国内附加值比重越大,汇率出口传递效应越明显,国内附加值比重越小,汇率出口传递效应越不完全。在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国内附加值比重偏低的情况下,汇率波动将通过进口中间产品的成本变化显著削弱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及数量波动,最终造成汇率的不完全传递。由于各类商品DVS值的不同,这种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在具有Low-DVS特征的高科技产品中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最后是资源密集型产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