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国刚 《金融研究》2018,452(2):1-14
市场化债转股是2017年中国推出的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一个重要举措。与1999年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过程中的债转股相比,此轮债转股在操作目的、内在机理、市场条件、对象企业、对象资产和操作灵活程度等方面都有着新的特点。市场化债转股存在一系列难点,主要表现在运作机制、关联交易和操作风险等方面。目前展开的市场化债转股,并未真正落实市场化,它至多只是在商业银行体系内引入了某些市场化的做法。要真正落实以“市场化取向”为基本点的债转股,必须深化改革,大胆创新,贯彻对内开放的政策取向,面向国内各类经营运作机构开放债转股操作;强化债转股过程中的竞争机制,提高贷款资产交易中的透明化和公允程度;利用各种金融渠道,支持债转股之后的股权交易,增强债转股在降低对象企业杠杆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框架,操作风险正日益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中的一个研究焦点。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由于损失数据的缺乏进展缓慢。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损失数据的搜集和主要的操作损失数据库,并分析了商业银行内、外操作损失数据,以期为中国银行业尽快提高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从1995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开始至今,已经经过了九年的发展,也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利率放开还远远没有达到。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一是利率水平偏低。我国利率由于长期受到管制,利率水平很低,表现为名义利率去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实际利率接近于零,甚至是在零以下,为负利率。负利率的危害是严重的,从资金供给方来看,长期的负利率政策是对储户利益的极大损害。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其他投资工具的不断增加和优化,投资渠道的进一步畅通和扩大,人们势必会将资金转向投资于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4.
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在我国尚处于初探阶段,面临诸多新挑战,缺少经验可循,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比较此轮债转股与20世纪90年代末债转股,本文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由盛转衰、企业负债高企、金融脆弱性增加,是推动债转股的共同基本逻辑。但本次债转股的根本目的、实施原则、转股对象、实施主体、资金来源及转股定价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银行开展债转股时面临项目筛选难、机构设立难、资金募集难、投后管理难、稳定收益难、股权退出难等新挑战。为推进银行更好地服务债转股,建议完善制度与政策保障,扫清银行推进债转股中的障碍;同时,各主体应加强协调配合,政府应发挥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银行要主动承担实施主体的责任,做好募、投、管、退各环节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换股顺应其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具有相对优势,一方面具有丰富的债转股经验,明显的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具有金融全牌照、丰富的金融产品和协同能力。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开展债转股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债转股企业多是产品销路不畅、经营状况不佳,盈利空间收缩、资金成本上行,以及风险权重太高、政策上鼓励强度减弱等问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与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经营收益的影响已是公认的事实,美国的情况最为典型。美国从1982年开始到1986年3月,大约用了5年的时间完成了利率市场化,在这一过程中及其之后,美国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银行倒闭数量的增加。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美国每年倒闭的银行达两位数,1985年达到了三位数,此后则急剧增加,在1987-1991年每年平均倒闭200家,最多的一年竟然有250家银行倒闭。我国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为三年左右即2003年7月,对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最近以尚不具备成熟条件为由,集体向央行提议推迟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但是,利率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且迫在…  相似文献   

7.
8.
从1999年国家债转股政策启动至今已经近四年时间。按照政策设计,债转股工作应达到三个目标:1.盘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加快不良资产的回收,增强资产流动性,防范和化解金融资产;2.加快实现债权转股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转亏为盈;3.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所谓  相似文献   

9.
企业高杠杆率是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一大隐患,基于此,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债转股。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现有债转股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围绕债转股的界定、动因、模式、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1996年实施的,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2015年10月23日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决定,利率市场化在我国基本上得以完成。作为金融市场上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深受其影响。总的来说,既有利又有弊。因此商业银行有必要对利率市场化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并积极制定措施应对它。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逐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逐渐趋于成熟。只有这样,我国的银行业才能在利率市场化中获得生存的机会并实现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1.
确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债转股的操作主体是保证债转股顺利进行的前提,而债转股的运作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债转股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建立与完善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为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高层对于市场化债转股的决策已经做出,但顶层设计还需要深入研究,在经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技术准备之后市场化债转股才能全面推开。市场化债转股应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国家调节为补充,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分析1999年政策性债转股和2016年市场化债转股的共同特点和区别点,分析1999年政策性债转股存在的法律问题,并从法律层面对市场化债转股制度设计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和无限期讨价还价博弈,对商业银行的债转股企业选择以及股权转让折扣率进行分析,发现博弈存在均衡.商业银行的债转股企业选择受债转股后企业利润增长率、企业利润总额等因素的影响;股权转让折扣率受商业银行与实施机构的谈判成本、银行和实施机构的预期限价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现在有不同的模型来度量银行操作风险,然而选取哪种模型作为自己的方法成为银行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不同方法对结果影响的比较分析来研究操作风险度量中模型选择的问题,即选取不同的模型对操作风险度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采用极值理论(EVT)和损失分布法(LDA)分别度量操作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度量方法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LDA方法两种分布产生的结果差异性大于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因此从政策角度讲,对于EVT和LDA方法模型风险来自于模型的应用过程,而非模型选择;重要的是银行如何应用所选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正>市场化债转股本质上是一种逆周期调节工具,短期降低企业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改进公司治理、助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相对于通过清收、重组、核销、转让等方式处置存量不良贷款,市场化债转股能够更及时地化解潜在债务风险,既有利于体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深度服务、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又有利于商业银行前瞻性地主动管控不良贷款形成压力。本轮市场化债转股推行三年多以来,通过降杠杆缓解流动性压力,化解了部分高杠杆企业的潜在风险,同时增强了入股企业中长期发展韧性和竞争力,助  相似文献   

16.
王愿 《黑龙江金融》2020,(11):29-33
为推动降低企业杠杆率,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我国启动了市场化债转股。本文首先分析市场化债转股的宏观背景、现实意义和实施进展,进而分析了市场化债转股在资金募集、标的选择、转股定价、市场退出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上述问题提出扩宽债转股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市场化债转股平台,引入第三方评估定价机制和完善退出机制安排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讨论了由于债转股假定前提中的不合理性而可能引发的问题 ,重点分析了债转股所要求的市场环境及我国在各个环节上的现状和所存在的差距。在分析债转股设计思路的基础上 ,提出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应该是在谨慎操作的原则下 ,将重点放在对债转股的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重组上 ,这样 ,才能使银行的不良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得以消化 ,同时杜绝新的不良债权之源。  相似文献   

20.
为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在进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是由于操作风险具有的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重在基层。本文总结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实践,结合国内商业银行多级总分支结构的管理现状,研究分析了商业银行基层分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职责的安排和具体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