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张家口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口位于环首都贫困带地区,属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牢牢抓住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实现与北京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先对北京和张家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分析张家口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与北京协同发展的优势基础以及面临约束条件,分析可承接产业,最后提出张家口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实现京张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孙硕 《商周刊》2015,(3):39-40
错位融合、协同发展将是京津冀地区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打造贯穿三地的高效产业链,形成京津冀三位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生态圈成为必然之举。2015年1月15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的匾牌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手中郑重递到了衡水工业新区管委会主任刘玉华手中,自此,衡水工业新区成为河北省首家承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的试点园区,这标志着衡水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刚刚过去的2014年,由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的纺织业也受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均工资增长幅度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东中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环境治理问题需要政府的力量,从竞争走向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财政行为的必然趋势,协同发展会对京津冀的环境补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财政视角构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对京津冀流域上下游地区居民补偿意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条件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标准进行量化,提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获取途径以及完善有关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古典到新古典区位理论再到"新经济地理理论",运输成本成为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研究的决定性变量。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又通过改变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进一步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深入分析基于运输成本变量的大珠三角产业转移机理,指出港珠澳大桥必将成为发达地区和国家产业转移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提出了通过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消除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命题。传统产业转移理论主要利用局部数据和还原论研究方法,而区域产业转移机理和路径研究具有高度非线性系统特征,因而适用性不佳。因此,基于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区域产业复杂网络,利用网络特征值反映产业部门在价值链上的影响力和脆弱性,并根据链路预测理论对京津冀地区现代制造业产业转移路径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适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转移路径包括优化配置路径、产业融合路径和产能淘汰路径。  相似文献   

6.
费萌 《经济师》2022,(9):117-119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对三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实现协同发展,如何提高经济增速,如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是京津冀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当前京津冀产业发展数据以及经济增长数据,目前京津冀三地的产业投资发展趋势整体表现为企业资本实力增强,投资增长迅速,北京成为资本辐射中心,联合创新形成新动力,北京的核心引领作用逐步加强。但是受到区域产业的限制,京津冀地区在发展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只有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才能满足京津冀产业发展要求,使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协同发展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12)
文章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在于该地区的城市群能够建立起在交通、产业、行政、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的机制。该地区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经过分析文章认为形成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行政区经济"模式——即行政区,特别是城市型行政区对该地区经济约束过强是关键因素。文章对中国"行政区经济"的起源以及中国城市型行政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追溯,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城市分工、完善区域协同立法、建立区域协调机构等举措是确保城市型行政区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产业调整的加快,污染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问题日益严重.文章从环境规制视角对区际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的分省区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考察.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水平与污染产业转移呈现"U"形关系,地方政府的末端治理会激励企业提高生产率并增加产出,进而导致污染产业转入;(2)有针对性地加强环境规制,既能促进产业发展,也能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研究所蕴含的政策含义是:政策制定者应对企业的治污技术研发等给予税收优惠或补贴;可以酌情实施累进制环境税率,在招商引资时,可以根据转移产业的污染程度做出相机选择;各省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适当提高环境规制水平,以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背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到要大力发展河北,推进京津冀共同发展.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该战略旨在通过协同的发展方式,协调京津冀区域的各个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的发展差距.2016年为开局之年的国家"十三五"规划又明确指出: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其中河北要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和京津科技成果转化.衡水市作为冀中南的一个地级城市,经济总量偏小、水平不高、产业结构滞后.在国家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衡水市全域第一次被纳入国家战略,被《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列为重要节点城市.如何精准地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即如何科学规划,避免定位重复和承接无序竞争对于衡水市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各行业绿色生态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在国家大力扶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本文就京津冀食品产业低碳化协同发展模式展开研究.从京津冀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分析三地食品产业低碳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其面临的一系列挑战问题到低碳协同发展创新模式分析层层深入,并基于这些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备受关注,一方面,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中心,地区资源的整合能够推动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三地的合作模式尚不明确,不能快速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本文在分析京津冀的地理区位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三地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完善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口岸发展是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口岸为京津冀口岸一体化发展的三个子系统,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符合耦合协同理论的基本条件范畴,可运用耦合协同理论进行模型测算,实证分析其协同发展程度。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熵值法确定权重、地区口岸发展测评、建立模型测算,实证分析京津冀口岸发展耦合协同度,发现京津冀地区经济及外贸发展、相关支撑产业投资对口岸发展影响较大,京津冀地区口岸发展相互影响较大且耦合度较高,但京津冀地区口岸协同发展并未处于优良协同状态,仍需进一步统筹规划以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接受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即将出台。 “京津冀三地正在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是功能的规划,京津冀要统筹研究,第二是交通问题,第三个是环境治理。国家发改委也正在研究这个规划,并已征求了若干次意见,很快就要出台。” 李士祥特别强调,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交通问题。“像城铁,北京到天津半个小时就解决了,有的住在北京郊区进城都不可能这么快。”李士祥表示,产业功能的转移是一个发展过程,比如批发市场、物流。  相似文献   

15.
张美岭 《财经研究》2016,(10):179-189
近代中国工业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区位分布也出现了由口岸及沿海集聚向内陆扩散的现象。文章利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工业调查数据,从区位优势与产业集聚效应的角度实证考察了近代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研究表明,不但贸易优势对地区工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影响工业发展与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因为地区商品贸易的发展可以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并提高劳动者收入及地区购买力水平,所以发达的贸易可以成为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并吸引企业的进入与集聚,从而促进工业发展。然而,产业的过度集聚也会降低工业的区位优势,促使产业向集聚区外扩散。文章的结论可以为当今中国合理引导产业转移与平衡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关系嵌入的东部产业转移区域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投资硬环境以及劳动力价格逐渐趋同的情况下,面对东部产业转移提速这一新的机遇,中、西部地区凭借何种优势吸引更多的东部投资,已成为影响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关系嵌入这一新的视角来分析东部企业拥有的网络资源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并对中、西部地区如何建立合适的网络资源和加深关系嵌入程度以形成软件方面的优势来吸引东部产业的转移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京津冀区域和承德的会展业发展现状研究,进行SWOT分析,对承德会展行业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会展行业作为新型服务经济形态方兴未艾.承德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中拥有独特的区位、环境、产业优势,应借助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着力发展以会展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承德市目前正在探索将会展行业的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产业转移概念、国际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国家内部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对产业转移研究进行展望。研究认为:针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空间格局与过程研究;以国际"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解释产业转移的动因与区位选择;从经济地理学学科特点出发建立综合性分析框架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加强产业转移的空间计量以及模拟分析应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各地区要素和产业转移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自1998年以来发生在我国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不仅呈现一定的地理特征,还受到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企业在进行区位再选择时追求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支持的动机十分强烈。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条件下,地方税收负担上升1%,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将降低0.014%;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水平提高一个单位,将引致地区产业转移规模提高0.01%;制度环境优化程度每提高1%,地区产业转移规模将提高0.034%。比较可以发现,制度环境的优化在影响地区产业转移规模的诸多政府竞争变量中更为重要,各地方政府在积极吸引外围地区高端产业进入的过程中需要更为注重本地区的制度等软件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协同发展,节能减排是重点突破领域。已有研究主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京津冀个体或整体的节能减排等问题进行探讨,一致认为区域协同是推动京津冀节能减排的关键。因此,文章考虑京津冀能源强度的差异性,针对工业降耗的关键性,基于"两个维度"和"两个层面"探讨了京津冀工业分行业协同降耗的重点行业、关键因素及路径的选择思路。最后,对京津冀协同降耗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协调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