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资金溃乏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特别是中西部开发,更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国际融资的最新方式之一"国际BOT"方式为切入点,研究国际BOT的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关于国际BOT方式的立法现状,并为我国BOT方式立法提出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利用BOT投资较早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但是我国BOT投资的发展却比较缓慢。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是与BOT投资相关的法律冲突问题是关键的制约因素。针对BOT投资领域、投资主体、国际借贷及风险担保等法律问题 ,应尽快制定我国的BOT投资立法 ,修改BOT投资部门规章 ,完善BOT投资的地方性法规 ,逐步放宽我国关于国际项目融资的限额规定  相似文献   

3.
法律的缺位和相关政策的矛盾容易造成实践中地方政府的无所适从,加上部分地方政府缺乏BOT合作方式的经验,又出于吸引外资的迫切愿望,给BOT项目的外商做出过多承诺,这样一方面会加大政府自身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政府的履约成本。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利用BOT投资较早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但是我国BOT投资的发展却比较缓慢。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与BOT投资相关的法律冲突问题是关键的制约因素。针对BOT投资领域、投资主体、国际借贷及风险担保等法律问题,应尽快制定我国的BOT投资立法,修改BOT投资部门规章,完善BOT投资的地方性法规,逐步放宽我国关于国际项目融资的限额规定。  相似文献   

5.
目前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作为联结私人资本与基础设施建设桥梁BOT投融资方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明确BOT对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并探讨BOT应用于西部开发遇到的一些法律障碍及解决对策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BOT投资方式的含义,特点,性质和运作的全过程,并就目前有关对BOT投资方式的各种认识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BOT作为国际上通行的投资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迅速升温,并与我国的国情结合产生了诸多变异模式,这对加快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相关领域法律规范缺位,BOT投资模式引起的纠纷遇到了法律空白,使其很难得到妥善的解决。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粗线的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BOT是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具有特殊的法律特征.它在我国基础建设中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法律环境的差异,BOT投资方式在我国出现明显的不适应性,亟待用法律予以确认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BOT是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具有特殊的法律特征。它在我国基础建设中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法律环境的差异,BOT投资方式在我国出现明显的不适应性,亟待用法律予以确认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BOT投资又叫特许权协议投资。BOT投资中的核心合同--特许权协议是一种行政合同,基于这一协议之上的其他合同都是平等主体间的合同。按照项目公司发起人的不同,项目公司可分为三类:一是项目发起人仅为境外投资商,项目公司为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二是境外投资者与中方投资者共同出资组成项目公司;三是项目发起人为境内民营公司,项目公司为民营公司的子公司。与之相对应,项目公司可以是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内资企业。目前我国BOT投资方式存在法律障碍,因此应尽快实现BOT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府或中国海外投资者已卷入国际投资争端仲裁,涉华仲裁案涉及的法律点包括工程受阻、项目中止、收购否定、取消许可、税收冻结、强制拆迁等。中国海外投资国有企业的投资仲裁主体资格问题值得澄清,外国投资者针对中国地方政府行政措施的诉讼已是一种趋势。总体而言,中国需要处理好国际投资中经济发展与公共政策管控目标之间的平衡,妥善处理投资者—东道国之间投资争端。  相似文献   

12.
BOT是世界各国吸引私人资本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常见方式,也是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途径,而我国BOT投资的引进存在着许多不足。文章作者从正确把握政府角色的角度出发,旨在改善BOT项目的投资环境,加快资金引进。  相似文献   

13.
BOT是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项目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间达成协议、政府特许权行使为前提。BOT中政府特许权必须依法行使,遵循利益协调、高效、公平和目标约束原则,规范行为方式,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4年7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作出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等五项决定,其申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决定中指出"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在"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的决定中指出"应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初步设予八概算审批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深人和政府对 " 关系国  相似文献   

15.
一、政府生产 政府生产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政府对特殊意义上的纯公共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是对现实意义上的产品(既包括现实意义上的纯公共产品也包括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生产.理解第一个方面含义的政府生产较为关键,也较为抽象.特殊意义上的公共产品指的是法律、法规、分配和经济干预手段等所谓"规制"方面的这一类公共产品.这两方面的政府生产在弥补私人生产的缺陷时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项目公司已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时不可替代的载体。在一些大型的房地产项目和一些外商投资的大规模投资中.基本上是每逢有项目必借于“项目公司”.而在我们熟悉的“BOT”投资方式中.项目公司更是一统天下。其实.项目公司不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单独的公司类别.一般情况下.它是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存在。项目公司成立的意义,更多是投资的一种手段或策略。由于项目公司的特性决定其在投资时具有一定优点,因此.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型项目中.但也由此产生一系列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BOT是一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实行的引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尤有必要。我国在进行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对能源、电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应引入BOT方式,以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有关BOT项目的研究表明,在法律框架内BOT的可行性研究更为重要。本通过分析认为BOT方式在中国要得到大的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政府保证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国各地审计机关都积极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论文结合近几年柳州市县区审计机关开展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实践,对跟踪审计的定义、功能、模式以及绩效审计视野下的跟踪审计重点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改进审计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创新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关于BOT投资方式的立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投资方式可以吸引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我国社会整体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加快我国BOT的法律制定和实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保证BO成功的关键。从BOT立法内容入手,针对BOT方式的适用范围,项目审批,主体资格,法律适用,法律责任及政府保证等方面,提出对BOT投资方式的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西部开发中,BOT模式是一种理想的引进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但目前存在较多的法律障碍,建议先制定一部适应西部大开发的专门BOT行政法规,从法律上解决项目公司的融资和政府对BOT项目支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