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市场监管的角度,阐述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可能面临的问题。涉及监管的框架及具体的监管措施两个方面。分析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出台及创新点、我国金融期货监管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建议、我国金融期货监管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金融控股公司因资产规模大、关联机构多、涉及多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对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影响力逐渐增强。本文从美联储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历史演变出发,归纳美联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框架,汇总包含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理念两方面的美联储监管具体内容,针对目前阶段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提出合适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声音     
《上海保险》2023,(3):4-4
王俊寿3月10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经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认为,机构改革方案中有六项涉及金融领域改革,有利于统一监管标准、统筹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效能。他认为,这次改革填补空白、各就各位,有效减少了部门交叉、内卷内耗,切实增强了协作协同。同时,深化了地方金融体制改革,更加理顺了监管职责、用人制度等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胡冰  王冠 《青海金融》2004,(10):11-1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稳定与否,不仅涉及到金融业自身的生死存亡,而且还关系到一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安全?从近几年国内外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构建金融安全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构建金融安全区,各界人士都在思考、探索。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付强 《银行家》2015,(3):38-39
当前,业界和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尚无明确的、获得广泛认可的定义,但对互联网支付、P2P网贷、众筹融资等典型业态分类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一般来说,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  相似文献   

6.
正王岩岫:经营机构应该把依法合规和稳健经营意识贯穿到金融创新的全过程。在创新中要做到"心中有法,行为有度",遵循良好的监管要求和会计标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风险管理。近一时期,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活跃,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一些业态实践在相关领域满足了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需求,给予了金融创新有益的启发,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扩展了金融覆盖群体,改善了客户体验。但同时,互联网金融创新活动,其本质仍然是金融,仍需要遵循金融的内在规律。特别是涉及资金、涉及公众存款人利益的金融业务,其风险底线和监管规则不可突破、不可逾越。下面我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金融数据治理的目标是在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充分释放金融数据价值,包括治理愿景、监管体系、基础设施、技术工具等要素,涉及数据归属与确权、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共享与交换等基本环节。英格兰银行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分工协作推进金融数据治理,进行数字监管报告改革、金融业数据收集和使用、数据跨境转移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构建了以通用数据标准和现代化报告规则为基础的高效高质金融监管数据收集流程,并通过以监管科技为工具的自我革新为金融产品创新和业态优化提供保障,实现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市场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职能使命。这为正在进行金融数据治理现代化建设以助力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凤雨  翁敏 《西南金融》2014,(11):51-54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英国政府反思了三方监管体制(财政部、英格兰银行、金融服务局)的弊端,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改革思路是加强英格兰银行在金融稳定的作用;赋予英格兰银行开展审慎监管的核心职能;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金融消费者的教育。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与英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较大差异,但监管目标却一致。借鉴英国改革思路,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思路可以是:明确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行为监管的区别;加强监管协调机制;做好金融消费者教育,保护市场公平;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现象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互联网金融的现象。互联网金融可能还不能成为一种独立业态,它只是一种现象。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它只是完善了金融的服务,创新了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如何看待金融创新去中介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在迅速崛起。在新一轮以科技驱动为主导的金融变革面前,监管者对金融认识的前瞻性和对创新的鉴别力,将对未来金融新生态的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平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是各国监管当局面临的难题。本文以英国"监管沙盒"为研究对象,参考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经验,希望为我国金融科技的监管提供参考依据,解决监管滞后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英国金融服务局作为银行监管当局因北岩银行发生挤提事件而被质询,质询所提问题涉及到对风险的识别、判断、控制、处置等诸多方面,这些质询反映了对监管当局履职作为的拷问,也反映了政府及民众对银行监管效能的期待和责任追究。本文就英国金融监管当局因银行风险事件所受质询,谈对强化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效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信息安全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胁或破坏,从而造成金融机构资金损失的风险。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监管,是传统的金融监管很少涉及的。但是,随着金融电子化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犯罪的日益增多,信息安全风险已经提上了金融监管的日程。  相似文献   

13.
金融改革又称金融体制改革,而体制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治理结构问题。治理结构怎么安排,即体制怎么建立,需要考虑的是维护什么利益。体制安排实际上就是维护各种利益之间的权衡。体制的生命力在于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一种体制好不好,要靠多数人的利益得到维护去检验,但是体制是少数人推动的。这样便带来一个问题:由少数人推动的体制能维护多数人的利益吗?于是社会学、经济学中就提出了一个监管问题,监督涉及内外、涉及相互间的制衡,所以体制就在相互制衡中推进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改革就是把国家金融领域的治理结构安排好,而安排好的着力点在于相互制衡。  相似文献   

14.
金融科技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尚无统一认知,本文从重大事件、对金融科技的需求偏好以及技术冲击三个变量出发,观察了学术界与监管当局对于金融科技监管的认知变化,对比了美国、英国与中国的认知差异。研究发现,2016年以前,主流认知认为金融科技监管与金融监管并不相同,监管自治、创新与监管平衡、金融科技的特殊风险被用来解释金融科技监管的独特性,但各方在解释层面并未达成共识。与此同时所开展的金融科技监管实践,却表现出与金融监管相同的特点,并没有脱离宏观审慎、微观审慎与行为监管三位一体的金融监管理念框架,其中中美两国重视金融科技的宏微观审慎监管,英国则侧重金融科技的行为监管。2016年以来,以监管科技为首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快速发展,导致金融科技监管呈现出越来越不同于传统金融监管的特征,被视为是修正认知并影响监管实践的重要力量,其中英国强化了监管科技即金融科技监管的认知,继续探索有别于传统监管的监管工具与监管科技创新。美国开始重视金融科技的特殊性,在功能监管的框架下创新金融科技监管。中国则强调对金融科技的宏观审慎监管,探索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对监管的赋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我们认为,对互联网金融,不能因为发展不成熟就采取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应该以监管促发展,在一定的底线思维和监管红线下,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对于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和外部性等概念仍然适用,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审慎监管、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主要监管方式也都适用。鉴于部分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混业特征,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协调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项目的神秘面纱,日前揭开。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向社会公示了首批6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从涉及的主体看,试点包含了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清算组织、支付机构、科技公司等多家机构;从创新业态看,聚焦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  相似文献   

17.
金融监管问题的理论研究涉及众多学科,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金融监管领域的相关问题。关于金融监管的原因,经济学认为在于金融市场的失灵,法经济学认为在于法律的不完备,政治学认为在于使政治收益和经济收益达到最大化。管理学的分析主要集中于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激励问题。金融学从金融脆弱性、金融中介理论、金融约束论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来说具有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在全球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2016年,巴塞尔委员会依据第三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结合普惠金融有关核心原则调查成果,编制了《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指引》(《指引》)。《指引》梳理回顾了29条核心原则中19条普惠金融相关原则,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监管匹配性原则,对从事薄弱领域金融服务的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管,也涉及消费者保护、反洗钱、金融反恐等内容。《指引》强调机构间应当加强合作,制定明确、匹配的规则,减少监管重叠、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对于承担发展普惠金融职责的监管机构,要考虑金融排斥对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带来的潜在风险,将普惠金融发展政策与适当的消费者保护政策措施相结合。《指引》的出台,旨在帮助监管机构更好地适应金融机构服务金融薄弱领域过程中产品、服务和渠道的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论离岸金融市场准入监管法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离岸金融市场准入是指市场所在国金融监管当局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审核并决定是否允许有关金融机构获得入本国市场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从业资格,这通常涉及监管原则、准入主体范围、准入主体形式以及准入许可方式等几个方面。在构建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准入监管法制时,本文认为应当在离岸金融市场上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并在必要时实施过渡安排和审慎例外的措施;应当允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离岸市场;应当要求离岸银行采取分行的组织形式;应当主要采取牌照许可方式并辅之以传统的审批方式。  相似文献   

20.
县级人民银行的反洗钱监管工作主要由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行政调查三方面组成,以此评估各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合规情况以及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行为。反洗钱工作涉及面广,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各项制度初步建立。随着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洗钱的手段呈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给反洗钱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银行机构改革后,县级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亟需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