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 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经营模式的内容日益丰富。在现代股份公司,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便产生了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并确定其责任目标的问题。 一、确定经营者目标的必要性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两权分离是制定经营者责任目标的根本原因 在公司制下,由于公司出资者(所有者)数目众多,不可能直接经营企业,于是便委托经营者来经营出资人的财产。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代理关系,这种关系是以出资者享有财产所有权为前提,以出资者对经营者充分信任为基础,以委托授权方式经营公司的法人财产。由…  相似文献   

2.
一、经营者年薪制的理论基础1.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靠各种契约来协调关系。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和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双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必然会采用各自的效用最大化行为。代理人由于掌握了委托人不了解的市场信息和私人信息,如企业的经营状况、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努力程度等,使委托人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威胁。而年薪制通过将经营者的业绩、难度与风险相结合,促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函数尽可能地达到一致,使经营者自愿地或不得不选择与所有者标准或…  相似文献   

3.
两权分离的理论依据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关系的法律表现。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在法律上谁就拥有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经营权是指对生产资料使用和支配关系的法律表现。生产资料归谁使用和支配,在法律上谁就拥有经营权。可以直接指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有权与经营权二者的关系是:所有权决定经营权,经营权从属于所有权。所有权和经营权既可以是统一的,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彼此分离。两权分离即表明所有者通过各种形式转让经营权,并不改变所有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浅谈虚拟股票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激励的本质人类自从进行生产经营以来 ,伴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化为具有不同目标函数的利益集团。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于是 1 932年便产生了西方“现代厂商理论” ,伯利 (Bede)和明斯 (Mech)首次提出了将经营者利益尽可能整合到所有者利益中去 ,并在两者中间建立敏感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近2 0多年来 ,经济学界对激励本质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提高 ,从而建立了各种激励理论 ,这些理论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两个 :一个是“激励是经济学永恒的话题 ,只要有生产活动就必然有激励的话题”。一个是“激…  相似文献   

5.
托管经营通常也称为企业托管经营。所谓托管经营就是一个企业的产权所有者通过法律形式把经营管理权交由职业性的、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并能够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法人或自然人去有偿经营,以使经营价值和企业效益最大化,并进一步明晰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责、权、利关系的一种经营方式。 从对托管经营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托管经营的进行应涉及到企业经营权的转移,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责、权、利,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问题,而其本质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在一定条件下的重新界定。这种重新界定虽然提出了关于产…  相似文献   

6.
企业所有权安排有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中的利益相关者应分为资本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两类,只有资本所有者才是企业所有权的主体。因此,两大理论并不是绝对对立和冲突的,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上,都统一于“资本”这个概念,都是基于资本治理理论下的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所有权中的最优配置份额,取决于各个资本的谈判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应纳入“企业治理”范畴,不能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并根据资本作用的不同.对不同企业实施分类治理,合理地安排企业所有权,以实现资本所有者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一、股票期权计划及其作用   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是经营权及所有权分离,企业所有者将资本委托给经营者经营,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制度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激励机制问题,这就导致对经理人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的形成。由于作为理性人的经理人,希望获得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如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值、社会地位等),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决定了经理人目标及企业所有者(委托者)目标不完全一致;又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企业所有者(委托者)不可能完全地观察到经理人(代理者)的活动和投资机会,不可能拥有经…  相似文献   

8.
<正>会计委派模式在公司的应用有十多年了,从产生的理论上来讲,主要是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后形成了法人财产所有权,基于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包括上级法人公司对  相似文献   

9.
五、两权分离的陷井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企业最大的弊端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两权分离后,一大批企业因获得经营自主权而获得生机。但与此同时,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企业为保障经营者和职工利益,不惜让国有企业大量亏损甚至高额负债。《中国企业家》杂志前不久以《“亚细亚”日落之迷》,报道了经营者损害所有者的大量内幕。如:郑亚集团设有一个“货物配送中心”,但配送中心送给所有各大商场的商品,价格不但比批发市场上的价格高出许多,甚至…  相似文献   

10.
●以调整三大结构为突破口,切实实现“两权”分离实行公司化,调整所有者权益结构审视我们山东临沂电业局多种产业发展的历程,已经走出了创业的艰难时期,但多年来一直沿用了工厂制管理模式,扮演了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三位一体的复合角色,即我投资、我经营、我生产,必然产生了企业收益在三者之间的分配矛盾。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导致了分配矛盾的不可调和,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局于1998年对所有者权益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以集团形式明确了投资者的身份。对现有多经企业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财…  相似文献   

11.
一、股票期权计划及其作用 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是经营权及所有权分离,企业所有者将资本委托给经营者经营,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制度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激励机制问题,这就导致对经理人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一、核电工程公司建立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动因研究 1.两权分离原则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伴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演变、企业规模的扩大,两权分离的内涵逐渐演化为财产所用权与财产经营权以及全部财产经营权与部分财产经营权的分离。具体而言,一方面财产所有者将财产委托给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并授予其使用、经营、处分的权限。另一方面,财产经营者作为合法的代理人,自由支配和使用受托财产,  相似文献   

13.
马宁 《冶金财会》2004,23(7):41-41
一、会计委派制的理论依据。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由于两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在国有企业中,国家作为所有委托厂长(经理)代理管理全民财产。财产所有(投资人)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必然要监督经营管理,合理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出资。而监督的主要依据是经营管理提供的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一、资本经营的内涵及其必要性1.内涵。资本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就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从会计学来讲,资本就是企业所有者的投入资本,或者说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即“所有者权益”)。资本与资产在内涵上的差别在于,企业的资产是由资本和负债两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一、两权分离的理论实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概念是不同的,所有权决定企业的性质,经营权则决定企业经营效果。在封建主义社会,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般是分离的。土地所有权归地主所有,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除了向地主交纳地租,农民需要种什么、土地如何经营这是农民的事。在资本主义社会,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般也是分离的。在资本家所经营的独资企业,资本家一般不直接经营企业,其各种经营权交给招聘的代理人,但如果牵涉到有关企业命运的重大经营决策问题,资本家最终还是要行使决策权的。  相似文献   

16.
唐丽 《化工管理》2002,(12):37-37
在国有企业,多数经营者不持有或持有极少量本企业股份,由于经营者不是所有者,所以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利益冲突,经营者可能会因种种原因,采取未必对所有者最有利的行动。詹森及麦克森在1976年发表文章指出,当公司经营者不是拥有100%的股权时,就会出现代理问题。一、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现象1.经营者经营行为短期化在国有企业,受现行干部管理体制的影响,经营者的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因此经营者价值取向偏重于短期,不愿意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作太大的投入,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经营者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在国有企…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通过建立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非内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维护公司各方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具体包括产权制度、决策与督导机制、激励机制、组织结构等基本内容.公司治理的目标首先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同时保障公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原因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目标不一致,自然会出现利益上的冲突.为协调双方的责权利,维护各方利益,就产生了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一、股份制的优势我国股份制企业虽然发展时间还不很长,却已初步显示出巨大优势。第一,它有利于两权分离的规范化和经营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股份制企业的最显著特点就是财产所有者是多元化的,所有权分散于众多的股东,而经营权却集中于经理(厂长)手中。这样两权分离不象承包经营责任制那样发生在企业的外部,而是企业内部,具有必然性、彻底性。  相似文献   

19.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企业所有者委派独立于被委派企业机制之外的财务人员,对所派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信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以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制度.企业所有者与财务总监之间的关系是以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关系为前提的.财务总监的存在,为维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关系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化工管理》2004,(11):21-21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公司治理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正是由于两权分离反映了契约控制权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地位及其拥有的信息量不同,决定了各利益方之间存在不对称和不完备的契约。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是公司治理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