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沿江联动开发战略是江苏开发利用长江资源,促进南北共建共兴,加快苏中地区融入苏南经济板块,带动苏北快速跟进,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探索的角度阐述了联动开发战略的框架和构思原则,分析了联动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实施沿江联动开发战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意在对谋求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确立加快江苏沿江联动开发战略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江联动开发战略是江苏开发利用长江资源,促进南北共建共兴,加快苏中地区融入苏南经济板块,带动苏北快速跟进,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探索的角度阐述了联动开发战略的框架和构思原则,分析了联动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实施沿江联动开发战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意在对谋求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港口、产业和城市是"三群联动"的主体。文章从三群联动视角入手,通过对福州可门港进行个案研究,发现港口开发的一般路径。天然的资源禀赋赋予港口开发定位;在政策及腹地产业中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投入下,港口临港产业动力源被撬动,催发腹地产业、临港产业的聚集,推动港口有效开发;在产业带动经济活力、城市配置资源要素的影响下,发挥港口"内扩外拓"的作用,形成三群联动促进港区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嘉兴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滨海开发战略”正式升级为“滨海开发带动战略”,指明了以“海陆联动”带动嘉兴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嘉兴市在实现海陆联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结构及布局不合理、污染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等问题,因此,需把握正确思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走“低碳”模式和机制创新等途径以实现海陆联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国以来,江苏省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先后实施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共同发展、促进苏北大发展、沿江开发等五个战略。现在,江苏省已具备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条件,可以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启动内力”与“借助外力”并拳,推进省域经济的联动和产业发展的互动,构筑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和平台,逐步形成“产业布局一体化、企业配置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经济运行机制一体化、社会信息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指标考核一体化”的省域经济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6.
在复杂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两岸四地”各执一币的格局加大了协同抵抗金融风险的难度。也成为“两岸四地”经贸深入合作和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的阻碍。通过以“两岸四地”货币合作的宏观经济基础为前提,从多边汇率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采用“货币锚”效应模型考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态势及其与“港澳台”三地货币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揭示港币、澳门币和新台币对人民币的锚定程度。实证结果显示,“两岸四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致性日趋增强,港澳台三地货币在对“锚货币”选择中汇率中人民币权重越来越大,因此“两岸四地”构建人民币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江苏跨江联动开发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导向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三角在行政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制约该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江苏沿江跨江联动开发是发挥上海龙头的对称格局的必然。江阴—靖江的先行联动更具条件。跨江联动开发目标选择的关键在于冲破行政壁垒,进行有效的政府合作。这对长三角经济的再发展具有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旨在加强沿江开发的整体统筹规划,逐步提高沿江开发产业发展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实现沿江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城乡联动、产业联动、港桥海联动、内外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联动、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发展战略。“六大联动”是对构建宁波市和谐社会的具体诠释.对优化城市管理执法环境具有指导作用,其指导要求与我们要大力推行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我们要充分发挥城管执法在推进城市“六大联动”重要工作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政策的制定、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根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战略的规划,成都市在金融产业领域的发展定位于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并与重庆金融中心实现产业联动,争取在全国金融中心新格局中占据重要席位。本文结合产业集聚理论,阐述了成都市金融产业的集聚现状,分析了成都金融产业空间集聚基于PEST环境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进成都市金融产业新一轮空间集聚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从“发展导向”“经济增长”“要素流动”“机制创新”四个维度,通过“社会福祉共同增长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共享发展”“增加有技术含量的经济密度”“缩短要素流动的时间距离”“以改革开放创新减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分割”四条路径推进。智能化因素的融入,使四个维度有了新的赋能:在“发展导向”维度突出“普惠共享”的价值导向,在“经济增长”维度突出提高“智能产业”的密度,在“要素流动”维度突出利用“云”缩短距离,在“机制创新”维度突出通过“万物互联”减少分割、创造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但存在着发展不协调的“亚健康”问题,应率先实施全面智能化战略,通过全域智能化和全业智能化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和智能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皖江城市带利用外资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江城市带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文章从以往的研究中归纳出可以评价利用外资效率水平的一系列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的统计方法、选取了近十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皖江城市带利用外资的效率,并对九个城市的利用外资效率进行分别评价和排名,研究各个城市利用外资的特点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长江开发战略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西部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与突破口。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区域内存在较大的不平衡,长江上游地区相对落后。重庆作为长江上游中心城市,要发挥其城市聚集效应就必须探寻和实践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寻求知识和技术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重庆要加快企业集群的建构,增强集群效应与竞争势力;跳出农业看“三农”,促进工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构建教育与培训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吸收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代工产业的重要特征是出口导向型代工生产,一直以来产业内在升级动力无法有效建立,产业内源性升级进展缓慢,随着受到国际市场的外部冲击、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转型等问题的影响,代工模式下长三角本土企业升级问题日益突出。本文详细分析了长三角企业代工模式的形成及特征表现,讨论了企业升级面对的问题,提出以内需增长推动长三角本土企业升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产业的发展,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合肥市作为长三角城市之一,更需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为对比研究合肥市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通过R语言对合肥市及长三角地区其他六个城市科技金融的投入与产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因子分析,并测算出衡量各城市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得分。研究发现,合肥市对科技金融的投入逐年加大,整体发展向好,但与其他城市相比有着从业人数较少和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对此,政府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还需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建设创新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6.
实施"皖江示范区"发展战略已有时日。如何在税收政策上更好地促进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快缩小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仍然是税收理论与实务上不可回避的问题。从皖江示范区所处的地理区位、开发时期上的相对滞后、人才的大量流失等方面考虑,在"皖江"实施国家层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也符合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皖江城市带2001—2009年物流业与制造业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度和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到皖江城市带2001—2009年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综合发展指数高于制造业,但制造业发展速度比物流业快;皖江城市带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程度分为四个阶段,且协调程度逐渐提高。最后,本文据此提出皖江城市带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泛长三角的有机组成部分,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快速发展的引擎和突破口。而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文章以瑞奇和克里奇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模型"为基础,从限制性因素、目的地管理、核心资源与吸引物、支持因素和资源四个关键因素及竞争(微观)环境和全球(宏观)环境两个辅助因素对皖江城市带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做了相关分析,提出皖江城市带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京津大都市经济区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共同构成了我国三大经济热点地区。但是,三大经济热点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京津地区明显落后,且有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进一步拉大差距的趋势。为此,对京津地区的概念定位、区域规模定位,应该明确,应该做出调整;京津大都市区应该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吸取有益的经验;京津大都市经济区应该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同盟机构和合作同盟机制;京津大都市区域内行政区划、城市功能定位,都应做出战略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钱方明 《嘉兴学院学报》2009,21(5):32-35,78
回顾总结了长三角与台湾经贸关系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探讨了长三角与台湾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深化长三角与台湾经贸合作关系的对策建议。认为长三角与台湾应进一步深化制造业的分工合作,扩大服务业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合作开发人才资源,促进共赢发展,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