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并结合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了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抓好国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市场定位,调整经营结构,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生产资料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2.
陆江 《中国市场》1998,(3):6-6,11
<正> 物资工作搞得好还是不好,与我们对事关物资行业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有直接关系。 关于生产资料流通的重要性问题。充分认识生产资料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做好物资工作的前提。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短缺经济的影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流传甚广,一直困扰着物资流通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这种观念开始冲破,物资流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立生产资料贸易中心(或市场,下同),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改革物资体制、搞活生产资料流通的一项重大措施。本文结合上海几年来兴办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和近期建立各类生产资料贸易中心的实践,对如何办好生产资料贸易中心作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未来的几年里,宏观的经济环境和体制环境将要求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彻底消除旧体制和传统经营方式的痕迹,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造就新的市场主体,实行全新的营销方式。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对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将对生产资料流通和国有物资企业改革再次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改革现行的生产资料流通体制对于我国生产建设的发展和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生产资料流通体制与其他经济体制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具有难度高、牵涉广的特点,深入研究它与其他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配套性、同步性。我们拟就现行体制的主要弊端,改革的原则、方向、内容,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改革以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一系列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流通体制改革不仅培育和发展了各类市场,而且也将流通业本身从末端行业推向了国民经济的先导行业.  相似文献   

7.
根据今年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九五”期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理顺经济关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湖北省明年的经济工作就总体而言仍应按国家所要求的,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指导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把物价进一步降下来,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从九 《财贸研究》1994,5(3):70-71
改革我国棉花流通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棉花市场是大势所趋。这对现有的棉花流通企业及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来说是一场革命,必须抓住机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棉花市场开放后,必须建立和完善棉花宏观调控机制,运用各种调节手段,实现棉花商品的产供销综合平衡,并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工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棉花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既是旧体制的核心内容,又是建立新体制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八年来的改革实践已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对前一段改革进行认真的反思,对我们面临的问题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和思考,是进一步深化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所迫切需要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生产资料市场的理论依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对我国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改革物资流通体制、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市场的理论基石。从我国物资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来看,要按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原则建立和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必须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流通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为指导思想,以“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为奋斗目标,建立起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等市场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以公有制流通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形成全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流通体制改革的30年历程,是逐渐破除计划流通体制的过程,也是市场流通体制逐渐形成、完善和成熟的过程.30年来关于流通理论的研究,对催生和完善市场流通体制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把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理论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对计划流通体制的理论反思阶段(1978~1983)、逐步破除计划贸易体制阶段(1984~1991)、市场贸易体制的确立阶段(1992~2001)、贸易体制的完善与内外贸的融合阶段(2002~2007).文章指出,在30年来我国流通和贸易体制改革中,主流的观点是要推进市场化改革,但也存在着反市场化的改革思想.30年来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每一步,都是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超前探索,目的是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流通体制.30年最可贵的经验是,中国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坚持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改革方向 (一)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按照《决定》的精神,为了更好地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国务院批准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步骤作了具体安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使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和运行机制正在形成。在国民经济从封闭型、半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5.
满足需要和讲求盈利构成了社会主义流通的基本矛盾。在不同机制下,流通的基本矛盾运动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流通基本矛盾的运动对流通发展过程、流通企业行为以及流通利益格局都会带来重要影响。流通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探寻一种有利于流通基本矛盾运动并使其良性循环的体制和机制。从而发挥流通的重要作用。流通改革的目标模式是要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宏观调节的自由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一个完善的生产资料市场是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环节,完善生产资料市场的进程存在着多种可能的选择。十年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立新体制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采取配套改革,区域推进的方案来发育生产资料市场则可能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这里拟就发育生产资料区域共同市场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以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商业积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坚持发展大商业、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推进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商业体制、机制、网点建设、经营业态、管理  相似文献   

18.
何振一 《财贸经济》1993,(11):19-22
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已进入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时期。江泽民同志最近在阐明市场经济内涵时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把公有制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对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是说建立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在坚持公有制为国民经济主体的条件下,在公有经济管理体制构造上,融入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以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此点乃是经济改革的灵魂或核心内容,一切改革都要着眼于此点,并落  相似文献   

19.
自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财税理论界和实务界就税制如何更好地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分税制对税制改革的要求入手,使我国所确定的税制模式更具可控性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拟就此并结合今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及时推进税制改革,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实行分税制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不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它不是以指令性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而是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特征的规定,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各个方面,都必须与市场机制的运行相结合、相协调。税收作为国家组织收入和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其作用的发挥必须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符合市场机制运行的新要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税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1.市场主体对税制改革的要求。 一般说来,计划经济的运行主体是国家,而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则是企业和个人。但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有所不同,它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它是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个体经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这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即是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因为教育体制受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在经济体制发生变革的时候,教育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而教育体制的改革反过来又推动经济改革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要求加快教育的发展步伐;二是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