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今后五年内我国要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调整作为主线.对于农业来说,在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新的发展时期,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供大于求的问题,从而出现了农产品卖难,农业增产不增收等现象.为了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些有识之士已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的对策.为此,全国各地纷纷启动了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整体素质不太高的农民,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往往不知所措,他们不了解市场的供求信息,不懂得发展什么农产品才能多赚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需要的是政府能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市场为导向,正确地引导广大农民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为此,本文着重就农业结构调整与政府作用方面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农民是理所当然的主体,但政府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农民。如何帮助农民调整经济结构呢 ?作为基层政府,必须紧紧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正确引导农民,减少农民调整结构的盲目性。农民是结构调整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结构调整中,究竟怎样调整自己的供给行为,到底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采用何种技术、如何结合生产要素,这些都应该由农民主动面向市场、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加以完成。然而,在市场调节中,由于存在着价格信号失真或在传递过程中出现“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3.
卢仕仁  黄文 《乡镇经济》2001,(10):44-45
合肥郊区三十岗乡地处合肥城区的西北部,距市区15公里。全乡有9个村、107个村民组、3231户、1.3万人、2.6万亩耕地。该乡处在江淮分水岭背脊,有“七冲八岗”之说,缺水易旱,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乡,也是郊区最落后的困难乡。1996年,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470元,比郊区平均水平低2100元,比全市农民平均收入低202元。从1997年开始,该乡转变观念,扬长避短,走出了一条“压水扩旱、压粮扩经、科技促调”的结构调整新路子,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天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的1470元增加到2000年的2740元,年均递增16.78%,大大高出省、市、区平均水平,成为人们关注的“三十岗现象”。为什么地处合肥郊区有较好区位优势的三十岗乡过去发展慢,现在发展快?为什么同处江淮分水岭,有的乡镇结构调整慢,三十岗乡结构调整效果好?通过调查,三十岗乡农业结构调整成功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以下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常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伊始,农民家庭对全年的播种计划做了怎样的安排?与上年相比有哪些调整和变化?这些调整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全市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有哪些积极意义?还存在哪些问题?政府在结构调整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全市2006年度农作物播种意向调查。  相似文献   

5.
茶陵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拥有耕地42.7万亩,宜林地254.8万亩;全县总人口5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7.4%。200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8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42.5%,农业农村经济占据了县域经济的主体地位。但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艰难问题依然是茶陵县的基本县情、基本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根本症结是结构不优。因此,农业结构调整已经到了不调整农业就不能增效,不调整农民就不能增收的时候。那么,如何调优农业结构呢一、面向市场,调优产品质量。近几年,农产…  相似文献   

6.
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与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初期的几次调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农产品供需形势不同.这次调整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二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主要是解决温饱,而现在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优质化和多样化要求;三是调整的主体不同.过去结构调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而现在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四是调整的内容不同.过去主要是通过面积增减和规定粮经比例,局限在种植业内部进行平面调整;而现在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考虑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是要进行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可以说,这次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复合型的目标,工作要求比过去更高了.  相似文献   

7.
王绍芳 《特区经济》2010,(11):189-191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事关大局。农户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调整农业结构应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当前,农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诸多困境。政府应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结构调整的体制和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强化政府的引导、服务和调控作用,帮助农户走出困境,加快结构调整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结构调整不是顶层能够"设计"出来的,而应该是引导结构调整以企业为主体的回归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广东之行中强调,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而要进一步结构调整就需要调整思路,在几个方面做好更充分的准备。首先,企业准备好了吗?近期参加APEC中小企业论坛。发现企业提得最多的问题是,企业应该向什么地方转型、结构如何调整,政府政策支持什么产业的发展?这些问题表面看起来是结构调整的正常问题,但由企业提出来,就显得有些不正常了。因为结构调整的主体就是企业,企业应该最清楚自身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结构的调整受国内、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农业比较收入预期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农业结构调整是对农业资源的重新组合,不能靠行政手段强行推动,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结合起来,以效益促调整。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经营机制,引导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以不断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的增加。否则,就会由于市场信息不灵、农产品滞销、比较效益低,而影响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效果。什么样的经营方式,才能把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联为…  相似文献   

10.
加入世贸组织,农业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关键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产品品质。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上都有不少大的举措,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也有不少地方调整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日,我们到一些乡镇和农村调研,发现部分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出现反弹,投资兴建的日光温室等高效农业设施有的挪作它用,而相当部分甚至闲置,无论是乡村基层干部还是农民群众普遍反映农业结构调整特别难。  相似文献   

11.
衢州是传统农业大市,农村劳动力有118万人,人多地少、就业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量农业人口滞留在土地上,虽能解决温饱,但很难实现全面小康。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比农业结构调整更重要、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的理念,确定了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以劳动力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结  相似文献   

12.
大商得道     
冯仑 《民营视界》2007,(1):38-39
李嘉诚、戴尔,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成功?我想,肯定与钱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在创业的时候,比他们有钱的人很多。一定是钱以外的某种能力决定的,否则不能解释。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产品短缺的问题,广大农牧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又面临着农业丰收带来的大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粮食、棉花库存增加,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等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靠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是主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是主力军,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结构调整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深化改革,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有了长足发展,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产品长期短缺的状况已经结束,卖方市场已转向买方市场,粮食、食油、牲猪、柑桔、苹果等主要农产品供过于求,出现了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比较严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这个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近几年来,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中央的领导下,开展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也取得了许多成效,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调整步伐较快,但内地大多数地方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比较缓…  相似文献   

15.
王雄 《湖南经济》2002,(7):36-37
近年来,由于单方面的原因,部分乡村的经济陷入困境,不仅影响到了干部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也危及基层政权的巩固,如何走出困境,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于四月初到汝城县井坡乡调查研究,发现那里的农业结构调整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乡干部说是农业结构调整使他们找到了一条既富民又富乡的路子。他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围绕“角色定位、角色转换、角色轮换”而开展的实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益的实践井坡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全乡2万多人口,4.5万多亩耕地,人平耕地两亩多,但田多并不代表民富,种稻为主的农民都为“有饭吃,没钱…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重要性、紧迫性已成为政府与农民的共识。但在目前的结构调整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政府行为不当,调整主体错位;缺乏长期总体战略;对调整内容的理解过窄;缺乏中介组织;农产品价格体系不完善;农业技术严重滞后等。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头戏。最近,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农业结构调整存在六个误区: 一是服务水上漂。注重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宣传发动,引导农民认识调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却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已由过去的资源制约变为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 ,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尤其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 ,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依靠科技进步 ,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不断增加收入 ,以适应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需要。这不仅是各级党政组织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各级群团组织必须积极参与的一项重要任…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结构的调整是当前农村的一项中心任务,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发挥信贷的支持作用。可以从农业、农民和企业的角度得出信贷支持的必要性,而几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是不力的。其原因就在制度和风险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就能有力地推进结构调整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国调整农村和农业结构,是为了使我国的农村、农业、农民能适应已经到来的国际经济市场的要求,让农民富起来,让农业有效益。以扶贫资金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无疑让本是贫困地区的地方多了一个有利条件。加入WTO以后,按照协定,国家不能给农产品以补贴。但是,可以利用有关政策,改善生产条件,包括支持品种的改良等。而扶贫资金的扶持也是同方向的。因此,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就可能走到前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