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没有超级企业。我们的企业为什么不能成长为企业帝国呢?现代西方的研究结论是:我们缺乏管理大企业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缺乏经营管理超级大企业的人才。审视我们的现实,现实很苍白,我们无言以对;但纵观我们的历史,却有着全世界最优秀的管理人才与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缺少尊重人的精神。事实上,国内企业家当中不乏精明能干之人、聪颖过人之人。可是,我们的一些成功企业却经常是昨天刚用非常溢美之词报道过,今天却已昨日黄花光荣不再。这是因为一些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管理上的缺欠、思维上的缺欠。当企业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思维上的缺欠带到企业中去时,在管理支点的杠杆上,会有意无意地放大了这些缺欠,使这些缺欠伤了很多人,这是中国企业始终不能做大或无法长久兴旺或成长缓慢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中国企业家现在最爱打出一个时髦口号是: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最重要的一点是尊重人。缺少…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成长的重要性。成长,快速地成长成为中国企业家的迫切追求。如果把一个企业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有其成长的最适当速度;而这个最适当速度远远低于可能达到的最快成长速度。当成长过快,系统自己会以减缓成长的速度来寻求调整;然而,这种调整常常会使企业因此被震垮,极其危险。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都经历了一个高速成长过程,目前速度慢了下来,规模大了起来,但各种问题却暴露出来了。有些企业管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对于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出的500家企业几乎是耳熟能详了,但对于这500家企业究竟是"最大"还是"最强"却说法不一.同样,关于西方商学院的评价结果也让我们弄不清楚:究竟哪所学院是最好的?之所以对这些评价性的结果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关键在于我们不了解他们的评价指标是什么.对任何管理活动的评价,都有个评价指标的选择问题,也就是我们在什么意义上或根据什么做出好坏或对错的判断.指标的选择也就决定了评价标准,而评价标准将直接决定最终的评价结果.例如,我国经常用产值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而西方企业更多地用投资回报率或成长(增长)率来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我们经常用固定资产来评价企业的大小,而西方常用销售额做标准.在指标的选择上,质量管理是反映这些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王缨 《中外管理》2006,(6):66-68
保护创新远远不够,中国正在逐步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随着它的继续发展,出口、国际贸易和先进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这预示着中国企业将要在技术、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问题上与强大的国际企业展开竞争与互动。BCG高级副总裁兼董事麦维德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企业显著加大了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但是对创新的保护方面,力度却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6.
“不管你在商业世界中扮演什么角色,你一定都已经感受到受困于传统增长模式所带来的影响。”著名畅销书作家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在他的新著《微利时代的成长》描绘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商业图景:全球性的竞争日益加剧,销售额不断缩水,利润则正在成为一个稀有名词。在某种意义上,世界并非是平的,而应该是崎岖不平的。对于入世五年来的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它们的成长结果似乎就是上述图景的最佳注脚:这部分企业逐步引领、降低了全行业的平均生产、销售成本;这部分企业正在拉低全行业的利润率。但是,当我们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拾起显微…  相似文献   

7.
企业网络化成长是复杂动态商业环境下一种高效的企业成长机制。首先,对企业网络理论进行综述。随后,重点介绍了网络结构促进企业成长的四个路径:提供成长资源;创造成长机会;增强成长欲望;施加成长压力。并详细分析了为企业创造成长机会的有关方面,运用产品的一个流程:生产、销售和贯穿这两方面的供应链管理,分析网络结构是如何来促进企业成长的。最后,指出它对中国企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当中国企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企业文化管理已经成为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企业在非常努力地做事,但最后的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邹逸安 《中外管理》2001,(11):24-26
长年致力于企业管理咨询研究的邹逸安教授,现为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管理高级咨询顾问,追踪中国咨询业成长的脚步,在中国即将进入WTO之际,中国企业日益融入全球化市场运作之时,我们请邹教授畅谈面临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咨询需求的增长,中国的管理咨询究竟该如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晓真 《上海质量》2003,(8):17-21
这是一个半个多世纪年来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与它打交道的企业;这是一个对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国有企业;这是一个在质量管理上获得国家金银奖牌最多的企业;这也是一个每一天都在孜孜不倦要"让中国石化品牌成为世界品牌"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正>分享,既是人本管理的另一条途径,实际上也是小肥羊的核心价值观。我们一直坚定地认为,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才是企业真正的成长经营企业,当然离不开顾客,但首先离不开员工。企业不是冰冷的机器,企业是由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而人和机器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正因为这个原因,从八十年代起,企业界就兴起了一股"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潮。但到底什么是以人为本,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却并不是每个企业都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一个既虚又实的概念.当我们的员工面对客户、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时,能让客户强烈地感受到企业内在的文化功力.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文化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走到今天,我们要提出重塑企业文化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企业的基业常青,它的核心的基础是所谓文化建设?为什么说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为什么说现代企业管理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要回答这些问题,要从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入手.我认为,中国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问题,仔细去深究和挖掘的话,会发现它的背后都会隐含着文化的问题,都会有来自文化本身的内在驱动.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中国企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企业文化管理已经成为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企业在非常努力地做事.但最后的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读书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过去的25年中,中国以年均经济增长9%,经济规模增加8.5倍的奇迹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成功典范。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发展并将中国作为未来若干年内的从而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成长考验。面向未迎接挑战,任重而道远,中国企业的成长之路究竟在何方?管理学大师彼·德鲁克教授对此答道:“未来10年的中国是管理的10年。”中国的企业应竞争手段和财富曾几何时,我们的周围涌动着一个纷繁复杂的管理理论市场。细观其中,工具、教科书以及案例,让我们多少有点应但是却鲜有基于对中国企业深刻理解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11月10日,这是中国政府在多哈签署了加入WTO的文件的一天。中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东风汽车公司特地挑选了一个有意义的日子来宣布它的革命:请汉普管理咨询(国际)有限公司进来,联手成立东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用5年时间花5个亿,对东风洗面革新。企业信息化建设,现在是个很时髦的词。但是中国一些企业却将企业信息化单纯地视为技术应用,并没有扎扎实实地利用新经济来改造传统产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个十月一日。这一天 ,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讲是一个非常非常特殊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我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生起许多的感慨、许多的感动和心动。这一天 ,我们会暂停脚步 ,回眸过去 ;也会暂放行囊 ,眺望远方。于是 ,我们总会发现身边的事物有了新的令人欣慰的变化 ;总会发现远方的景象更加清晰 ,更加壮美。于是 ,这一天就成了我们的节日。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但却同样的心情来庆祝这个节日。新中国的审计事业走过了17个年头。他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 ,成长为活力四溢的少年 ,其中凝聚了新中国第一代审计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 ,多少…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现代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其信息化的过程。然而,对于中国的成长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大部分只停留在可行性的讨论上,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意见。在和若干家国内外管理软件公司的头儿交流时才知道,因为这些软件企业对何为“成长企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家也就顺理成章地有着各自的理解——有的将成长企业直接等同于中小企业,这是从企业规模上来定义;有的以高端或低端客户为成长企业的代称,这是从软件产品本身的定位来推测;有的则认为目前许多保持着较高增长率的民营企业就是成长企业……凡此种种,都有道理,但又都只涉其一。能找…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管理技术成熟于计算机之前;而在中国,当计算机技术远远领先于管理技术时,我们需要什么?当西方的管理理念不断冲击中国企业的管理现实;当我们认识到西方管理思想的先进,却又陷入技术实现的困境时,我们需要什么?当历史进入知识雇用资本的时代;当我们希望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时,我们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19.
车永生 《活力》2005,(7):89-89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加剧,而这种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如何有效地配置企业人力资源,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作为日益开放的第三世界国家,此方面的工作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我国人力资源的客观条件与形势,把握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现阶段的现状特点。  相似文献   

20.
当我决定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写一点儿东西的时候,我没料到自己会陷得如此之深。几乎每一个晚上,我都被所记录的企业拽入深思,每一次思考都焕发出振奋.每一串数据都引发无限的想象。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年代。中国用30年的时间,缔造了一个撼动世界的神奇。当我试图来理解它的时候。才发觉这是一个关乎成长的最内核的思想,这30年教会我们辨别出事物最内部的秘密,即隐含在它之中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我们真的成长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