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平宇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48-151
精益生产模式在中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取得显著效果的企业很少,尤其在中小企业应用的过程中问题更为突出。温州地区是我国中小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文章在对温州中小企业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制约中小企业实施精益生产并取得成功的障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文章最后指出要想有效实施精益生产,企业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供组织上的保证,即高层管理者的重视与参与、良好的沟通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完善业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温州模式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温州经济起伏不定又重新引起人们对温州模式的探讨。温州经济正以低于浙江省内其它城市,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GDP增长率增长着。民营企业是温州模式的焦点,温州的民营企业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的印痕。要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好,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房地产投资的不断升温,需要温州市政府加以正确的政策引导,使其良性、健康地发展。民间商会作为温州模式新的发展点,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催化剂作用,是对温州模式的补充,是新时期温州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成功模式的一些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政府、市场及资本3个因素,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这3大成功模式的发展历史和特点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些理论思考,为我国其它区域发展经济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任何经济制度都是在文化中存在与发展的,温州模式的形成与演化取决于背后的文化力.温州模式的文化遗传因子包括:历史上的宗族制度;地理上海洋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学术上"永嘉学派"与刘基思想构筑的儒家文化影响.温州文化对温州模式的演化具有双重性.温州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实际上就是一种温州精神体现.在温州文化对温州模式的形成与演化的影响中,必须注意其消极作用.温州模式的超越首先是一种文化的重构与文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蔡晶鹏  施阳 《中国经贸》2012,(16):109-110
温州民间金融形式多样,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特殊性。文章在分析温州民间金融发展历程和特点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影响,又从建立县级以下信用体系,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茹长娥 《魅力中国》2013,(22):318-318
对合同无效制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法律背景下,有不同的制度模式。试通过对古代合同法、近现代合同法和当代合同法上合同制度的客观历史考查,分析并提炼合同无效制度的历史和现实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7.
萧山与温州都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两者在宏观环境、文化观念及企业家创业精神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性。比较分析两地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特别是分析两种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及在新时期的创新与升级,总结经验,以便为两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本文客观地分析了萧山模式和温州模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区别和联系,通过比较分析,扬长避短,提出了萧山向温州学习、再创新优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关于后温州模式讨论的兴起,温州企业家族制特征一再遭到批判,家族制是不是一种极其落后的企业组织形式?温州是否已经到了必须改造家族制企业不可的地步了?家族制的舍与弃是一个摆在温州众多民营企业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本文提出,判断企业组织的优劣标准不是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而是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9.
随着关于后温州模式讨论的兴起,温州企业家族制特征一再遭到批判,家族制是不是一种极其落后的企业组织形式?温州是否已经到了必须改造家族制企业不可的地步了?家族制的舍与弃是一个摆在温州众多民营企业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本文提出,判断企业组织的优劣标准不是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而是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0.
董锋  谭清美  李晓晖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10-13
苏州凭借外资主导的出口加工模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而温州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民营经济也使人均收入居于长三角前列。文章依靠协整分析这一工具对“苏州模式”和“温州模式”进行研究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苏州模式”典型的外资经济特征和“温州模式”典型的民营经济特征,最后建议在目前苏州和温州经济发展都遭遇瓶颈情况下,外资经济和民营经济相结合的苏温模式是两地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1.
魏晋童 《特区经济》2008,(10):61-62
改革开放后,温州一夜间成为了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温州为何能形成独具优势的产业集群,由穷乡僻壤走向产业繁荣的经济大都市!本文通过对温州人思维模式的研究分析,应用“长尾理论”解析了温州产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前沿阵地。30多年来,温州凭借敢为天下先的独特精神,创造出了 “温州模式”和“温州奇迹”,经济超常增长,同时也积累了巨额财富和投资潜力。但是,随着先行优势的丧失和全国经济环境变化,尤其是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下,原有的温州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显著的波动和下滑,温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温州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温州市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我们认为,温州能否实现第三次跨越,关键在于高新技术产业能否崛起,高新技术产业对温州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具有战略性支撑意义,是决定温州能否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实现新一轮经济跨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土地财政”模式转型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财政”模式的转型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具有重要的路径依赖特征。文章引入路径依赖的理论分析框架,诠释了“土地财政”模式转型的路径依赖性,并试图引入财税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创新两个变量,藉此摆脱旧有模式的路径依赖,使以土地收益为主的地方财政收入模式向物业税税收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4.
互惠交易是一种人格化交易,可以自我实施。互惠交易和非人格化的市场交易之间存在着负面的外部效应。以互惠交易网络为特征的交易制度导致了温州模式的锁定。温州经济要走出当前的制度困境,只有通过各种方式,为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制度与增长:理论解释及中国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制度的内涵进行了经济学的诠释,重点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中以North为代表的外生模式和以Schotter、Aoki和Greif为代表的内生博弈模式,同时也对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制度观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在以上的基础上对制度与增长关系的理论文献和经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基于中国经验的几个代表性理论进行了回顾,继而为后续理论的提出提供思想启迪;最后,文章在基于已有的理论文献和中国经济转型期事实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外生模式的原理,提出了一个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的制度经济学的新分析框架,并为解决制度与增长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基于中国转型期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的改制首先缘于思想的解放,党的十五大的理论创新鼓舞了改革的深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实际上肯定了温州模式,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国有经济控制力等理论的突破为苏南改革开辟了道路。于是,长期作为苏南模式的参考物的温州模式一跃成了苏南改革的榜样,成批的苏南干部到温州参观学习,他们从思想和行动上成为苏南改革的推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山东省土地制度创新的“宁阳模式”,认为“宁阳模式”吸收了市场化的“温州模式”、股份制的“南海模式”与集体制的“合作社”经验,探索出的一种“股份+合作”的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具有重要的效能典型意义。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也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对联户经营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联户经营模式是近年来牧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事物,对完善我国草原经营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对我国草原的调查和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东鸟珠穆沁旗和西鸟珠穆沁旗实地考察,总结草原联户经营模式的具体做法及主要特征,分析草原联户经营模式的积极作用,提出我国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完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模式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的表现举世瞩目,温州的民营企业依赖渐进型创新逐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取得了较大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渐进型创新机会被逐渐耗尽,温州经济面临从依赖渐进型创新到依赖突破型创新的转型问题。文章以温州为例,分析了高度分工的企业集群生产模式和地方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对技术创新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超越商帮发展路径--温州模式突围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州模式本身是制度变革的产物,温州模式近年来遇到空前挑战。产业“低小散”难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产业层次提升问题都困惑着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目前面临一场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完成由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温州模式实质上仍保持商帮特色,作为新商帮的温州人群体只有破除土地情结以及与土地情结相关的血缘、地缘乡土情结,使积累起来的巨大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才能从原来的模式中突围,在自我扬弃中走向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