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数量呈不断的上升趋势,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重庆涪陵区作为农民工输出地,留守儿童多且安全问题突出。鉴于此,本研究对我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现状与成因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通过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共同解决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其产生的根源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街导致的,但是目前存在的教育制度、户籍制度等社会问题也进步限制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途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有力的监管,造成了一系列的自身发展问题,如他们在教育方面、心理方面、安全方面等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针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构建政府、社会、家庭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儿童自身健康成长,也关系家庭幸福乃至国家未来.本文通过对东部江苏省、中部安徽省和西部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关爱服务供需情况调查发现,就学升学两难、随迁成本高、家庭理念因素等是造成农村儿童留守的主要原因.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在供给内容、供给主体、供给方式等方面还存有短板和挑战,建议完善制度...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入城市,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占28.29%,中国留守儿童已超过5800万。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缺乏完整家庭的教育监管,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问题。另外,由于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人身安全难以保障。为了社会和谐发展和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更为健康的成长环境,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5.
朱素蓉 《魅力中国》2014,(21):201-201
本文关注我国留守儿童问题,通过文献对农村留守儿童内涵、成因等进行了相应分析,并以笔者所在XX县的留守幼儿成长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针对留守幼儿的安全、教育、成长等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地区500个留守儿童监护人的问卷调查,在对留守儿童生存、受教育、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和总结了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生活和受教育问题,情感和人际交往问题等,并从社会、政府、学校和家庭等多个角度入手,通过列联分析法进一步剖析了造成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并最终提出一系列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农村家庭功能失衡引发的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自1993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05年前后学术界更是掀起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热潮。本文对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即分别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具体问题与对策探讨以及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留守儿童的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了评述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是当代中国处于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城市未来的主要人口素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改革,应当成为整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小学的三个年级作为被试,发放了瑞文智力量表和安徽省小学生基本调查问卷,并对两所学校的老师发放了教师调查问卷。我们将以此为基准从与留守儿童密不可分的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切入,深入洞察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教育方面的问题,而且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只是一种暂时的社会病理现象,它主要是在社会制度缺陷、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城乡文化差异的影响下出现的.我们应该从社会制度创新、改善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环境和融合城乡文化等方面着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志华 《发展》2013,(5):90-90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的弱势群体。文章概述了农村留守儿童及思想道德的现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强化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先导作用;发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琪 《新西部(上)》2010,(5):14-14,1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教育、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和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类型有单亲抚育、隔代抚育、寄托抚育及单独居住。留守儿童在早年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关爱不足、安全感缺乏、行为习惯偏差、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及身心健康发展等问题。从家庭生命周期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在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及其所衍生的家庭抚育与学校教育的社会性时间的错位。家庭系统对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的功能没有发挥到位。因此,以家庭为本,立足于时间系统,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构建综合的立体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为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关爱服务,形成支持和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唐燕 《老区建设》2010,(14):50-5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缺失的,在留守期间,这些儿童会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给社会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所以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发展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人们大多是将目光放在农村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上,而忽略了学龄前留守儿童特别是由农村转向城镇居住的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本文则以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为视角,探讨家庭教育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社会化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琼 《魅力中国》2011,(11):128-128
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有将近1.5亿农民工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由此而产生了2千万左右的留守儿童,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庞大的特殊社会弱势群体,正处于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年龄,正值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可是由于长期与父母两地分离,加上家庭教育的缺位和父母关爱的缺失,导致备受“感情饥饿”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基于对贵州省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农村中小学的调查,就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杨静慧 《乡镇经济》2011,2(3):36-39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17.
推进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注的一个新阶段。虽然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构建在实践领域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关注,但是却极难有效为留守儿童权益提供保障性服务。本文由电视传媒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成因着手,通过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对象失衡以及主体失真等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了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体系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8.
周琼 《魅力中国》2011,(14):117-118
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有将近1.5亿农民工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由此而产生了2千万左右的留守儿童,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庞大的特殊社会弱势群体,正处于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年龄,正值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可是由于长期与父母两地分离,加上家庭教育的缺位和父母关爱的缺失,导致备受“感情饥饿”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基于对贵州省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农村中小学的调查,就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兰 《特区经济》2010,(6):153-154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使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在时间上、空间上长期隔离,这给留守儿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单靠个人及家庭的力量无法解决,只有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公共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已有文献进行编码及处理分析研究,根据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理论,将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表现分为自我孤离和人际孤独两类,其中人际孤独涉及到家庭、同辈群体和学校各个层面。并从学校社会工作等介入途径,探讨舒缓甚至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具体介入方法,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