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顺应经济需要将减速放缓,国内业务趋于饱和。而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开拓海外市场,面对挑战合理规避各项风险,是现阶段需要探讨的问题。文章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特质,分析现状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上看,发生金融危机的时期,往往也是货币体系出现交替或新兴货币国际化的时期。在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国际货币体系调整、新兴金融势力崛起等诸多机遇,但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面临美国的阻挠、自身经济实力差距等一系列挑战。正视挑战,抓住机遇,积极应对,人民币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地位将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魏艳涛  王赢 《魅力中国》2009,(24):107-108
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使人们对以美元为代表的主权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出越来越多的质疑。在此背景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对于中国实现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规避当前体制所带来的潜在汇率波动风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最新进展着手,对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多位国际上非常活跃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讨论过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社科院余永定教授的文章"从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看人民币国际化"讨论的是在2011年底出现的  相似文献   

5.
方中 《魅力中国》2010,(6X):256-256
次贷危机的持续蔓延使人们对以美元为代表的主权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出越来越多的质疑。在此背景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对于中国实现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规避当前体制所带来的潜在汇率波动风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必然性,然后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国际化对我国银行经营绩效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章结合金融市场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创新三个方面来加强金融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我国金融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商业银行的经验绩效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帮助我国商业银行提高了经营效率与服务水平,必须要注重金融创新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银行带来的机遇,增加中间业务和交易的种类,提高其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流通手段等职能的货币,其国际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催生的日元国际化,其波浪式前进引人深思;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面临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日元国际化的缘由、发展、效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启示深刻。  相似文献   

8.
张侃 《魅力中国》2011,(17):324-32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作为世界发展引擎的中国经济也在迅速稳定的向前推进,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方面必须走的更远。从银行体制改革、外汇储备、国际金融形势、国家战略、战略投资者、提升自我等几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动机进行了阐述。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在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国际化将给国内研究型大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从全球化背景、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以及竞争和合作压力等方面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国家化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指出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建设国际化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推进师资和生源的国际化水平是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资》2013,(10):46-48
浦发银行自贸区分行开业后,将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和离岸金融业务方面打造创新品牌2013年9月29日上午,紧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浦发银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正式揭牌:由此,浦发银行成为首批获准设立上海自贸区分行的商业银行之一。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表示,将牢牢把握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带来的历史机遇,在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积聚新型金融人才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罗贞礼 《特区经济》2010,(7):214-215
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负面与正面的双重性。如何抓住其蕴含的宝贵机遇,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策略创新,将对提升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经济国际化的政府策略、区域策略与企业策略等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文 《北方经济》2012,(22):74-76
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以来,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已取得良好开端并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原则和设想。  相似文献   

13.
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本币和外币政策的重大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成为保护实体企业的一项短期应对措施,而且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国际金融战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计算是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的重要一步.这一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运行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完成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也在不断探索,但不能忽视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自然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升,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期望值也相应上升。自2009年人民币区域化启动以来,先是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行”)分别与韩国、中国香港、阿根廷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总值达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后又有2009年7月初开始启动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金融危机中人民币面临着推进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内部压力和外部机遇。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重点讨论两个问题:其一,在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的背景下,人民银行是否会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拒绝人民币贬值?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汇率政策通常只服务于出口而不会服务于货币国际化。其二,汇率贬值会如何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文章认为汇率贬值总体上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利影响,但是也会给一部分业务带来发展机遇。最后,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文章建议我国应该利用国际收支的资产方业务构建新的人民币输出渠道。  相似文献   

17.
贾宝勇 《西部论丛》2003,(10):43-45
利率市场化改革 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的挑战 应该看到,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如改革将落实商业银行定价自主权,有利于对客户实行差别化服务;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产品创新;增加了商业银行主动匹配资产与负债的手段;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重视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等。但相比之下,挑战要远大于机遇,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从日圆国际化的经验教训看人民币国际化与区域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货币国际化作了一般意义考察,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和人民币区域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日圆国际化的经验教训作了总结,认为日圆国际化是不成功的。应当谨慎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基本条件不成熟时贸然推进,将难逃日圆国际化的覆辙。  相似文献   

19.
自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以来,欧洲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却也带来了国际货币体系结构的变化。这为我国借机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范围,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应该合理利用这一机遇,通过积极参与欧债危机援助,投资并购欧洲优质低价资产,同时积极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从而使人民币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20.
眼下,人民币逐步成为环球贸易结算货币及国际间的投资货币。其离岸产品的种类亦日渐增多,涵盖存款、债券、股票、基金及衍生产品等。部分国家亦开始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之内,可说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迈出了一小步。然而,即使人民币国际化之旅已经展开,要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成为真正的全球性货币,尚需时日。我们相信内地政府会维持双线发展,在更多境内外金融中心开展离岸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